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种德

作品数:47 被引量:496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理学
  • 10篇化学工程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共聚
  • 13篇共聚物
  • 12篇分子
  • 12篇高分子
  • 10篇高分子表征
  • 9篇嵌段
  • 9篇嵌段共聚
  • 9篇嵌段共聚物
  • 9篇GPC/SE...
  • 9篇丙烯
  • 7篇纳米
  • 6篇乙烯
  • 6篇二嵌段共聚物
  • 6篇改性
  • 5篇聚甲基丙烯酸
  • 5篇甲基
  • 5篇甲基丙烯
  • 5篇甲基丙烯酸
  • 5篇共混
  • 5篇丙烯酸

机构

  • 4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技术...
  • 6篇华东化工学院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作者

  • 47篇徐种德
  • 14篇张德震
  • 10篇郭卫红
  • 9篇黄怿
  • 8篇唐颂超
  • 8篇卜乐炜
  • 5篇韩哲文
  • 5篇吴唯
  • 5篇苏诚伟
  • 4篇卜路嘉
  • 4篇李盾
  • 3篇李碧琳
  • 3篇郝磊
  • 3篇王源身
  • 3篇周达飞
  • 3篇袁国雄
  • 3篇汪济奎
  • 2篇杨光
  • 2篇吴玮
  • 2篇王鹏

