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晓玲

作品数:6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襄樊市第一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红楼
  • 2篇红楼梦
  • 2篇《红楼梦》
  • 1篇杜甫
  • 1篇艺术
  • 1篇渔翁
  • 1篇语言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元宵
  • 1篇元宵节
  • 1篇社会
  • 1篇社会生活
  • 1篇诗歌
  • 1篇诗歌艺术
  • 1篇诗人
  • 1篇时代风貌
  • 1篇唐五代
  • 1篇农历
  • 1篇青玉案
  • 1篇滋味

机构

  • 5篇襄樊市第一中...

作者

  • 5篇徐晓玲

传媒

  • 5篇中华活页文选...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元宵佳节诗纷呈 首推辛词《青玉案》
2010年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华民族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那一天人们挂彩灯、猜灯谜、吃汤圆、舞狮子,热闹非凡。
徐晓玲
关键词:元宵节《青玉案》辛词传统节日农历
“化虚为实”写尽愁滋味
2010年
“愁”,是一个人人都品尝过的东西,我们很是熟悉,但它又是抽象的东西,虚无飘缈,无形无体,我们看它不见,摸它不着,抓它不住,想要用语言文字去表现它更是不易。但在晚唐五代和宋代词人笔下却出现了一个着实绝妙的表现方法,把愁写得淋漓尽致,哀怨感人,这个方法便是:利用人的通感,采取化虚为实的写法,赋愁以形体、重量乃至色彩,把这个虚幻的东西写得真真切切,让渎者可以直接感知它的存在。
徐晓玲
关键词:化虚为实滋味语言文字晚唐五代词人哀怨
由林黛玉自喻为“渔婆”说开去
2009年
近日拜读《红楼梦》发现这样一有趣情节。 宝玉来探黛玉.头上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黛玉不觉笑道:“哪里来的这么个渔翁?……”宝玉要送黛玉一顶,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了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那渔婆儿了……”此处,黛玉不仅打趣宝玉为渔翁,还自喻自己为戏上的渔婆,呈现出脸红娇羞之态:但在另一回合,凤姐和湘云笑称台上一唱戏的小戏子长得有点像黛玉,黛玉却恼了。
徐晓玲
关键词:林黛玉渔翁自喻《红楼梦》宝玉凤姐
由《红楼梦》中的潇湘馆说开去
2011年
记得《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中写刘姥姥参观了几处闺房,其中一处这样写道:
徐晓玲
关键词:《红楼梦》刘姥姥
文章憎命达,磨难出诗人——杜甫的人生之路
2010年
杜甫号称“诗圣”,他的诗歌从各个角度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的重大事件,从各个方面刻画了那个“万方多难”的时代风貌,被后人称为“诗史”。在诗歌艺术上,杜甫更是集前代之大成,开后世之先路。
徐晓玲
关键词:杜甫诗人磨难诗歌艺术社会生活时代风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