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万春

作品数:16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州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6篇2型糖尿
  • 6篇2型糖尿病
  • 3篇血管
  • 3篇反应蛋白
  • 2篇蛋白
  • 2篇胰岛
  • 2篇胰岛Β细胞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抵抗
  • 2篇中毒
  • 2篇酮症
  • 2篇Β细胞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2篇出血
  • 1篇低血钾
  • 1篇低血糖
  • 1篇动脉

机构

  • 16篇湖州市中心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桐乡市第三人...

作者

  • 16篇施万春
  • 8篇李顺斌
  • 6篇王文华
  • 6篇郑淑莺
  • 6篇邱蔚
  • 4篇张川
  • 3篇姚建平
  • 2篇刘江
  • 2篇周晓慧
  • 1篇沈建国
  • 1篇金培圣

传媒

  • 6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临床医学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华今日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1例报告
2001年
张川施万春刘江
关键词:病例报告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4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T2DM)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药物作用。方法86例双胍类和磺脲类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的T2DM病人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与对照组,进行为期16周的临床观察。结果罗格列酮组治疗前后比较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均明显下降(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IR I)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P<0.01),胆固醇(CH)和甘油三酯(TG)无明显变化,收缩压(SBP)平均下降9.6mm Hg(P<0.01),舒张压(DBP)平均下降6.1mm Hg(P<0.01),体重指数(BM I)无明显变化,hsCRP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各观察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T2DM患者慢性高血糖状态与炎症关系密切。罗格列酮治疗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同时,还具有抗炎、调脂、降压等作用,长期使用可预防T2DM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施万春王文华邱蔚李顺斌
关键词:C反应蛋白罗格列酮2型糖尿病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低血钾纠正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低血钾纠正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糖代谢紊乱的发生机制。方法选取经标准75g葡萄糖耐量试验证实存在糖耐量异常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伴低血钾患者42例,予口服或静脉补充氯化钾纠正低血钾,分析患者低血钾纠正前后空腹血糖、空腹血胰岛素、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浆醛固酮水平的差异。结果与低血钾纠正前相比,纠正后血钾水平明显升高(P<0.01);空腹血糖水平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及血浆醛固酮水平低血钾纠正前后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钾纠正后空腹血胰岛素水平、HOMA-β较纠正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低血钾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胰岛素分泌减少的重要因素,高醛固酮水平是导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
施万春王文华邱蔚李顺斌郑淑莺姚建平周晓慧
关键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低血钾胰岛Β细胞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视黄醇结合蛋白4及高敏C-反应蛋白关系的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115例,其中单纯T2DM组40例,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40例,正常对照组35例。检测其血清RBP4、HsCRP、空腹血糖(FBG)、血压、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体重指数(BMI)等。结果 HsCRP、RBP4在T2DM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下肢血管病变组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年龄、病程、BP、LDL-C、HsCRP、RBP4相关。结论血清RBP4、HsCRP在糖尿病患者中显著升高,其浓度变化与糖尿病下肢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李顺斌邱蔚王文华施万春郑淑莺姚建平
关键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视黄醇结合蛋白4高敏C-反应蛋白
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22例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施万春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2型DM发病年龄早期干预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2
2010年
郑淑莺李顺斌施万春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
亚急性甲状腺炎100例临床治疗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0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给予8周糖皮质激素治疗,停药后随访2个月.停药2个月时的短期复发率34%(34/100),其中停药时甲状腺超声异常者的复发率为52% (30/58),高于正常者的10%(4/42,x2=9.67,P<0.01);红细胞沉降率为40 ~ 100 mm/1 h和>100 mm/1 h者的复发率分别为37%(22/60)和30% (12/40) (P >0.05).
李顺斌邱蔚郑淑莺施万春王文华
依那普利加倍他乐克治疗心衰伴快室率房颤
2000年
张川刘江施万春
关键词:心力衰竭并发症快室率房颤倍他乐克
沙格列汀对多种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良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沙格列汀对多种口服降糖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研究对象90例,比较沙格列汀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服糖后1、2、3h血糖和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_1c)、TG、TC、LDL-C、HDL-C、胰高血糖素、BMI、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比值及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由(9.5±2.6)mmol/L降至(6.8±1.8)mmol/L、服糖后2h血糖由(14.8±3.2)mmol/L降至(8.9±2.3)mmol/L、HbA_1c由(8.4±2.2)%降至(7.0±1.3)%、服糖后2h胰高血糖素由(169.6±50.6)ng/L降至(101.4±40.8)ng/L,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且无低血糖及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结论沙格列汀能有效降低多种口服降糖药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李顺斌邱蔚王文华施万春郑淑莺沈建国
关键词:拮抗剂抑制剂
腔隙性脑梗塞209例临床分析
2003年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及减少发病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9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9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有原发高血压患者占88.5%,凡年龄大,病程长,病期重,腔梗发病率均高,提示高血压是腔梗的主要危险因素。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越重,腔梗发病率越高。结论:小动脉病损的程度与腔梗的发病有较大关系。高脂血症在腔梗发病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
欧立华施万春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塞高血压误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