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军
- 作品数:139 被引量:332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转录组数据的青蛤微卫星标记开发与验证被引量:5
- 2020年
- 本研究利用青蛤(Cyclina sinensis)的转录组信息开发微卫星标记,共获得12418个微卫星位点。其中单核苷酸重复次数最多,共8422个,占比67.08%;其次是三核苷酸重复,共1501个,占比12.09%;双核苷酸的重复有1419个,占比11.43%。在所有重复单元类型中,A/T重复出现频率最高,占单核苷酸重复的48.75%。随机选取81对引物进行微卫星标记验证,最终获得27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对30个青蛤进行多态性位点检测和评价,共扩增到等位基因99个,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为2~6个,期望杂合度He为0.0333~0.8085,观测杂合度Ho为0.0000~0.6786,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0323~0.7645,有19个位点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1)。本研究开发的微卫星标记为青蛤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种质鉴定和自然种群资源保护等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 方军沈彦鹏张雷雷李腾腾邵艳卿
-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青蛤微卫星标记转录组
- 文蛤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被引量:36
- 2004年
- 应用组织学方法对浙南池塘养殖的文蛤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和肥满度进行了周年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文蛤的性腺发育具有典型双壳贝类特征,性腺发育过程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休止期5个时期,并对上述5期的宏观肉眼观察特征及微观切片观察特征进行了描述。浙南池塘养殖的文蛤性腺发育过程以1年为1个周期,成熟排放期在5月下旬至8月中旬,水温21.8~31.0℃,繁殖盛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水温为25.0~30.0℃。月平均肥满度最高为6月份的8.84%,最低为1月份的3.21%。论文还讨论了1龄文蛤性腺发育、文蛤性腺成熟和排放与积温的关系。
- 林志华单乐州柴雪良应雪萍杨星星张永普方军王如才
- 关键词:文蛤性腺发育生殖周期肥满度
- 一种贝类苗种智能化计数方法、系统、终端及设备
- 本发明属于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贝类苗种智能化计数方法、系统、终端及设备,贝类苗种智能化计数方法包括:利用摄像设备采集贝类苗种的图像,并对获取的图像进行预处理;构建贝类苗种智能识别模型,利用贝类苗种智能识别模型对预...
- 叶深黄志行方军范青松张华伟秦松刘俊峰任鹏刘伟成
- 一种贝类分筛机
- 本发明提出了种贝类分筛机,包括机架、振动架及驱动振动架振动的振动装置,振动架通过弹簧弹性悬浮于机架上,振动架上设置有多层筛网对分类进行多级尺寸分筛,多层筛网分别倾斜设置且各个筛网的过滤孔的孔径由上到下逐渐变小,其特征在于...
- 肖国强张炯明李尚鲁柴雪良方军
- 文献传递
- 基于保活和品质变化规律分析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贮藏过程中的代谢特性被引量:3
- 2018年
- 研究缢蛏在不同温度条件下(-4±1℃,0±1℃,5±1℃,10±1℃,25±1℃)贮藏的存活率、基本营养成分(水分、糖原、粗脂肪、粗蛋白和灰分)、生化特性(挥发性盐基氮、p H、肌原纤维蛋白巯基含量及Ca^(2+)-ATPase活力)和菌落总数的变化规律及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温度下,缢蛏的存活时间分别为0 d、11 d、9 d、5 d、3 d。不同温度条件贮藏过程中,缢蛏的水分和粗蛋白含量基本保持稳定,消耗能量物质时以糖原为主粗脂肪为辅。贮存11 d后,糖原下降幅度约为54.86%~69.45%,其次粗脂肪下降幅度约为21.69%~28.92%。p H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缢蛏的肌原纤维蛋白巯基含量和Ca2+-ATPase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温度(0±1℃、5±1℃、10±1℃、25±1℃)贮藏期间,分别在11 d、9 d、7 d、5 d、2 d缢蛏TVB-N值接近海水贝类最大可接受限值15 mg/100g;缢蛏的菌落总数分别于7 d、5 d、3 d、2 d接近4.7 log(CFU/g)。研究表明,(0±1)℃无水保活期间缢蛏营养损失和生化特性变化均较缓慢,且保持良好的鲜活状态。
- 胡园李敏方军郑伊诺曾国权陆荣茂柯爱英朱洁
- 关键词:缢蛏贮藏温度保活
- 滩涂贝类围塘养殖微孔底增氧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滩涂贝类围塘养殖微孔底增氧装置,包括输气管,输气管的一端连接有抽气装置,所述的输气管上设有若干设置在滩涂水底的分气管,所述的分气管成排设置,所述的分气管上设有若干出气盘,所述的出气盘由管路盘旋而成,所...
