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厚升
- 作品数:1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西方的没落》与辜鸿铭被引量:2
- 2009年
- 辜鸿铭曾经享誉西方世界,引起过西方知识界的关注,但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并未受到辜鸿铭的影响,斯宾格勒和辜鸿铭对"文化"、"文明"及东西文化关系问题的认识毫无交集,由此决定了他们对西方文化的批判视角之间没有关联,不具可比性。
- 方厚升
- 关键词:辜鸿铭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 原罪话语的背后——再读《诉讼》
- 2017年
- 文章从神学视角重读卡夫卡的长篇小说《诉讼》,认为与《美国》《城堡》相比,《诉讼》蕴含的原罪思想主要是基督教式的,而非犹太教。卡夫卡摹写自己的生命体验,揭示现代人的存在状况,在《诉讼》中,这一切也在西方人熟稔的"原罪"逻辑中展开,基督教"原罪—受难—拯救"的结构模式隐然可辨:K背负的是原罪,与生俱来;他的艰难辩护历程(虚伪的爱情、荒谬的司法、沦落的艺术)象征遭到放逐的人类在世间受难赎罪的命运;他与神父对话、平静受死暗示了最后的审判、蒙恩获救。从中,我们或能侧面感受作为现代人的卡夫卡亲近神性、重建人神和谐以对抗价值虚无的宗教情怀。
- 方厚升
- 关键词:原罪救赎犹太教基督教
- 九十年代中期德语文学综述
- 2001年
- 1993年德语文学综述
文学评论家布洛克来访,告诉我们箱子是一个伟大的题材.大家都在收拾行李、上路、去远方、飞到国外、想逃亡、申请避难、讲述惊险万分的故事.比如路赫特汉特出版社就以<热带箱子>为题出版了"有关同性恋的、充满诱惑的、狂热的、危险的丛林故事",海纳出版社的<两个充满渴望的箱子>,讲的是<发人深省的故事和童话>.
- 方厚升张辛仪
- 关键词:德语文学文学评论家逃亡题材布洛克同性恋
- 辜鸿铭与德国
- 辜鸿铭是一位曾经享有世界声誉的学者,一生向西方世界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德国引起的反响尤为强烈。但在国内,辜鸿铭长期被人遗忘。直到上个世纪末,辜鸿铭才重新引起国内学界的重视。虽然迄今的研究成果已颇可观...
- 方厚升
- 关键词:文化交流道德价值辜鸿铭
- 文献传递
- 从中西文化交流再看德国浪漫派
- 2007年
- 德国浪漫主义时代是中德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低潮期。德国浪漫派轻视中国,原因大致有三:首先,中德之间当时在文化方面的交流不足;其次,中国遭到贬抑是浪漫派反对启蒙理性的逻辑结果;再次,浪漫派误读了中国,这是主要原因。因一再误读,道家思想蕴涵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德国浪漫派终无碰撞机会,中国形象被简单化为理性的儒家学说,为德国浪漫派所排斥。
- 方厚升
- 关键词:德国浪漫派启蒙理性道家思想误读
- 超越偏狭,走向宽容——评卫礼贤对辜鸿铭的接受被引量:2
- 2009年
- 卫礼贤与辜鸿铭有过交往,他对辜鸿铭的评价可以分为前后期,前期高度评价,后期颇多批评。尽管如此,他始终认同辜氏著名学者的地位,既肯定其坚守文化传统、抨击西方现代文明弊端的积极意义,也欣赏他的睿智和博学。中德文化交流史上的这段插曲值得深思。
- 方厚升
- 关键词:文化交流辜鸿铭
- 再谈精神分析视角的启发意义——以茨威格和黑塞的小说为例
- 2008年
- 茨威格和黑塞在借鉴精神分析手法方面有所不同。两位作家都看到了精神分析学说的创新意义,但理论来源却各有侧重,精神分析在他们创作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某种程度上预示了两位作家不同的人生道路。大致看来,两位作家的小说可以从不同侧面给我们以慰藉和启示,虽然都有模式化的一面,却也昭示了他们永恒的人格魅力。
- 方厚升
- 关键词:激情
- 德国汉学界对辜鸿铭的接受
- 2010年
- 清末民初著名学者辜鸿铭曾经享誉德国,期间,相对于德国哲学界和神学界时辜鸿铭的高度关注,汉学界反应比较平淡,对他的评价也不高。联系到辜鸿铭对西方汉学的激烈批判立场,德国汉学界对辜鸿铭的冷落值得深思。
- 方厚升
- 关键词:辜鸿铭文化误读文化交流
- “儒者”卫礼贤的文化使命:重估儒学被引量:4
- 2021年
- 在20世纪初西方文化危机期间,卫礼贤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对于孔子和儒学的积极评价:他大量译介中国经典,在德国起到了拓荒的作用;他的灵活阐释,拓展了儒学的接受群体;他的"中国"立场,让西方封闭的话语场内多了"他者"的声音。卫礼贤复活作为道德宗师的孔子形象,彰显儒家对道德责任的坚守,令人信服地从西方视角确证了传统儒学的现代价值。他的"跨界"阐释让他得以克服专业局限,为上世纪初的中西文化对话做出了贡献。
- 方厚升
- 关键词:儒学孔子文化对话
- 略谈《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的救赎主题被引量:1
- 2002年
-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是现代著名德语作家赫尔曼·黑塞中后期的重要小说。它是一部探索艺术家灵魂世界的作品 ,主题是救赎。主人公歌尔德蒙为寻找自我而离开了修道院。流浪的一生中 ,女性激发了他的爱欲 ,使他领悟了艺术的真谛 ,并在艺术创作中找到了内心的和谐 ,灵魂得到升华 ,最终走向人的本原———永恒的母性。这部小说的基调就是 :克服自我 ,走向母性 ,才能获得拯救。
- 方厚升
- 关键词:救赎寻找自我爱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