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东亚

作品数:69 被引量:951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天文地球
  • 3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9篇储层
  • 24篇盆地
  • 18篇碳酸
  • 18篇碳酸盐
  • 17篇盐岩
  • 17篇塔里木盆地
  • 17篇碳酸盐岩
  • 16篇流体
  • 13篇油气
  • 13篇白云岩
  • 12篇同位素
  • 9篇地质
  • 9篇热液
  • 9篇奥陶系
  • 8篇溶蚀
  • 8篇碳酸盐岩储层
  • 8篇白云岩储层
  • 7篇深部
  • 7篇深部流体
  • 5篇地球化

机构

  • 30篇中国石油化工...
  • 29篇中国石化石油...
  • 28篇南京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北京大学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中国石化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香港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69篇朱东亚
  • 31篇金之钧
  • 25篇胡文瑄
  • 24篇孟庆强
  • 14篇刘全有
  • 11篇张殿伟
  • 11篇张荣强
  • 10篇何治亮
  • 8篇李双建
  • 6篇张学丰
  • 5篇姚素平
  • 5篇孙冬胜
  • 5篇丁茜
  • 4篇张军涛
  • 4篇曹学伟
  • 3篇尤东华
  • 3篇钱一雄
  • 3篇马永生
  • 3篇吴小奇
  • 3篇陈庆春

传媒

  • 12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天然气地球科...
  • 4篇地质论评
  • 4篇石油实验地质
  • 4篇中国科学:地...
  • 3篇地质学报
  • 2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石油学报
  • 2篇地质科学
  • 2篇地球化学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海相油气地质
  • 2篇地球科学(中...
  • 2篇地学前缘
  • 2篇第五届中国石...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矿产与地质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岩石学报