- 李尚鲁肖国强柴雪良张炯明方军王侃
- 文献传递
- 三门湾缢蛏的品质特性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对三门湾养殖缢蛏和野生缢蛏的基本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糖原和灰分)、氨基酸、脂肪酸、质构、色差等品质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门湾养殖缢蛏和野生缢蛏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养殖缢蛏和野生缢蛏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存在差异,养殖缢蛏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排列为: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赖氨酸﹥精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缬氨酸﹥甘氨酸,而野生缢蛏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排列为: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甘氨酸﹥缬氨酸;养殖缢蛏和野生缢蛏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呈现出比较一致的变化,但野生缢蛏的不饱和脂肪酸百分含量高于养殖缢蛏;不同部位的质构剖面分析结果显示养殖缢蛏内脏肌肉和足部肌肉的粘附性和弹性优于野生缢蛏(P<0.05);野生缢蛏和养殖缢蛏肌肉的色差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总体上可以看出,三门湾养殖缢蛏在个体大小、出肉率和质构方面优于野生缢蛏。但三门湾养殖缢蛏的营养价值要低于野生缢蛏。
- 胡园蒋倩倩李尚鲁周朝生柴雪良方军张炯明沈亦军
- 关键词:缢蛏
- 温岭海岛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被引量:6
- 2014年
- 为了解浙江温岭海岛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在沿海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的群落结构变化,2011年10月和2012年4月对温岭8个海岛8条断面开展了春、秋季2个航次的调查。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96种,包括软体动物40种,藻类29种,甲壳动物15种,多毛类6种,棘皮动物6种;平均生物量为1 794.16±1 148.08g/m2,平均丰度为679±497ind/m2,生物量和丰度均为秋季高于春季。温岭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主要以藤壶-荔枝螺群落为主,主要优势种为日本笠藤壶Tetraclita japonica和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其生物量和丰度占80%以上,优势度非常明显。运用ABC曲线、等级聚类和nMDS对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发现,群落结构已受到中度干扰,稳定性差;与周边的洞头列岛、南麂列岛和嵊泗列岛相比,物种数仅为其一半左右。这种分布情况与其所处的生境有关,同时也表明受到人类活动(如污染和采捕等)的影响,群落结构次生化。
- 江海华彭欣肖国强张永普张炯明方军蔡景波
- 关键词: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
- 文蛤工厂化育苗技术被引量:20
- 2002年
- 1998年至 2 0 0 1年就文蛤亲贝育肥促熟、诱导产卵、孵化、幼虫和稚贝培育、稚贝生态习性等开展研究。研究发现 ,养殖文蛤可以通过室内控温强化培育促熟 ,比自然海区提早近 2个月 ;通过阴干 -充气的催产方法 ,能使亲贝集中大批排放精卵。在水温 2 6~ 32℃ ,pH7.8~ 8.5 ,盐度 15~ 30的条件下 ,幼虫生长及变态最快。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无附着基质的方法进行采苗及稚贝培育是可行的 ;文蛤稚贝对干露、海水盐度、温度、pH、氨氮等具有较强的耐受性 ,适应范围 :海水盐度 9.6 - 32 ,水温 4- 34℃ ,pH7.0 - 8.5 ,在pH =7.9时 ,能忍受 10mg/L的总氨氮浓度。 1999年至 2 0 0 1年 ,共育出 1.0 2~ 1.75mm(壳长 )的文蛤稚贝 2 .2亿颗 ,单位面积出苗 2 8.0 1~ 44 .6 0万颗 /m2 ,达到产业化的要求。
- 林志华柴雪良方军张炯明牟哲松周朝生杨星星
- 关键词:工厂化育苗技术文蛤人工孵化稚贝培育幼虫培育
- 一种喷淋式滩涂贝类围塘养殖增氧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淋式滩涂贝类围塘养殖增氧装置,包括水泵,还包括设置在滩涂上的喷淋装置,所述的喷淋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滩涂上的喷淋管,所述的喷淋管远离滩涂的一端穿出滩涂的水面,并在穿出滩涂水面的一端侧壁上设有喷射头,所...
- 肖国强李尚鲁柴雪良江海华张炯明方军王侃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