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魁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液固
  • 2篇气液固三相
  • 2篇搅拌反应
  • 2篇搅拌反应釜
  • 2篇搅拌功率
  • 2篇反应釜
  • 1篇性能研究
  • 1篇乙烯
  • 1篇翼形
  • 1篇羰基
  • 1篇羰基合成
  • 1篇临界搅拌转速
  • 1篇均相
  • 1篇甲酯
  • 1篇浆态反应器
  • 1篇搅拌转速
  • 1篇反应器
  • 1篇丙酸甲酯
  • 1篇催化

机构

  • 4篇广东工业大学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徐魁
  • 3篇崔英德
  • 2篇戴干策
  • 1篇廖列文
  • 1篇黄仲涛

传媒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广东机械学院...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7
  • 3篇199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乙烯均相羰基合成丙酸甲酯的催化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根据 Reppe原理 ,研究了利用甲酸甲酯使乙烯氢酯基化羰基合成丙酸甲酯的催化条件。通过研究得出 ,在反应条件下作为催化剂主组分的 CH3ONa没有表现出活性 ,反应过程没有丙酸甲酯生成 ;在 Pd( OAc) 2 作催化剂 ,HCOOH为促进剂时 ,反应表现出一定的活性 ,丙酸甲酯的收率可达到 1 2 .0 7% ;以 Ru Cl3 RI N( C2 H5 ) 3构成的催化体系表现出最大的催化活性 ,当催化剂 Ru Cl3的浓度为 7.86× 1 0 - 3 mol/ L,N( CH3) 4I为促进剂时 ,丙酸甲酯的收率可达到 59.0 8%。
徐魁崔英德邓光海廖列文黄仲涛
关键词:乙烯羰基合成丙酸甲酯催化
工业三相浆态反应器内的混合与操作
1996年
根据搅拌糟中气-液-固三相混合性能的研究,论述了工业三相浆态反应器内对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分散(混合)要求,据此对工业三相浆态反应器中叶轮的结构和搅拌浆的启动进行了讨论。
徐魁崔英德
关键词:浆态反应器反应器
气-液-固三相体系颗粒完全离底悬浮的临界搅拌转速被引量:5
1996年
在机械搅拌槽中,使用翼形轴流桨(K4)、涡轮桨(DT)、6叶45°斜叶桨(6PTD、6PTU)(排出流向下、向上),对低粘度物系气-液-固三相体系的颗粒完全离底悬浮的临界搅拌转速N_(JSG)作了实验研究,阐明了不同搅拌桨结构下,悬浮液浓度及通气量对N_(JSG)的影响规律。实验得出在相同的悬浮液浓度及通气量下,K4的N_(JSG)最低。
徐魁戴干策
关键词:搅拌转速
斜叶桨在气液固三相搅拌反应釜中的混合性能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在机械搅拌槽中,针对不同悬浮液浓度及不同通气水平的三相体系,使用斜叶浆(6PTD),研究颗粒完全离底悬浮的临界搅拌转速、气体和固体的分散状态、搅拌功率的变化规律及气体在液相中的质量传递系数等混合性能。
徐魁
关键词:搅拌功率反应釜
翼形桨在气液固三相搅拌反应釜中的混合性能被引量:4
1997年
机械搅拌槽中高速旋转的叶轮产生的排出流中,径向速度主要用于气体的剪切分散,而其轴向速度是固体悬浮和液相轴向混合的主要动力。三相体系的混合不仅要求叶轮具有较强的径向剪切分散能力,而且要有一定的轴向混合能力,以此达到对气体和固体的同时分散。理想的混合水平不仅要求达到二者在宏观上的均匀,而且在微观混合上也要达到一定的均匀度,为此对搅拌桨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气液二相的混合操作中比较多的采用了盘式涡轮桨,而在液固二相的混合操作中比较多的使用螺旋桨,这都是为了利用各自不同的混合优势。涉及到气液固三相混合,由于气体和固体的分散是一个相互制约的问题。
徐魁崔英德戴干策
关键词:搅拌功率反应釜
全文增补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