年份

  • 5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孔隙烃和包裹体烃地球化学对比分析塔中地区油源
<正> 大量研究工作表明,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存在着两套有效烃源岩层,即中一下寒武统和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塔里木盆地现今海相原油大多来自中-上奥陶统源,而中-下寒武统在地质历史上是否生过烃,以及所生成的烃类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朱东亚胡文金之钧姚素平张学丰
关键词:地球化学油源志留系沥青砂岩
文献传递
塔北地区下奥陶统白云岩热液重结晶作用及其油气储集意义被引量:70
2010年
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的沙15井下奥陶统以褐灰色-深灰色粉-细晶白云岩为主,局部沿断裂裂缝见有浅灰色-白色中-粗晶白云岩.中-粗晶白云岩伴有明显的硅化作用,孔缝中见有自形的石英晶簇.中-粗晶白云岩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位于110~200℃之间,主峰区间为140~190℃,盐度位于10.7wt%~18.5wt%NaClEq.之间,与共存的石英晶簇流体包裹体特征相一致.与粉-细晶白云岩相比,中-粗晶白云岩在成分组成上具有富含Fe和Mn的特征,FeO的含量平均为1.917%,MnO的含量平均为0.323%.在稀土元素组成上,中-粗晶白云岩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配分模式与塔里木盆地中酸性火成岩相一致.中-粗晶白云岩氧同位素δ18OPDB位于-10.35‰~-7.31‰之间,与粉-细晶白云岩相比具有明显偏负的特征;结合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白云石与水的氧同位素分馏方程,可以得到沉淀白云石的流体的氧同位素δ18OSMOW值的范围大致在+4‰~+10‰之间,与岩浆热液流体相一致.中-粗晶白云岩具有较高的87Sr/86Sr比值,与中酸性火成岩活动有关.从流体包裹体测温、元素组成、稀土元素、碳氧同位素和锶同位素组成可知中-粗晶白云岩是粉-细晶白云岩在热液作用下发生重结晶作用的结果.热液作用下的白云岩重结晶作用在塔里木盆地白云岩成岩演化历史上具有特殊性和广泛性,该过程使白云岩中产生了丰富的晶间孔隙和热液溶蚀孔隙,从而成为良好的油气储层,在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白云岩油气勘探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朱东亚金之钧胡文瑄
关键词:热液白云岩储层
桂中盆地页岩气地质条件及潜力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研究桂中盆地页岩气发育的地质条件并分析其勘探潜力。对桂中盆地近期一口页岩气钻井的产气特征和岩心开展了TOC、Ro等测试分析。该井位于柳城县白芒村附近,钻进过程中在井深为248.33m的下石炭统寺门组泥页岩层系砂岩夹层中出现井涌及天然气喷漏,日产气量3 000-4 000m3,持续几天后无明显衰减迹象,揭示了良好的页岩气潜力。该井寺门组泥页岩TOC的质量分数为0.54%-1.59%,平均值为1.07%,为较好的烃源岩层;砂岩夹层中见丰富的沥青,其反射率Rb为1.64%-2.1%。寺门组泥页岩烃源岩和沥青热裂解生气保证了泥页岩层系充足的气源供应。桂中盆地中下泥盆统和下石炭统深灰色或黑色泥页岩层系广泛发育,为高演化的优质烃源岩层并且具有较大的厚度,构成页岩气大规模赋存的基础地质条件。经过长期的油气勘探,已在不少钻井揭示页岩气的显示,展示了较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
周雁朱东亚孟庆强张殿伟沃玉进
关键词:泥盆系石炭系页岩气
基于模拟实验探讨断裂-流体-岩石体系中的矿物溶解-沉淀过程
2023年
断裂体系中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及其成储意义一直都是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流体沿断裂流动运移,溶解围岩矿物,沉淀新矿物,改变储集空间的形态,对碳酸盐岩储层形成与分布、油气运移及分布起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查明深层-超深层含断裂碳酸盐岩储层的成因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为此设计了基于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奥陶系一间房组的高温高压溶蚀-沉淀模拟实验,并结合TOUGHREACT等数值模拟软件,以查明沿断裂流动的含CO_(2)盐水和碳酸盐岩相互作用的过程,考察温度、压力、流体性质、物理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程度,计算裂缝内的钙离子扩散特征以及矿物溶解-沉淀的趋势。实验和计算结果显示:实验时间内整体反应以碳酸钙溶解为主,反应后样品储集性能得到改善,样品内裂缝宽度、数量和体积增加,样品渗透率和孔隙度增加。研究明确了样品物理非均质性和流体水力性质促进主裂缝成为主要流动通道。主裂缝内流动过程和反应过程相互促进,并且共同决定了主裂缝不仅是流体流动的优势通道和水-岩反应发生的主要场所,也会是具有潜力的优势储集空间。
丁茜丁茜丁茜朱东亚江文滨何治亮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塔里木盆地
南方震旦系灯影组热液白云岩化及其对储层形成的影响研究--以黔中隆起为例被引量:13
2014年
