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林琳

作品数:70 被引量:359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9篇建筑科学
  • 20篇经济管理
  • 4篇历史地理
  • 3篇艺术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城市
  • 13篇乡村
  • 10篇旅游
  • 8篇南锣鼓巷
  • 8篇街区
  • 8篇村落
  • 7篇历史街区
  • 6篇京郊
  • 6篇建筑
  • 5篇乡村旅游
  • 5篇节事
  • 4篇影响因素
  • 4篇可持续发展
  • 3篇历史文化村落
  • 3篇街区保护
  • 3篇节事旅游
  • 3篇旧城
  • 3篇北京南锣鼓巷
  • 3篇传统村落
  • 2篇动因

机构

  • 66篇北京大学
  • 29篇清华大学
  • 4篇南京工业大学
  • 4篇易景环境科技...
  • 2篇中国城市规划...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市社会科...
  • 1篇北京建工集团...
  • 1篇广西华蓝设计...

作者

  • 70篇戴林琳
  • 24篇盖世杰
  • 4篇陈轶
  • 3篇吕斌
  • 3篇黄斌
  • 2篇田庆平
  • 2篇吴必虎
  • 1篇冯健
  • 1篇赵鹏军
  • 1篇邓辉
  • 1篇曹广忠
  • 1篇崔光海
  • 1篇柴彦威
  • 1篇叶子君
  • 1篇林坚
  • 1篇宋峰
  • 1篇王德利
  • 1篇陈彦光
  • 1篇胡垚
  • 1篇龙奋杰

传媒

  • 11篇中外建筑
  • 6篇华中建筑
  • 5篇北京规划建设
  • 3篇规划师
  • 3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建筑经济
  • 2篇小城镇建设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旅游学刊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学报
  • 1篇世界建筑
  • 1篇建筑学报
  • 1篇建筑技术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工业建筑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人文地理
  • 1篇生态经济
  • 1篇城市问题

