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海霞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海口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免疫
  • 4篇病理
  • 3篇肿瘤
  • 3篇组织化学
  • 3篇免疫组织
  • 3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血管
  • 2篇微血管
  • 2篇细胞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临床病理
  • 2篇非小细胞
  • 2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肺癌
  • 2篇病理分析
  • 2篇BCL-2
  • 1篇等离子
  • 1篇等离子技术

机构

  • 8篇海口市人民医...
  • 2篇海南医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徐海霞
  • 3篇谈顺
  • 2篇曾慈梅
  • 2篇丁莉利
  • 2篇翁阳
  • 2篇杨丞
  • 2篇卢玉娟
  • 2篇陈明净
  • 2篇黄幼生
  • 1篇徐丹丹
  • 1篇张冲
  • 1篇王青松
  • 1篇罗志飞
  • 1篇李乾
  • 1篇徐世亮
  • 1篇宝波

传媒

  • 4篇海南医学院学...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10
  • 4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VEGF和Bcl-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80例NSCLC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Bcl-2和VEGF的表达。结果NSCLC组织中VEGF和Bcl-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1);VEGF和Bcl-2的表达在高、中和低分化肺癌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肺癌TNM分期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VEGF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Bcl-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间的表达无差异性(P>0.05)。VEGF、Bcl-2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和Bcl-2的高表达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关,两种基因蛋白产物的检测对肺癌患者的诊治和预后评估有积极意义,
曾慈梅徐海霞
关键词:肺肿瘤VEGFBCL-2免疫组织化学
激光与等离子技术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病理标本的影响
2023年
对比观察经尿道铥激光、钬激光、等离子电切3种手术方式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组织的热损伤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铥激光、钬激光、等离子手术组各30例,留取切除的膀胱肿瘤组织标本,采用 HE 染色病理组织切片技术,经光学显微镜图文分析仪采图,用 Image-Pro Plus 6.0 图像分析软件对病理图片分析并计算标本组织的正常区、坏死区和变性区面积。利用奥林巴斯光镜测微尺测量3种不同术式病理标本的基底及切缘焦痂厚度,正常组织边缘距肿瘤的距离。结果 铥激光切除组的膀胱肿瘤组织正常区、坏死区和变性区面积分别为(1466448.3+144685.7)、( 145638.5+12573.4)、( 288279.4+128523.6)um2,钬激光切除组的膀胱肿瘤组织正常区、坏死区和变性区面积分别为(1392679.8+135854.5)、(186279.8+14985.2)、(353279.3+104985.5)um2,等离子电切组的膀胱肿瘤组织正常区、坏死区和变性区面积分别为(1583672.5+120358.2)、(101675.4+18523.8)、(211647.5+102231.7)um2。3种术式切除膀胱肿瘤组织的正常区面积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坏死区、变性区面积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基底及边缘焦痂厚度均是钬激光最大,铥激光居中,等离子组最小(P<0.05)。结论 钬激光术式对膀胱肿瘤组织热损伤最大,铥激光居中,等离子电切对膀胱肿瘤组织热损伤最小。但坏死变性区及焦痂均处于膀胱肿瘤标本远端肌层,不影响术后病理诊断及分期。 。
范芳春朱雪勤徐海霞张冲杨鹏
关键词:膀胱肿瘤激光等离子整块切除术
E-cadherin/β-catenin与CD_(44)V_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E-钙黏连蛋白(E-cadherin,E-cad)和β-连接素(β-catenin,β-cat)及CD44V6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肿瘤分化、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胃癌、30例癌旁组织、2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28例胃正常组织中E-cad、β-cat和CD44V6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E-cad和β-cat的表达明显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E-cad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分化程度无关。β-cat阳性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密切相关,与淋巴结转移无关。胃癌组织中CD44V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并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分化程度无关。结论:E-cad、β-cat及CD44V6的表达分别与胃癌的分化、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同时检测E-cad、β-cat及CD44V6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良好参考指标。
翁阳陈明净罗志飞黄幼生杨丞丁莉利徐海霞
关键词:Β-连接素CD44V6免疫组织化学
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2010年
目的结合文献报道分析1例罕见的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PGN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对1例PGN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形态改变及免疫组化标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患者临床表现四肢抽搐伴意识丧失3 a。MRI检查见左颞叶占位。手术所见左颞叶囊性占位,边界不清,瘤周组织水肿呈胶冻状,囊液暗红。组织学检查见囊性肿物,囊壁与脑组织分界尚清,囊壁为增生的胶质细胞。乳头表面为单层或多层星形细胞呈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乳头间小圆形细胞成片排列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Syn)、S-100蛋白阳性反应。Ki-67阳性细胞<1%。术后追踪2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PGNT是一种新定义的神经元—胶质混合性肿瘤实体,属良性脑肿瘤,预后良好。