传媒

  • 27篇功能高分子学...
  • 3篇高分子学报
  • 2篇材料导报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化工生产与技...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 1篇波谱学杂志
  • 1篇合成橡胶工业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塑料工业
  • 1篇上海塑料
  • 1篇第五届先进材...
  • 1篇全国第二届纳...
  • 1篇第四届全国波...
  • 1篇全国第二届纳...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8篇2000
  • 10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5篇1994
  • 2篇1991
  • 3篇1990
  • 4篇1989
  • 1篇1987
  • 1篇1986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SiO_2在MMA单体中在位分散聚合的研究被引量:35
2000年
将纳米SiO_2进行处理之后,分散于MMA单体中形成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引发聚合,制成SiO_2/PM-MA复合材料。并对该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
郭卫红唐颂超周达飞徐种德
关键词:PMMA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交联剂对动态硫化PP/EPDM中PP晶体及EPDM形态结构的影响被引量:9
1999年
针对 P P/ E P D M 动态硫化中有机过氧化物交联剂 A 用量对试样拉伸、弯曲和冲击等性能所产生的较大的影响,采用偏光显微镜研究了不同交联剂 A 用量下动态硫化 P P/ E P D M 中连续相 P P 的晶体结构和分散相 E P D M 的形态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当交联剂 A 为0 .5 份时, P P 降解很少, 而 E P D M却能充分交联, 并以较微细的颗粒均匀分布于 P P 连续相中, 在 P P 球晶间形成缓冲层, 使 P P 球晶细小且均匀, 晶界面模糊,从而在较少损害拉伸和弯曲性能的前提下提高韧性。但当交联剂过量时, P P 降解加剧, E P D M 形成较大的分散颗粒, 减小了与 P P 接触的相界面, 从而削弱对 P P 球晶的上述作用效果, 其结果是拉伸和弯曲性能下降, 同时冲击韧性亦下降。
吴唯徐种德周达飞
关键词:三元乙丙橡胶交联剂动态硫化
多检测GPC/SEC技术在高分子表征中的应用Ⅵ.MHS方程K、α参数的测定及α对分子量的依赖性被引量:4
2000年
采用体积排斥色谱法 /示差折光指数 /直角激光光散射 /示差粘度三检测联用技术分别测定了窄分布和宽分布聚苯乙烯标样 ;得到了Mark -Houwink -Sakurada方程的K、α参数 ;计算了不同分子量范围的MHS方程指数α,建立了旋转半径和分子量的关系式。结果表明SEC/RI/RALLS/DV可以准确和方便地获取MHS方程的K、α参数 ,α值具有分子量依赖性。
黄怿卜乐炜张德震郝磊苏诚伟徐种德
关键词:高分子表征
多检测GPC/SEC技术在高分子表征中的应用Ⅶ.聚己内酯(PCL)的溶液性质被引量:5
2000年
采用体积排斥色谱法 /示差折光指数 /直角激光光散射 /示差粘度三检测联用技术表征了聚己内酯 ;探讨了聚己内酯的溶液行为 ;订定了在 2 5℃聚己内酯 /THF体系的MHS方程 ;计算并比较了无扰均方末端距 0 和无扰旋转半径 0 的关系。
黄怿张德震余海霞苏诚伟徐种德黄毅萍马德柱
关键词:聚己内酯GPC/SEC技术分子量
Sol-Gel与在位聚合联用制备分散良好的纳米杂化材料被引量:13
2003年
采用 Sol- Gel法与在位聚合相结合的方法 ,使正硅酸乙酯在聚合物单体中进行水解、缩聚 ,然后再加入引发剂使单体聚合 ,制得了稳定分散的纳米粒子杂化的聚合物材料 ,该材料性能优良 ,具有很好的透明度。在保持树脂光学性能的前提下 ,材料的抗冲击性能有所改善。
郭卫红汪济奎唐颂超唐芳琼徐种德
关键词:纳米杂化材料溶胶-凝胶法
多检测GPC/SEC技术在高分子表征中的应用Ⅷ.超支化高分子的溶液性质被引量:3
2000年
采用体积排斥色谱法 /示差折光指数 /直角激光光散射 /示差粘度三检测联用技术在 2 5℃的THF中表征了超支化高分子的溶液性质 ;结果表明超支化高分子符合普适标定规律 ,体积排斥色谱法 /示差折光指数 /直角激光光散射 /示差粘度三检测联用技术能解释传统SEC/RI技术不能解释的溶液行为。
黄怿张德震余海霞苏诚伟徐种德洪春雁潘才元
关键词:超支化高分子GPC/SEC技术分子量
纳米刚性微粒与橡胶弹性微粒同时增强增韧聚丙烯的研究被引量:171
2000年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动态力学试验、DSC 分析以及材料断面形貌与结构分析等手段,对以纳米二氧化硅(SiO2) 为刚性微粒、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 为弹性微粒组成的聚丙烯(PP)/ 纳米SiO2/EPDM 的同时增强增韧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上述两种微粒可同时大幅度提高PP 的韧性、强度和模量,当PP/ 纳米SiO2/EPDM 为80/3/20 时,两种微粒体现较明显的协同增韧效应.纳米SiO2 可提高PP 的结晶温度和结晶速度,并使球晶细化.纳米SiO2 刚性微粒在PP连续相中以微粒团聚体形态分布,构成团聚体的平均微粒数约为6 ~7 ,其与PP基体表现出较强的结合牢度.PP/ 纳米SiO2/EPDM 的综合性能已接近或达到工程塑料的性能.
吴唯徐种德
关键词:聚丙烯增韧纳米微粒塑料改性
聚乙二醇-硝酸镧配位聚合物的表征研究被引量:2
1989年
以聚乙二醇(PEG)为配位体,首次合成了三价稀土金属镧与PEG的配位聚合物。实验测定了该配位聚合物的红外光谱、示差扫描量热谱(DSC)、热失重分析(TGA)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并就配位反应、热分解以及配位前后分子流体力学体积的变化进行了讨论。
徐文英张意颖徐种德
关键词:聚乙二醇硝酸镧
纳米SiO<,2>改性PP的表现处理机理及其材料性能研究
本文采用三种不同的表面处理技术分别得到三种不同的纳米SiO<,2>,进而制备了三种SiO<,2>性PP塑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表面处理对纳米SiO<,2>改性PP的微观结构、颗粒分...
吴唯徐种德
关键词:表面处理PP塑料力学性能
文献传递
高分子链的柔性及其与结构的关系被引量:1
1990年
长链高分子的柔性赋于高分子材料一系列特殊性能,因此研究高分子链的柔性程度及其与高分子链结构和性能的关系,有着极为重要的基础意义,在讨论和研究高分子链柔性时,必须分清静态柔性和动态柔性。静态柔性指的是热力学平衡态柔性,它反映在溶液内高分子的构象和形态,而动态柔性是指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从一种平衡态构象转变成另一种平衡态构象的速度过程。本文的讨论仅限于高分子链的静态柔性。
徐种德Jimmy W. MaysNikos Hadjichristidis
关键词:高分子链结构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