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雄鹰
- 作品数:10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 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新品种核组8号的选育与表现被引量:16
- 1992年
- 由浙江农业大学核农所主持、金华市种子公司参加协作选育成的小麦新品种核组8号,于1992年经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委托在金华市通过审定,1992年4月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这是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和离体诱变技术相结合选育而成的小麦品种.现将其选育过程和特征特性报道如下,供各地引种参考.
- 高明尉成雄鹰胡天赐梁竹青蔡后銮饶祖坚
- 关键词:小麦体细胞无性系选育
- 理化诱变处理对水稻悬浮细胞系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 1993年
- 粳稻02428幼穗继代培养两年具有旺盛分裂能力的悬浮细胞系,有正常细胞结构,各种细胞器发育良好。但经500Rγ射线照射后,细胞结构产生较严重的损伤,表现线粒体数量减少,质体内淀粉粒积累,液泡增加;在照射后第6~12天,细胞结构逐渐模糊,细胞器消解;说明500 Rγ射线照射对细胞结构产生了不可逆转的损伤。5000 Rγ射线照射使悬浮细胞系产生致死损伤,更加速了细胞器解体和细胞死亡。1mmol/L和5mmol/L的叠氮化钠处理也使悬浮细胞系立即死亡。因此,具旺盛分裂能力的水稻悬浮细胞系对理化诱变处理的敏感性很高。
- 胡天赐高明尉成雄鹰滕俊琳高其康
- 关键词:水稻悬浮细胞系超微结构诱变
- 普通小麦体细胞无性系R_2代变异发生特点被引量:8
- 1995年
- 小麦R_2代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存在4种发生方式,即全株性稳定变异,全株性分离变异,穗系嵌合稳定变异,穗系嵌合分离变异。其中稳定变异相当普遍、约占总变异的1/3。发生阶段较早的全株性变异多于发生较迟的穗系嵌合变异。不同的变异性状有不同的发生方式。株型、穗型、芒型和叶色变异多为分离变异,熟期为稳定变异,株高、腊质等兼有稳定及分离变异,其中某些性状是显性突变的结果。多数分离性状的分离均属简单分离,且很少见到基因突变的嵌合现象。R_2代的平均单株变异率要比理化诱变的相应突变频率高出一个数量级。
- 梁竹青高明尉成雄鹰刘国振
- 关键词:小麦体细胞无性系
- 小麦体细胞再生株中等臂染色体构型
- 1991年
- 对10株具有等臂染色体的体细胞再生株进行染色体构型分析,共有4种构型; (1)等臂染色体2n=42,(2)双等臂染色体2n=42,(3)等臂染色体和易位染色体2n=42,(4)双等臂染色体和易位染色体2n=42。 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由于存在着普遍的染色体断裂和重接现象。而再生株中的等臂染色体是当代产生,因此推测等臂染色体可能是由染色体发生断裂,形成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经复制后,分裂时趋向一极形成等臂染色体。
- 钟国庆高明尉成雄鹰成雄鹰
- 关键词:再生株构型小麦
- 国外大麦单倍体育种概况被引量:1
- 1987年
- 单倍体由于只含一套基因组,因此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于育种工作来说它能起到简化和加速育种进程的作用,因此倍受育种家的关注。早在1934年Johansen就发现了大麦单倍体植株。但自发或诱发的单倍体的频率太低,不足以供育种利用。1970年Kasha等首先报道了一种大量产生大麦单倍体的方法,即球茎大麦法。采用这种方法,加拿大Ciba—Geigy种子公司育成了加倍单倍体(DH)品种Mingo和Rodeo。1973年Chapham报道了花药培养取得大麦单倍体的方法。以后又有许多研究人员对此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1980年Hagberg等发现了一个突变基因hap,可用其产生大麦单倍体。
