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康彦

作品数:26 被引量:134H指数:6
供职机构: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骨折
  • 6篇多平面重建
  • 6篇螺旋CT
  • 4篇多平面
  • 4篇三维重建
  • 4篇成像
  • 4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动脉
  • 3篇影像
  • 3篇细胞
  • 3篇关节
  • 2篇隐睾
  • 2篇影像学
  • 2篇诊断显像
  • 2篇三期增强
  • 2篇三期增强扫描
  • 2篇脱位
  • 2篇细胞癌
  • 2篇显像

机构

  • 22篇江门市新会区...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江门市新会区...
  • 1篇江门市五邑中...

作者

  • 25篇文康彦
  • 14篇陈忠
  • 13篇叶文钦
  • 11篇练旭辉
  • 8篇梁权海
  • 7篇谢品超
  • 5篇陈锦垣
  • 4篇王晓波
  • 4篇梁长松
  • 4篇叶桥钦
  • 3篇陈忠
  • 3篇林岗
  • 2篇聂悦富
  • 2篇张子钦
  • 2篇赵国进
  • 2篇陈泽文
  • 1篇李活乾
  • 1篇张欣瑜
  • 1篇李伟峰
  • 1篇卢尔海

传媒

  • 3篇中国CT和M...
  • 2篇河北医学
  • 2篇现代医用影像...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分子影像学杂...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 1篇第八届全国临...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5篇200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误诊漏诊肝细胞癌20例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误诊或漏诊的20例肝细胞性肝癌(HCC)的原因,以进一步提高HCC的诊断准确性。方法:20例HCC患者行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流率为3.0ml/s,然后开始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的扫描,观察病灶的强化方式和部位。结果:漏诊的5个病灶均〈1cm,其中2个病灶在三期扫描中均未能发现,其余3个病灶因观察分析不仔细而漏诊。16个病灶误诊为其它肝脏病变,肝血管瘤(5个),肝脓肿(4个),肝硬化结节(3个),局灶性结节增生(2个),肝炎性假瘤(2个)。结论:HCC在三期增强扫描中强化方式不典型是误诊的主要原因,而这种不典型强化方式是HCC的病理基础和生长方式所造成的。了解HCC的病理基础和生长方式及仔细阅片和分析可进一步提高HCC的诊断准确性。
谢品超练旭辉叶文钦文康彦梁权海陈忠
关键词:诊断显像
螺旋CT多平面和三维重建在踝关节及足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0
2005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在踝关节及足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踝关节及足部骨折患者的MPR、SSD及MIP图像。结果MPR、SSD及MIP重建图像清晰显示了35例共42处踝关节及足部骨折;MPR在发现小骨折方面较好,而MIP、SSD在显示骨折的位置、范围、移位方面较好。MPR、SSD及MIP联合应用能较全面地显示踝关节及足部骨折。结论螺旋CT MPR、SSD及MIP在诊断踝关节及足部骨折中有重要的价值。
练旭辉陈忠叶文钦文康彦陈锦垣容小冰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
肩胛骨骨折的螺旋CT多平面和三维重建诊断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在肩胛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的MPR、SSD及MIP图像;所有病例均用Marconi Ultra Z型螺旋CT机扫描,并在图像工作站上用MPR、SSD及MIP技术获得多平面和三维图像.结果MPR、SSD及MIP重建图像清晰显示了40例共45处肩胛骨骨折及7例肩关节脱位;MPR、SSD及MIP能多方位、立体、全面地显示肩胛骨骨折部位和程度.MPR在显示微小骨折方面较好,而MIP、SSD在显示骨折的位置、形态、范围及移位方面较好.结论MPR、SSD及MIP是诊断肩胛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对肩胛骨骨折分类、手术入路及内固定器选择等方案的制定有帮助.
练旭辉陈忠叶文钦文康彦陈锦垣容小冰
关键词:肩胛骨骨折螺旋CT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
腮腺腺淋巴瘤的MRI表现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在不同MRI成像方式上的影像学特点,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50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在常规MRI、动态扫描增强(DCE-MRI)以及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等不同磁共振成像方法上的表现特征。结果 50例患者共67个病灶,其中单侧单发24例,单侧多发6例,双侧多发20例。67个腮腺腺淋巴瘤病灶中,其中45个病灶以实性病灶为主,呈现较为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22个病灶存在囊变区,囊变区信号表现多样。19例患者接受DCE-MRI检查,结果显示,41个病灶中37个病灶为快速强化、快速廓清型强化模式,4个为快速强化、缓慢廓清型强化模式。结论综合结合多种MRI成像方法,可提高对腮腺腺淋巴瘤诊断的敏感性,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文康彦陈泽文李伟峰
关键词:腮腺腺淋巴瘤磁共振成像成像特点
64层螺旋CT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IC术后患者预后情况的评估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并分析64层螺旋CT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IC术后患者预后情况的评估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8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通过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分组,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研究对象,每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单纯造影检查,观察组予以64层螺旋CT检查。观察两组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判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准确率为94.44%,判断冠状动脉狭窄在50%-75%之间的准确率为75.00%,判断冠状动脉狭窄>75%的准确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86.67%、66.67%和6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检查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IC术后预后情况评估中具有比较高的检测准确率,便于有效判断患者预后冠状动脉狭窄状态,有利于及时且正确的进行后续治疗。