年份

  • 6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11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京郊地区乡村旅游与节事旅游的联动发展
2010年
京郊地区拥有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乡村旅游资源,为京郊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由于存在旅游产品与旅游资源互适性被忽视、旅游规划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不足、环境保护监控的缺位与失位等问题,影响了京郊地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以节事旅游为触媒、以乡村旅游为主体的结合方式,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乡村节事旅游产品,开展乡村节事区域协作,深化乡村节事品牌营销,促进京郊地区乡村旅游的良性、健康发展。
戴林琳刘鲁
关键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乡村地区节事影响研究的主要进展及其发展方向述评
2012年
近年来,节事在我国广大乡村地区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该文回顾了国内外乡村节事影响研究的主要进展及相关成果,重点从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两个维度阐释了乡村节事对举办地影响的综合效用,并对当前乡村节事影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同时展望了乡村节事影响研究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及发展方向。
戴林琳盖世杰
关键词:乡村地区
北京郊区节事旅游发展时空分异特征被引量:15
2011年
伴随着节事及节事旅游在中国广大乡村地区的推广和应用,乡村节事逐渐由乡村地方经济发展策略转变为区县区域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在区域尺度下,由于各节事举办地在资源禀赋、社会经济、交通区位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节事发展在时间分布及空间分布上均呈现出一定的非均衡性,演绎出嬗变与分异的基本特征。研究区域范围内节事时空分异现象,准确把握其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正确认识节事区域性时空布局的发展与演变规律,对于区域尺度下节事与节事旅游的布局优化与资源整合同样意义深远。本文以北京郊区作为区域样本,以1980-2009年节事举办数据为时间样本,综合SPSS回归分析、波士顿矩阵、GIS等研究方法,首先阐释了京郊区域10个区县节事举办的年际、年内分布规律、发展的阶段分期及其阶段性特征;随后,在定量测度区域范围内10个区县节事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其空间分异特征;最后,通过SPSS相关性分析方法的引入,分别从城市化水平和空间可达性二个角度对其与乡村节事空间分异现象形成的关联程度进行了验证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京郊乡村节事在区域层面的应用实践进一步解释了空间分异现象的若干成因及其影响因素。
戴林琳盖世杰
关键词:时空分异
新加坡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及其启示被引量:5
2021年
新加坡在土地所有制和行政体制方面与我国有一定相似性。作为土地资源极为紧缺的城市国家,新加坡通过统筹空间规划与分类开发建设管理两方面的制度设计,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市场积极作用,在保证城市空间蓝图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高效管控有限空间资源,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土地经济价值。我国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借鉴新加坡经验,加强对集中管控与分类管理、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专业保障和公众参与的统筹,处理好规划实施管理中的"合一"与"专一"、"底线"与"弹性"、"专业化"与"大众化"等三组关系。
戴林琳吕晋美冉娜·哈孜汉
大学校园城市界面的“中心化”与“边缘化”被引量:6
2009年
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新、老大学的校园城市界面也在不断演绎着与城市共融、共生的发展进程,并逐渐呈现出了"中心化"界面和"边缘化"界面这两个并存的空间形态。该文将对这两种空间形态形成的内在机制及其外化特征逐一阐述和剖析,以期从大学校园城市界面构建的角度寻求大学校园与城市发展的互适性规律,探索大学校园发展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与循环。
盖世杰戴林琳
关键词:中心化边缘化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减量化”路径研究——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例
2020年
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贯穿于土地整理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演变历程,生态文明理念强调减量、闭环、和谐,更进一步突显“减量化”的重要性。在天津市武清区国土空间规划的实践中,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是重要专项工作。为实现城镇、农业、生态空间格局优化,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目标,在农业和生态地区推进散乱工业退、空置零碎居住退、低效利用退,并实践了梳理底数、确定目标、明确格局、制定措施的“四步法减量化”路径。
王纯戴林琳刘俊学
关键词:生态文明减量化
清华大学科学馆的保护、加固与修复
2008年
清华大学科学馆建于1919年,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2005年鉴定其不满足抗震设防要求,须全面加固。通过"保护性更新,"完成了结构加固、立面修复、功能更新等工作,恢复了历史原貌。
盖世杰戴林琳柳沁田庆平
关键词:历史文物建筑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路径探索
2023年
作为中国“十四五”时期重点任务,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仍面临着建设项目落地难、开发与保护冲突、跨区域统筹等多重挑战。基于已出台的大运河相关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成果,梳理“两大体系、三种类型、四个层级”的大运河现有规划体系,解析五大板块和四类要素的空间类内容,围绕现有规划间“规划层级缺位、衔接机制不明、核心内容重叠”的空间衔接问题,提出“强化空间专项规划以完善专项规划体系、统一规划编制管理过程以实现规划间有效衔接、明确编制技术要点以加强空间类内容传导落实”三条核心路径。旨在探索落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空间需求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的具体路径,同时提升专项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有效传导的可操作性。
付佳明戴林琳
关键词:专项规划
基于空间生产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对旧城再生影响机制研究——以南锣鼓巷为例被引量:3
2012年
引言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战后重建对西方城市大规模拆除重建的质疑,旧城更新(Urban Renewal)理念开始出现。这一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沙里宁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近年来随着实践的不断丰富,其理论体系也不断发展完善。
黄斌戴林琳胡垚吕斌
关键词:南锣鼓巷旧城文化创意产业
京津冀交界地区建设用地扩张时空特征与驱动因素研究
2023年
为加深对京津冀交界地区建设用地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该文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建设用地数据,综合运用建设用地扩张指数、核密度分析法和圈层分析法,探究京津冀交界地区43个县域单元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及代表性扩张格局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京津冀交界地区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张,扩张速度和扩张强度有所提升,各省域内变化差异显著;②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呈现出圈层扩张和贴边扩张两种类型,其中贴边扩张是交界地区建设用地扩张的代表性格局,新增建设用地呈现出“整体分散、局部集聚”的特征,在环绕北京市城六区、天津市主城区以及京津冀交界地区(如通州区、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武清区等)存在高值集聚区;③京津冀交界地区贴边式扩张用地主要发生在低海拔、低坡度、人口分布相对疏散、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并呈现出明显的河流指向、道路指向和贴近省界扩张的特点。
金丹戴林琳
关键词:建设用地扩张京津冀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