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菊生

作品数:33 被引量:23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1篇GPS
  • 10篇地壳
  • 8篇地震
  • 6篇地壳运动
  • 5篇滇西
  • 4篇地质
  • 4篇形变
  • 4篇应力场
  • 4篇反演
  • 3篇深部
  • 3篇全球定位系统
  • 3篇重力异常特征
  • 3篇现今构造应力...
  • 3篇构造应力
  • 3篇构造应力场
  • 2篇地壳水平运动
  • 2篇地壳形变
  • 2篇地球
  • 2篇地震预报
  • 2篇地质学

机构

  • 19篇中国地震局地...
  • 13篇国家地震局
  • 4篇武汉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武汉测绘科技...
  • 2篇福建省地震局
  • 2篇同济大学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国家自然科学...

作者

  • 33篇徐菊生
  • 11篇朱思林
  • 10篇申重阳
  • 9篇甘家思
  • 8篇赖锡安
  • 6篇李延兴
  • 5篇张国安
  • 4篇胡新康
  • 4篇卓力格图
  • 3篇刘烈昭
  • 3篇蒋福珍
  • 3篇晁定波
  • 3篇赵承坤
  • 3篇高士钧
  • 3篇袁金荣
  • 2篇莫志明
  • 2篇施闯
  • 2篇王敏
  • 2篇刘序俨
  • 2篇王庆廷