- 成雄鹰
- 关键词:单倍体植株加倍单倍体植物遗传育种育种利用
- 诱变与组培相结合提高小麦变异频率的研究
- 1993年
- 以3个普通小麦推广品种为材料,种子先经理化诱变处理后(EMS_(0.2)M,r—射线30KR,SA2mM),接种M_1代幼胚进行离体培养,比较了再生R_2代不同处理的变异频率。结果表明,EMS 处理后R_2代的变异频率和不分离变异所占比例最高;有益变异频率的提高以r—射线处理的R_2代最为显著,SA 处理也具有提高R_2变异频率的作用,但其有益变异及不分离变异与R_2对照接近。诱变处理后R_2代与R_2对照相比,对变异谱没有明显影响。
- 刘国振高明尉成雄鹰梁竹青胡天赐
- 关键词:小麦诱变育种
- 一种具有抑菌活性的水稻脱水素蛋白质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抑菌活性的水稻脱水素蛋白质,该脱水素蛋白质是具有下述氨基酸残基序列之一的蛋白质:1)序列表中的SEQ ID NO:1;2)将序列表中SEQ ID NO:1的氨基酸残基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
- 刘国振成雄鹰翟从劼李莉云刘丽娟兰金苹
- 文献传递
- 小麦体细胞组织离体诱变效应研究被引量:17
- 1994年
- 小麦种子经30kRγ射线照射后,再从M_1株取未成熟胚培养,用再生株当代(M_2R_1)的死苗率、不育株率、结实率及株高变化所反映的损伤程度与对照株(R_1)比较,无明显差异;M_3R_2代的变异率也与对照R_2相仿.5天龄幼胚用0.5kR照射处理后的再生株M_1R_1的损伤程度与对照相仿;M_2R_2的变异率随不同基因型而有增减,但总的变异率仍有显著提高.未成熟胚来源的愈伤组织经1kR照射处理的再生株C_1r_1的损伤加重,但变异率却提高3倍,有益变异增多.以上3种诱变处理,以愈伤组织照射处理结果较好,但照射量宜下降到0.5—1.0kR,幼胚照射效果次之.
- 高明尉成雄鹰梁竹青胡天赐
- 关键词:小麦体细胞诱变育种
- 小麦体细胞无性株染色体变异初析(简报)被引量:2
- 1991年
- 植物组织通过离体培养,能产生大量的可遗传变异.利用未成熟胚或幼穗进行离体培养,从无性系后代中选择有价值的变异,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育种途径.在再生植株的可遗传变异中,可能包括染色体数目变异、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因此,有必要从细胞遗传学角度深入研究植株的变异原因,为无性变异株的遗传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钟国庆成雄鹰梁竹青高明尉袁妙葆
- 关键词:小麦体细胞染色体
- 大豆原生质体愈伤组织的体细胞胚胎发生(英文)被引量:1
- 1991年
- 在改良MS培养基上从5个大豆品种成熟种子来源的幼苗未展开叶片上诱导出愈伤组织,利用2个月月龄的这些愈伤组织在摇床上建立了细胞悬浮培养系,细胞悬浮培养系每1至2周转培1次,并用于原生质体分离,转培后3到5天的细胞经酶解后原生质体的产量最高,纯化后的原生质体用3种方法进行培养,即液体培养法、琼脂包埋法和琼脂底层法,在琼脂底层法中,培养皿底层先浇上无甘露醇的琼脂培养基,而原生质体则悬浮在2到4毫升含0.45 mol甘露醇的培养基中,3种方法以琼脂底层法最佳,原生质体在培养后2到3天内能见到第1次细胞分裂,在适当的条件下1周内高达80%的原生质体发生分裂,置板频率一般在40%到60%之间,5个供试品种中4个的原生质体愈伤组织在固体和液体培养中出现体细胞胚胎发生,在液体培养条件下得到了大量子叶和胚根发育良好的体细胞胚,但由于这些胚未进一步萌发,故未能得到完整的再生植株。
- 成雄鹰
- 关键词:大豆细胞悬浮原生质体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