文康彦陈忠聂悦富
关键词:64层螺旋CT稳定性心绞痛预后评估
Lisfranc骨折脱位影像学表现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X线平片、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在Lisfranc关节骨折脱位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Lisfranc骨折脱位患者的X线平片、螺旋CT的MPR、SSD及MIP图像;所有病例均拍摄X线平片,其中有9例行螺旋CT扫描并用MPR、SSD及MIP技术获得多平面重组和三维重建图像。结果 X线平片及螺旋CT检查综合诊断20例Lisfranc骨折脱位,其中A型5例(25%),B型11例(55%),C型4例(20%);20例均有跖骨骨折,其中多发骨折16例(80%),单发骨折4例(20%);粉碎性骨折11例(55%)、横行骨折6例(30%)、斜行骨折3例(15%);伴有楔骨骨折5例(25%)、舟骨骨折3例(15%)、骰骨骨折2例(10%)。20例Lisfranc骨折脱位均影像清晰,诊断明确。结论 X线平片、螺旋CT多平面重组及三维重建在诊断Lisfranc骨折脱位中有重要的价值。
练旭辉陈忠叶文钦谭仲伦文康彦谢品超
关键词:跖跗关节骨折脱位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
CT对阑尾粘液囊腺瘤和类癌的诊断价值
2020年
目的研究对阑尾粘液囊腺瘤和类癌的CT鉴别诊断。方法选择50例阑尾粘液囊腺瘤患者和20例类癌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38例,年龄57.15±5.28岁。通过CT检测成像系统检测阑尾粘液囊腺瘤和类癌表现症状,对患者阑尾图像阑尾壁厚度、直径、钙化情况、周围侵犯情况、阑尾壁增厚、壁异常强化、粪石发生率以及检出率和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CT检测异质性分析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总结。结果阑尾粘液囊腺瘤和类癌患者CT检查图像中阑尾壁厚度、直径、钙化情况、周围侵犯情况、阑尾壁增厚、壁异常强化、粪石发生率以及检出率和准确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且类癌组患者较囊腺瘤组患者症状更显著。异质性检测结果显示,类癌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比、阴性比和诊断比值比最大,且病程、年龄和发病范围与CT评估阑尾粘液囊腺瘤和类癌诊断价值的相关性最高,而囊腺瘤体积与CT评估阑尾粘液囊腺瘤和类癌诊断价值的相关性较低。结论 CT鉴别诊断阑尾粘液囊腺瘤和类癌的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广泛推广。
叶桥钦梁权海黎子星文康彦
关键词:类癌CT鉴别
表现为单纯磨玻璃密度结节的肺浸润性腺癌的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临床影像学上表现为单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ure ground-glass nodule,p GGN)的肺浸润性腺癌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于本院进行诊治,并接受胸部多排螺旋CT扫描检查,检查结果提示肺部伴有p GGN的46例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肺癌组织学类型分为浸润性腺癌组(24例)和非浸润性腺癌组(22例)。比较两组病灶大小、密度、病灶周边及内部征象等影像学表现差异。结果:浸润性腺癌组p GGN大小、密度均显著高于非浸润性腺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 GGN病灶三维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腺癌组p GGN病灶分叶征、血管集束征与非浸润性腺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5.097、5.502,P<0.05);浸润性腺癌组p GGN病灶毛刺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与非浸润性腺癌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影像学上p GGN病灶大小、密度以及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象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鉴别浸润性腺癌和AIS、MIA、AAH等非浸润性腺癌,有助于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文康彦叶文钦张子钦陈红钊
关键词:64层螺旋CT
异位嗜铬细胞瘤的螺旋CT表现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典型及少见的螺旋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复习相关文献并回顾性分析10例异位嗜铬细胞瘤的螺旋CT表现。结果出现较多的CT表现有瘤体较大(7例直径>4.5 cm)、圆形或椭圆形9例、密度不均8例、明显不均匀强化7例(CT值升高约40~60 Hu),较少的CT表现有强化不明显(CT值升高<20 Hu)1例、显著强化(强化程度接近/甚至超过主动脉)2例、密度均匀且均匀强化2例、形态呈串珠状1例、病灶周围可见明显迂曲增粗血管影1例、病灶内出现小条状钙化1例。结论大部分异位嗜铬细胞瘤的螺旋CT表现较典型,通过对其它少见的CT表现的进一步分析了解,能降低异位嗜铬细胞瘤诊断的误诊率,为临床采取适当的治疗提供依据。
文康彦梁权海林岗陈忠
关键词:异位嗜铬细胞瘤螺旋CT
螺旋CT多平面三维重建在腕舟状骨骨折及脱位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三维重建在舟状骨骨折与脱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舟状骨骨折或/和脱位患者进行常规X线检查及螺旋CT扫描,并通过工作站行MPR、VR、SSD等三维重建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2例中,9例为舟状骨骨折(其中3例为多发骨折,舟状骨骨折中3例合并脱位),3例为非舟状骨骨折但伴有舟状骨脱位(舟头骨间脱位),X光平片漏诊舟状骨微小骨折2例、脱位3例,VR、SSD漏诊舟状骨微小骨折2例、脱位2例,MPR能清晰显示12例舟状骨骨折或脱位征象。结论螺旋CT的MPR重建能清晰显示舟状骨骨折、脱位的情况,特别是微小骨折,为临床制订完善的治疗方案提供较全面、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文康彦陈忠叶文钦练旭辉谢品超
关键词:舟状骨骨折脱位螺旋CT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