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是我国当前高演化天然气勘探的热点,以黔中隆起为例,新揭示了其中发育的热液白云岩化现象,并探讨了其对储层形成的影响。研究区灯影组白云岩溶蚀孔洞或裂缝中见有白云石、石英、沥青充填,其中一种充填的粗晶白云石具有弯曲晶面、波状消光特征,在岩石学特征上初步反映热液成因。地球化学特征进一步揭示了这种热液成因。不同采样位置热液白云石样品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平均为157.5℃~205.8℃,最高为253.5℃。热液白云石具有较轻的氧同位素组成,δ^(18)O_(PDB)位于-15.3‰^-8.6‰之间,平均值为-11.2‰;较高的^(87)Sr/^(86)Sr比值(0.709 445~0.713 131),其平均值为0.710 843;在稀土元素组成上,热液白云石具有典型的Eu正异常的特点,δEu值为1.11~7.46,平均值为2.37。因此,灯影组热液白云石发育。热液活动对储层形成具有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充填在早期岩溶孔洞和构造裂缝中的白云石产生了溶蚀作用,溶蚀孔中见沥青充填,反映为油气运移通道和聚集空间。因此,热液溶蚀改造作用对我国南方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及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加强探索研究。
朱东亚金之钧孙冬胜彭勇民张荣强袁玉松
关键词:灯影组白云岩热液储层黔中隆起
深部铅锌热液流体作用下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
2023年
中国南方盆地深部热液流体活跃区分布广泛,热液流体类型各有不同,滇西北兰坪地区幔源铅锌热液成矿流体尤为显著,形成了典型的超大型陆相沉积浅成矿床,其中古油气藏遗迹明显,深部铅锌热液流体活动对生烃及油藏热蚀变的影响显著。通过分析热蚀变后铅锌矿中伴生原油及固体沥青中生物标志物、烃类及杂环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现随着深部热液流体作用增强,生物标志物(如正构烷烃、甾烷、藿烷等)相对含量逐渐降低,未分离复杂混合物(UCM)相对含量逐渐增加,弱偶碳数优势明显(CPI≤1.0),多环芳烃(PAHs)相对含量逐渐降低,而链状苯基化合物(如联苯)与含S化合物(如噻吩类)相对含量逐渐增加。样品不存在明显的生物降解、蒸发分馏、硫酸盐热化学还原(TSR)及原油裂解等次生作用。兰坪地区铅锌矿中伴生原油和沥青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特殊的变化规律,可能是由于沉积有机质或古油藏与富催化剂的幔源铅锌热液流体发生热液催化反应导致的。本研究揭示了深部热液流体作用和分子地球化学特征的耦合关系,识别并提出了热液流体作用下杂环化合物形成的机制和原油热蚀变的指标。
许汇源刘全有朱东亚朱东亚金之钧
关键词:杂环化合物铅锌矿深部流体地球化学
深部流体在富有机质烃源岩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8年
长期以来,关于富有机质烃源岩形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盆地之内,盆地之外流体活动对富有机质烃源岩形成的影响关注较少。深部流体作为联系沉积盆地内、外的纽带,通过提高海洋初级生产力和形成有利的有机质保存环境2个方面作用为富有机质烃源岩的形成创造条件。生产力方面,深部流体携带了大量NO_3^-、PO_4^(3-)、NH_4^+等营养盐类,CH_4、CO_2、H_2、NH_3等热液气体和Fe、Mn、Zn、Co、Cu等微量金属元素以及来自地球内部的古细菌、嗜热细菌等微生物,它的注入促进了水体生物的繁盛和初级生产力的提高,为有机质的形成和富集创造了条件。保存环境方面,深部流体的喷发,向大气和海洋中输送了大量的CO_2,与水体中的Ca^(2+)、Mg^(2+)等离子结合,形成碳酸盐类,增加了水体的盐度,促进了水体的分层和海水循环的静止,为海洋环境中有机质的富集创造了有利的水体动力学条件和氧化还原状态。而岩浆热液活动向大气和海洋输送的大量H_2S、CO等还原性气体溶解于水中,同样可以促进水体还原环境的形成。因此,深部流体的喷发为富有机质烃源岩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和有利的环境条件。
刘佳宜刘全有刘全有孟庆强朱东亚邱登峰孟庆强
关键词:深部流体营养元素还原环境
塔里木盆地大理岩化储层发育特征被引量:4
2011年
在岩浆侵入体热作用下,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局部发生了大理岩化作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巴楚县的塘王城剖面是大理岩化作用较为典型的野外剖面,塔中地区的中16井是揭示大理岩化作用较为典型的钻井。大理岩化特征随碳酸盐岩距离岩浆侵入体的远近不同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距离侵入岩体越近,大理岩颗粒越粗;而随着距侵入岩体距离增加,大理岩化程度逐渐降低,并逐步消失。碳酸盐岩发生大理岩化后的颗粒呈近似六边形的嵌晶状结构,次生孔隙空间较不发育。与灰岩原岩相比,大理岩化碳酸盐岩具有相似的锶同位素组成和较轻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由此表明大理岩化作用是热变质作用为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除原岩地层中少量地层水参与外,没有外来流体的参与。由于缺少外来流体的溶蚀作用,大理岩化储层物性与灰岩原岩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而是继承了灰岩原岩的孔渗特征。
朱东亚孟庆强解启来胡文瑄
关键词:碳酸盐岩同位素储层塔里木盆地
试论火山岩储层的类型及其成因特征被引量:44
2003年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胜利及辽河油田最新资料,提出了一种火山岩油气藏储层分类方案,共分为火山熔岩型、火山碎屑岩型和潜火山岩型3种类型。其中火山碎屑岩型又可分为正常火山碎屑岩型和火山碎屑沉积岩型两种亚类型;潜火山岩型分为隐爆角砾岩型和蚀变岩型两种亚类型。文中结合实例对各种类型储层的成因机制、空间展布特点以及储集性的变化特征进行了阐述和讨论。
陈庆春朱东亚胡文瑄曹学伟
关键词:火山岩储层油气藏空间展布储集性潜火山岩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次生孔隙发育特征和形成机理
朱东亚
关键词:碳酸盐岩奥陶纪溶蚀作用次生孔隙塔里木盆地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