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桂娥 作品数:24 被引量:86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经济管理 艺术 理学 更多>>
女性困境与猫的隐喻——解读《施瓦茨小姐》、《玫瑰门》与《雨中的猫》中猫的隐喻 被引量:6 2005年 本文通过解读三个文本《施瓦茨小姐》、《玫瑰门》和《雨中的猫》来分析女性与猫的对话,讨论猫这一符号的所指意义。透过猫的隐喻及其象征意义,本文分析了女主人公生存选择的动因,并探讨女性在“罗各斯中心主义”语境中作为“他者”的尴尬境地。 曾桂娥关键词:隐喻 当代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研究述评 被引量:7 2012年 美国女性主义作家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因短篇小说《黄色墙纸》被"重新发现",然后进入经典作家之列。国内外对该小说的研究非常集中,对吉尔曼其他作品的关注逐渐升温,但缺乏对其作品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的全面学术考察。本文从国内外吉尔曼研究的起步谈起,考察吉尔曼研究的特征和嬗变过程,并在对比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吉尔曼研究的新趋向。 曾桂娥关键词:跨文化研究 信息迷人眼——评《剧响,特近》 2013年 出生于1977年的乔纳森·萨福兰·弗尔因发表小说《一切皆被照亮》(Everything Is IIIuminated,2002)而声名鹊起。该小说滑稽可笑而又温和细腻,跌宕起伏,令人惊叹。小说中的乌克兰导游亚历山大·佩乔夫说着令人捧腹的蹩脚英语,还充满激情地想象了一个波兰犹太村庄在1791年至1942年间发生的事情,让读者应接不暇,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弗尔的第二本小说《剧响,特近》(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继续以高超的创造力和步步紧逼的情感节奏,讲述以众所周知的2001年世贸中心遇袭事件为背景的纽约故事。 约翰·厄普代克 曾桂娥 江春媛关键词:情感节奏 世贸中心 小说 “东方”书写“西方”——莫欣·哈米德的《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评析 被引量:2 2013年 莫欣·哈米德(Mohsin Hamid,1971—)是一位出生于巴基斯坦文化古城拉合尔的作家。2000年,哈米德发表处女作《蛾烟》(Moth Smoke),获得贝蒂·特拉斯克奖,入围美国笔会/海明威文学奖提名并被评为《纽约时报》年度好书。时隔七年后,哈米德第二部小说《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The Reluctant Fundamentalist, 曾桂娥 江春媛关键词:米德 文化古城 纽约时报 叙事视角 厄普代克 超越创伤:论科伦·麦凯恩《无极形》中的情感共同体 被引量:2 2023年 爱尔兰裔美国作家科伦·麦凯恩的最新小说《无极形》聚焦巴以冲突,探讨战争语境下的创伤、哀悼与沟通共同体建构。小说围绕两个丧女家庭展开,揭示跨国哀悼团体“失子父母圈”以及民间反战组织“和平战士”在疗愈创伤、构建哀悼共同体并实现跨文化沟通的愿景。麦凯恩借助和平隐喻、沟通隐喻和图像叙事等手法,以文学虚构记录巴以冲突史,探讨如何用沟通对抗暴力,以团结对抗战争,展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过程中哀悼与沟通的力量。 曾桂娥 孟斯文关键词:创伤 哀悼 创伤博物馆——论《剧响、特近》中的创伤与记忆 被引量:30 2012年 美国作家乔纳森·萨福兰·福厄的小说《剧响、特近》以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为背景,以儿童视角勾勒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各色人物的创伤体验,谱写20世纪以来人类创伤的全景图。本文以创伤理论为视角,认为该小说以博物馆的呈现方式书写灾难,并从创伤人物、创伤书写和承载创伤记忆的图像三个"展区"来聚焦创伤,揭示创伤与记忆之间的张力,探讨创伤叙事中书写与沉默的悖论。 曾桂娥关键词:博物馆 创伤 记忆 电影、国家与跨文化研究的可能:从张艺谋谈起——文棣(Wendy Larson)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2015年 李海霞(以下简称李):首先,请您谈一下你的"研究缘起",也就是您是从何时以及为何关注到张艺谋电影的。文棣(以下简称文):我很久之前就对张艺谋产生了兴趣,当时我写了几篇小文章,探讨他早期八九十年代的几部电影。但是,我看了电影《英雄》之后才决心写一部书,研究一些作者和电影制作者如何通过创造性的工作把民族-国家政治模式下文化所扮演的角色理论化。我不同意将《英雄》视为支持当局权力的一般解读,相反,我认为这是一部对与我们时代直接相关的审美与权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的电影。 文棣 李海霞 曾桂娥关键词:张艺谋电影 政治模式 跨文化研究 角色理论 当代中国文学 性压抑 论《皇帝的孩子》中的青年身份建构 被引量:7 2013年 美国作家克莱尔·梅苏德的小说《皇帝的孩子》摆脱"9·11小说"创伤叙事的窠臼,描写纽约知识界文化精英的生活万象,探讨当代美国都市的人文景观和青年人的身份建构,揭示了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困境。本文从布迪厄的文化社会学视角审视年轻人的顺从与反抗,管窥都市社会文化与权力的博弈关系,并借助身份认同理论讨论后9·11时代美国青年在消费文化中身份建构的路径,认为该小说在重构人文价值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曾桂娥 江春媛关键词:布迪厄 青年 身份认同 论《一双丝袜》中的炫耀式消费 2009年 美国女作家凯特·肖班的短篇小说《一双丝袜》描绘了女主人公在不同空间的消费活动,揭示了她在一双丝袜的刺激下欲望苏醒及幻灭过程。其中女主人公的消费活动带有炫耀性质,反映了在美国消费主义兴起的历史语境下她对自我身份的不确定感和无助状态,貌似自我塑形的过程折射出当时美国社会的大众文化和社会生产关系。 曾桂娥关键词:炫耀式消费 欲望 身份 解构与建构吉尔曼女权主义乌托邦研究 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1860-1935)是第一波女权主义运动浪潮中的重要作家、理论家和社会学家,是19世纪术20世纪初最有影响力的女权主义者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被'重新发现'后重返经典作家之列。吉尔曼一生著述颇丰... 曾桂娥关键词:女权主义 批判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