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惠春

作品数:87 被引量:28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电子电信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医药卫生
  • 8篇电气工程
  • 7篇理学
  • 6篇化学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传感
  • 12篇超声
  • 11篇纳米
  • 11篇感器
  • 11篇传感器
  • 10篇气敏
  • 9篇细胞
  • 8篇气敏传感器
  • 8篇PZT
  • 7篇水热
  • 7篇微电极阵列
  • 7篇纳米晶
  • 7篇聚对二甲苯
  • 6篇压电
  • 6篇水热合成
  • 6篇陶瓷
  • 6篇热合成
  • 6篇癌细胞
  • 5篇压电传感
  • 5篇溶胶

机构

  • 7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西安电子科技...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西北轻工业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东华大学
  • 2篇上海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北纺织工学...
  • 1篇日本东北大学
  • 1篇江苏中惠医疗...

作者

  • 87篇惠春
  • 45篇徐爱兰
  • 11篇徐爱兰
  • 10篇倪鹤南
  • 9篇邢玉梅
  • 8篇任秋实
  • 6篇吴义伯
  • 6篇侯安州
  • 5篇李敏
  • 5篇孙建平
  • 5篇张艳丽
  • 5篇余立立
  • 5篇李刚
  • 4篇徐毓龙
  • 4篇陈寿田
  • 3篇陈亚珠
  • 3篇孙铁
  • 3篇赵建龙
  • 3篇李永祥
  • 3篇李以贵