传媒

  • 18篇地壳形变与地...
  • 2篇中国地震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震科技情报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测绘科学
  • 1篇地球学报(中...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3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5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4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89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垂直形变观测中排除地下水干扰的数值模型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根据地下水动力学中的Darcy定律,建立起受地下水运动支配的地面沉降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法给出上述模型的数值解,理论研究表明,如果边界域选取得当,沉降因子γ的初值、导水系数T及补给项R(即抽水、注水量)有一个符合研究区实际情况的给定值,该模型的计算结果将会取得较好精度。
张德涵晁定波徐菊生
关键词:垂直形变地震地质
滇西试验场区地壳的试验均衡研究被引量:3
1994年
本文利用滇西试验场区最新完全布格重力异常和地形高资料,采用设置虚拟数区和边界限定、消除趋势项、低道滤波等预处理措施,按试验均衡理论,计算了该区地壳的均衡响应函数及试验均衡异常;结合文献[1]的研究结果,对其均衡异常分布特征、区域构造运动机制、活动断裂与强震展布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均衡响应函数值高于美国、加拿大及我国华北等地区,其地壳处于亚均衡状态;2)区内各部位的均衡状态并不均一,且异常幅值大小多与地壳的相对隆起或沉降相关;3)红河断裂带两侧均衡异常值差异明显,全区均衡异常的展布同活动断裂与强震分布有较密切的联系。
申重阳甘家思徐菊生朱思林
关键词:地壳地震
重力和形变资料联合反演地壳密度时间变化的一种方法被引量:12
1996年
基于单层位理论,利用动态大地测量基本方程,选取Bjerhammar虚拟球作球近似,同时将地面观测数据δgt(重复重力)和δHt(重复水准)等解析延拓至Bjerhammar球面上,得到求解地壳内部密度时间变化及相关重力位场时间变化的一组公式。
申重阳朱思林蒋福珍徐菊生
关键词:地壳密度联合反演地壳形变
中国大陆西部地区现今的块体运动被引量:21
2000年
根据中国地壳运动GPS监测网1992~1996年3次复测结果,分析了我国大陆西部地区现今块体运动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印度板块向北推挤是我国西部块体褶皱运动和变形的根源;由於内部次级断块的边界条件和受力方式不同,块体边界和内部构造形变亦具有明显的差异。块体运动主要特点表现为:(1)喜马拉雅向南弯曲的弧形边界东西两端,印度板块推挤运动方向不同,导致了弧前方的亚板块和构造块体的运动方向呈扇形散开;(2)青藏高原主体在南北向缩短、东西向延伸的同时存在着明显向东的物质侧向滑移;(3)重要块体分界带和褶皱带两侧运动矢量的比较表明,阿尔金断裂为左旋走滑,天山、祁连山均呈压性;(4)由设置在不同块体的GPS测站南北向和东西向运动速率及速率的平均值得到的块体运动速率和方向,呈有规则的变化,其变化规律与地质、地球物理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徐菊生赖锡安卓力格图施闯姜卫平
关键词:地壳运动青藏高原块体运动
空间大地测量测定板块运动的新进展及其与地质学成果的比较被引量:10
2001年
阐述利用空间大地测量测定和研究板块运动的基本方法、研究成果及最新进展 ,并和地质学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用地质学方法与用大地测量方法建立的板块运动模型参数在整体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但对某些板块而言两者相差甚大 ,超出了模型误差的范围 ,其中 ,所有大地测量得到的太平洋板块速率都大于地质模型 ,极位置经度都偏小。不同作者利用空间大地测量建立的板块运动模型参数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这种差异与所利用的数据类型、板块及其边界划分方案、测站的数量与分布状态及测站取舍的原则有关 ,尤其是与测站的分布及强变形 (非刚性板块运动 )测站的取舍有关。在研究区域性地壳运动时 ,采用不同的板块运动模型将会得到不同的背景场 ,从而会得到不同的区域运动图像 ,因此选择合适的背景场模型是至关重要的。
徐菊生赖锡安张国安王庆廷
关键词:空间大地测量地质模型地壳运动
利用GPS观测资料反演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被引量:20
1999年
根据已获得的最新 G P S 观测资料,利用有限元方法反演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反演结果表明,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除受55°~235°方向的压应力外,同时还受到140°~320°方向的拉应力,其中 N E- S W 向的压应力最大,约为 S E- N W 向的2 倍。认为这一应力场是2 种动力学过程的叠加,一是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挤压,其中来自印度洋板块的作用力最大,约为太平洋板块作用力的1 .5 倍;另一个是因地幔隆起而产生的 N W - S E
袁金荣徐菊生高士钧
关键词:GPS构造应力场
滇西试验场重力异常特征与强震潜在源区研究被引量:2
1993年
本文用细化了的重力和地形综合数学模型、双层锯齿形计算模板、给定区域方差—协方差函数的最小二乘配置小区域内插和精度限定等精算重力异常场值的方法,以不低于±2.4×10^(-5)ms^(-2)和±2.9×10^(-5)ms^(-2)的精度,分别获得了滇西试验场区(99°E~102°E,24°N~27°N)最新完全布格重力异常和均衡重力异常展布图。依该区地震分布与重力场变异特征的对比研究,将下关—洱源—剑川一线划为7~7.5级地震潜在源区,永胜—大姚北划为6.5—7级地震潜在源区。
朱思林甘家思徐菊生王石任申重阳
关键词:滇西强震地震
中国大陆主要构造块体现今运动的基本特征被引量:13
2000年
为了研究中国大陆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 ,在 90年代初布设了由 2 2个站组成的全国GPS监测网 ,测站均匀布设在中国大陆不同块体上 ,1992、1994和 1996年对该网进行了3次观测。本文主要评述了 3次观测的资料处理和精度 ,分析了 3次复测获得的中国大陆现今块体运动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GPS网 3次观测获得的资料精度均达到 10 - 8~ 10 - 9,能满足地壳运动监测的需要。利用 3次复测资料结果所建立的我国大陆块体运动模型 ,有效地检验了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的研究结果。在全球框架中 ,我国大陆整体存在着明显的向东运动 ,相对于西伯利亚的区域性运动特征是 :我国西部地区主要受印度板块向北的俯冲和推挤的影响 ,青藏高原在南北向压缩的同时 ,存在着明显的向东的侧向滑移 ,这对大陆逃逸模型是较为有利的支持 ;东部地区的块体运动 ,同时受到印度板块以及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的联合作用 ,导致了东部地区的北东向及东向的运动 ,到达东南沿海地区 。
赖锡安徐菊生卓力格图刘经南施闯姜卫平
关键词:GPS监测网地壳运动
利用GPS观测结果研究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被引量:25
1999年
根据1992年和1995年两期GPS测量结果所获得的位移场和应变场,结合丰富的地质资料,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为NEE,其边界力除受NE55°~SW235°方向的压应力作用外,同时还受到SE120°~NW300°方向的拉张力作用,其中NE-SW的压应力量值较大,约为SE-NW向拉应力的两倍,这个结果与震源机制解所获得的应力场方向基本一致。这一应力场状态是两种动力学过程的叠加:一是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挤压,其中来自印度板块的作用力最大,约为太平洋板块作用力的1.5倍;另一个是因地幔隆起而产生的NW-SE向的水平拉张力。
徐菊生袁金荣高士钧赖锡安李延兴黎凯武刘烈昭
关键词:GPS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华北1992~1995年GPS复测资料的初步分析被引量:9
1998年
根据华北地区1992~1995年两期GPS复测资料,研究了该地区现今的地壳形变状态。采用坐标平移方法建立近似平面坐标,并在其上进行位移场和应变场的分析。研究结果认为,本区现今地壳形变以区内断块间的相对运动为主,是新构造运动的继承,其中以太行山山前断裂两侧形变场差异性最为明显,是本区的主要活动断块边界带。据此认为未来强震发生在本带的可能性较大。
徐菊生刘烈昭蒋福珍陆洋李延兴王敏胡新康赵承坤
关键词:GPS地壳运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