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房倩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测井
  • 2篇油藏
  • 2篇气层
  • 2篇气层识别
  • 2篇注水
  • 2篇核磁共振测井
  • 2篇磁共振测井
  • 1篇低渗
  • 1篇低渗油藏
  • 1篇电阻率
  • 1篇电阻率测井
  • 1篇压裂
  • 1篇压裂改造
  • 1篇盐岩
  • 1篇岩石
  • 1篇岩石电阻率
  • 1篇油藏动态
  • 1篇油气
  • 1篇油气评价
  • 1篇油田

机构

  • 7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7篇房倩
  • 3篇崔秀芝
  • 2篇秦菲莉
  • 2篇袁恩祥
  • 1篇伍伟杰
  • 1篇张辉
  • 1篇聂法健
  • 1篇罗周亮
  • 1篇张艳辉
  • 1篇国殿斌
  • 1篇郑元文
  • 1篇刘立贵
  • 1篇高平
  • 1篇王兴武

传媒

  • 4篇内蒙古石油化...
  • 2篇断块油气田
  • 1篇低渗透油气田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08
  • 2篇2005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文79南块南部“点弱面强、多点温和注水”开发研究
2008年
文79南块南部是中原油田采油四厂2003年发现的滚动扩边油藏,通过储层精细研究,实施"点弱面强、温和注水",减缓了油藏递减,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
房倩
关键词:温和注水稳油控水
复电阻率测井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
2004年
岩石电性参数(电阻率、介电常数等)频散是岩石介质的重要特征之一,利用岩石电阻率频散特性发展起来的复电阻率测井方法.有望改善和提高陆相沉积地层油气评价的质量和能力。应用电性参数的频散特性进行地层评价是目前定义的复电阻率测井的主要特点。本文从电阻率测井基本原理出发.介绍了复电阻率测井的理论依据及测井原理,仪器性能指标及适用范围,通过在SN及WN油田部分井上的测井解释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证明了复电阻率测井方法的有效性.特别是对低水淹层的解释上与油藏动态生产特征符合率较高。
伍伟杰刘立贵郑元文张辉房倩
关键词:复电阻率测井岩石电阻率油气评价测井原理油田生产油藏动态
应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评价气层
2005年
介绍了核磁共振测井的原理及识别气层的方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该测井技术弥补了常规测井资料进行气层评价时,无法确定储层中是否含束缚水、束缚水的体积、可动流体的体积以及渗透率大小等缺陷。能较准确地计算孔隙度和渗透率,以便更准确地划分产层和干层、产层和水层,提高含气砂岩的测井解释精度。
崔秀芝秦菲莉袁恩祥房倩
关键词:核磁共振测井气层识别常规测井资料测井技术可动流体
濮卫洼陷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思路与实践被引量:7
2012年
濮卫洼陷既是油气富集的负向构造,也是生烃洼陷,发育多种类型油气藏。为打开盐间、盐下深层系的勘探局面,重点分析了构造-岩性油气藏形成的特殊地质条件,以砂体展布规律研究为切入点,精细刻画目标层系沉积微相及局部断裂结构,建立砂体与古地形的对应模式,分析砂体疏导途径,优选储集相带与构造有利匹配区域钻探,效果明显。通过濮卫洼陷构造-岩性油气藏的不断研究与实践,形成的勘探思路、方法对下洼油气探索具有指导作用。
高平房倩王兴武罗周亮
关键词:盐岩沉积微相砂体展布
水驱废弃油藏CO_2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被引量:20
2012年
中原油田经过30多年高速水驱开发,已进入总体递减阶段,但油藏高温、高地层水矿化度特点限制了化学驱的应用。为改善特高含水开发后期油藏开发效果,中原油田在濮城油田沙一下水驱废弃油藏开辟了先导试验区。以CO2驱提高水驱废弃油藏采收率为目的,研究形成的特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微差异刻画技术、CO2驱驱油机理认识、注采参数优化方法,以及配套防腐、防窜工艺技术,已应用于2个试验井组,采出程度提高了6.5%。预计濮城沙一下整体实施后,原油采收率提高9.9%,年增产原油超过2×104t,为探索水驱废弃油藏及特高含水油藏提高采收率提供了一项新技术。
国殿斌房倩聂法健
关键词:提高采收率CO2泡沫防腐
应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评价气层被引量:1
2005年
介绍了核磁共振测井的原理及识别气层的方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该测井技术弥补了常规测井资料进行气层评价时,无法确定储层中是否含束缚水、束缚水的体积、可动流体的体积以及渗透率大小等缺陷。能较准确地计算孔隙度和渗透率,以便更准确地划分产层和干层、产层和水层,提高含气砂岩的测井解释精度。
崔秀芝秦菲莉袁恩祥房倩
关键词:核磁共振测井气层识别
深层高压低渗油藏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探索
2008年
中原油田文33块沙三上油藏,初期采用大井距、长井段合注合采,油藏长期处于"注不进、采不出"的状况。通过开展先导试验,确定新的开发思路对油藏进行逐年滚动调整和治理,油藏实现了高速、高效注水开发。该思路与方法对解决深层高压低渗油藏水驱动用难的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房倩张艳辉马洪霞崔秀芝
关键词:深层低渗压裂改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