徐海霞谈顺卢玉娟李乾
关键词: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溶脂法在胃癌淋巴结及腹膜转移检测中的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溶脂法在胃癌淋巴结及腹膜转移检测中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常规法和溶脂法检测30例胃癌根治性手术标本的淋巴结和转移癌结节,并对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常规法+溶脂法检出的淋巴结数、淋巴结转移癌数、直径≤5mm的淋巴结数及直径≤5mm的淋巴结转移癌数均明显多于常规法(P〈0.05~0.01);溶脂法检出的淋巴结中直径≤5mm的淋巴结占96.8%,淋巴结转移癌中直径≤5mm的淋巴结占93.9%;溶脂法检出腹膜种植性转移癌结节3例;8例TNM分期发生变更。结论:溶脂法是检测胃癌淋巴结转移和腹膜种植性转移比较全面而可靠的方法。
丁莉利陈明净杨丞黄幼生徐海霞翁阳
关键词:胃癌
胃肠道间质瘤39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结合HE片及免疫组化CD117、CD34、S-100、SMA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3月~2009年12月39例GISTs病例的临床特征及病理形态改变。结果:本组39例GISTs中潜在恶性12例,10例低度恶性,17例高度恶性。潜在恶性组肿瘤直径小于3 cm,细胞无异型性,核分裂少见,无明显出血、坏死。恶性肿瘤组可见出血坏死,细胞丰富,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多见。免疫组化表型:酪氨酸激酶受体CD117阳性35例,骨髓干细胞抗原CD34阳性29例,可溶性酸性蛋白S-100阳性8例,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阳性13例。结论:GISTs主要发生在胃和小肠。CD117和CD34阳性标记是确诊GISTs最有价值的免疫标记物。GISTs的恶性程度与肿瘤大小、细胞异型性、核分裂数密切相关,细胞增殖活性Ki-67指数增高,肿瘤的恶性程度亦增高.
徐海霞卢玉娟谈顺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诊断免疫组化
TURP取材对前列腺癌漏诊的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标本的部分或全部取材对前列腺癌漏诊的意义。方法对2008~2009年133例经病理诊断前列腺增生(BPH)的TURP标本全部取材进行病理检查,并与常规部分取材标本切片病理诊断的对比,必要时做免疫组化明确,观察诊断的一致性,有无漏诊前列腺癌。结果 133例BPH中发现漏诊前列腺癌(PCa)2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13例,前列腺不典型性腺瘤样增生(AAH)9例,硬化性腺病(SM)4例,腺泡萎缩(PAH)3例。可疑标本均经免疫组化证实。结论 TURP标本部分取材和全部取材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有影响。
徐海霞王青松谈顺
关键词:取材BPH漏诊
Bcl-2和Bax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MVD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以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nsity,MVD)为标记,探讨Bcl-2和Bax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的不同表达,及在肺癌发生、转移及预后中的不同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SP法),检测63例NSCLC标本中Bcl-2和Bax蛋白与21例正常肺部组织的细胞表达之间的差异,并测定MVD。结果:Bcl-2和Bax之间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Bcl-2、Bax表达的阳性率与NSCLC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性别及生存期限无关。MVD和分化程度、TNM临床分期及淋巴结是否转移、生存期限有显著性关系,但和吸烟及性别无关,和组织学类型无显著性关系。结论:MVD在癌症早期随Bcl-2和Bax一起呈高表达,但随着肿瘤细胞的扩散,Bcl-2就失去了调控的作用,即出现基因表达的"钝化"现象。这提供了一条针对早期肺癌MVD升高的Bcl-2/Bax分子靶向治疗方法。
曾慈梅徐海霞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微血管密度BCL-2BAX
三维超声灰阶中位数联合实时微血管超声造影定量评价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
2023年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灰阶中位数(3D-US GSM)联合实时微血管超声造影(CEUS)定量评价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存在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并分析颈动脉斑块的灰阶中位数(GSM)、实时微血管CEUS的增强强度(EI)、新生血管密度,选取动脉斑块内关键帧及前后各三帧的GSM,根据强回声、等回声、低回声分为钙化组、纤维结缔组织组、脂质坏死核心组,比较3组的GSM,并分析颈动脉斑块内部低回声、等回声GSM与新生血管密度的相关性。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3D-US GSM、实时微血管CEUS及二者联合检查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经病理检查结果证实,36个颈动脉斑块中,不稳定斑块20个,稳定斑块16个,每平方毫米的平均新生血管密度为(6.62±2.73)条。3组的GSM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等回声斑块的GSM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无相关性(r=0.676,P﹥0.05);低回声斑块的GSM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呈负相关(r=-0.555,P﹤0.05)。对于颈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3D-US GSM诊断的准确度为58.33%(21/36),实时微血管CEUS诊断的准确度为61.11%(22/36),二者联合诊断的准确度为80.56%(29/36)。结论 应用3D-US GSM和实时微血管CEUS成像技术定量评估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既有优势,又有局限性,而二者联合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评估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
宝波徐世亮徐海霞徐丹丹
关键词:三维超声超声造影颈动脉斑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