传媒

  • 6篇压电与声光
  • 6篇传感器与微系...
  • 5篇电子元件与材...
  • 4篇功能材料
  • 4篇中国医学物理...
  • 3篇中国医学装备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光学精密工程
  • 2篇电瓷避雷器
  • 2篇陕西科技大学...
  • 2篇第六届中国纳...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传感器技术
  • 1篇半导体技术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眼科研究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微电子学与计...
  • 1篇摩擦学学报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10
  • 15篇2009
  • 5篇2008
  • 11篇2007
  • 6篇2006
  • 1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微泡造影剂的发展及最新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超声微泡造影剂经历了不同的技术发展阶段,目前靶向微泡造影剂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方法:超声微泡造影剂可分为普通型和特殊型两类。普通超声造影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为内含空气的气泡,无包膜且尺寸大;第二代内含空气,有膜包被,尺寸小;第三代内含氟碳类气体,有稳定的膜壳。靶向微泡造影剂是一类特殊造影剂,最新研究用于超声-微泡介导的靶向分子成像,如血栓、炎症显影,还可用于溶栓治疗,靶向药物或基因治疗等方面。结果:超声造影剂的稳定性不断提高,靶向微泡造影剂经静脉注射可到达特定靶区,低能超声作用下可提高局部组织显影的分辨率。携带治疗药物或基因的靶向微泡造影剂在低频(1MHz)超声作用下产生瞬态空化效应,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因而有效提高了药物或基因的转染率。结论:超声联合靶向微泡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显示出了较大的优势,但其确切的生物学机制还未清楚,超声治疗参数需进一步优化。
赵金花惠春陈亚珠
关键词:超声造影剂微泡靶向分子成像
水热合成PZT热电体结晶粉末工艺及相关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4
1995年
研究了水热合成PZT热电体结晶粉末及相关性能,考察了合成温度、合成时间和促进剂对结晶栓的影响。用XRD、SEM、EPMA和原子吸收光谱等测试手段分析了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结晶粉末的粒子粒径为0.1μm~3μm,呈立方体状。用它制作的PZT热电体陶瓷烧结温度1160℃左右,比传统的固相法降低60℃左右,在烧结过程中PbO的挥发达率比固相法小得多,有害杂质K ̄+离子的含量为0.002%~0.006%。
惠春徐爱兰梁瑞林
关键词:水热合成PZT陶瓷结晶粉末
半导体SnO_2纳米晶态粉体显微结构对气敏传感器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00年
用XRD、SEM手段分析了共沉淀工艺和水热合成技术制备的半导体SnO2 纳米晶态粉体及其厚膜陶瓷材料的显微结构 ,结果表明两种粉体的晶粒尺寸大约 7nm ,但两种粉体的XRD照片差异较大。用水热合成技术制备的粉体其颗粒是由纳米晶粒团聚而成 ,颗粒尺寸大约 30 0nm左右 ,具有较大的表面活性 ,而用共沉淀工艺制备的粉体 ,颗粒分布较宽 ,活性差。两种粉体的显微结构对厚膜陶瓷材料显微结构的形成和SnO2厚膜气敏传感器选择性、灵敏度和稳定性有着显著的影响。
惠春陈寿田徐爱兰徐毓龙
关键词:SNO2气敏传感器显微结构
一种新型检测癌细胞谐振式生物传感器的研制
设计了一种新型利用磁微球技术的间接检测癌细胞的生物传感器。利用磁微球可成功分离癌细胞,并将分离细胞过程和检测过程分开,避免了现有制作敏感膜方法的步骤。结果表明,阳性细胞的检测下限为106个/ml,阳性细胞溶液浓度与石英晶...
吴义伯倪鹤南卢蔚君徐爱兰惠春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谐振式癌细胞检测
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制备和表征
<正>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使有机高分子与无机磁性物质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磁性及特殊结构的微球。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很好的磁响应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尽管20多年来,各国学者在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和...
孙颖惠春王彪王华平江建明
关键词:细乳液聚合胺基
文献传递
一种高电源噪声抑制宽线性范围CMOS压控振荡器设计被引量:7
2005年
给出了一种高电源噪声抑制、高线性范围CMOS压控振荡器的结构:电压调节器用于隔离外部电源以抑制高频与低频噪声,并提供稳定的内部电压给振荡器;振荡器部分则使用双环结构,同时采用改进的V-I电路,提高了VCO电压-频率转换特性的线性范围。在TSMC0.25μmN阱CMOS工艺参数下仿真表明,VCO的输出频率范围为0.081GHz至1.53GHz,控制电压调节范围81%,线性度6.9%。当输出频率为1GHz时,电源电压变化1V引起的输出周期变化为3ps。
孙铁惠春王芸
关键词:锁相环压控振荡器电压调节器
基于Ansys的压电式四臂加速度计模拟分析被引量:15
2006年
介绍了压电式四臂微加速度计的工作原理,耦合场分析原理以及ANSYS软件在压电分析中的具体应用。以压电式四臂加速度计为例,使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了静态,模态等分析,得出了压电层厚度、悬臂厚度、长度对加速度计灵敏度的影响。在模态分析中得出了加速度计的前三阶固有频率和与之对应的振动形态。本文的结果可以直接应用到加速度计结构的优化设计。
董明惠春徐爱兰
关键词:MEMS微加速度计ANSYS
线聚焦超声治疗探头
一种医疗技术领域的线聚焦超声治疗探头,包括:外壳、治疗窗、超声换能器和导管,超声换能器固定于外壳的内部,外壳的顶部是球面,外壳的底部设有套管,治疗窗设于外壳的侧面,超声换能器的两端固定在治疗窗上,导管和超声换能器相连。本...
惠春黄斌峰陈亚珠
文献传递
视觉假体及神经微电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借助视觉假体有望使某些难治的视网膜病变,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和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P)患者恢复部分视力。神经微电极是视觉假体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具有对神经进行电刺激并记录神经信号的重要作用。随着微电子技术、医疗技术、生物技术及材料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型材料和微加工工艺被逐渐应用于神经微电极的研制,从而为视觉假体提供更好的脑-机接口组件。对近年来视觉假体和神经微电极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以更好地理解视觉恢复的机制,不断优化视觉假体系统的功能。
邢玉梅惠春
关键词:视觉假体电刺激生物相容性
用于治疗宫颈疾病的微型自聚焦超声换能器聚焦特性与图像特征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设计用于治疗妇科宫颈疾病的环状凹球面自聚焦超声换能器,并对其聚焦性能进行检验。方法:采用正负声源的方法,对该环状凹球面自聚焦超声换能器的轴向声场强度分布进行模拟仿真,并利用自定义的声场分布系数(SIDC)的物理意义对该换能器进行优化设计。最后采用离体器官组织牛肝实验所得损伤区域的图像特征分析来检验该换能器的聚焦特性。结果:在保证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设计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固有频率为6MHz^12MHz),所设计的内环直径为6mm,外环直径为12mm的Ⅰ型和内环直径为3mm,外环直径为7.5mm的Ⅱ型换能器的SIDC都达到了各自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离体器官组织牛肝实验的结果也显示了焦点附近的损毁区域的轴向长度与仿真结果一致;且Ⅱ型换能器的SIDC值大于Ⅰ型换能器,其损伤区域的轴向长度更长且分布也更加均匀。结论:相同能量条件下,SIDC值较大的自聚焦超声换能器的损伤区域轴向长度更大且分布更加均匀。
王旖旎惠春寿文德张艳丽余立立高顺华徐爱兰陈亚珠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