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忠

作品数:139 被引量:994H指数:17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8篇理学
  • 27篇机械工程
  • 2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7篇航空宇航科学...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化学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7篇湍流
  • 17篇两相流
  • 17篇值模拟
  • 16篇叶轮
  • 16篇数值模拟
  • 16篇流场
  • 14篇湍流模型
  • 14篇气固
  • 14篇气固两相
  • 12篇叶栅
  • 12篇射流
  • 12篇气固两相流
  • 11篇冲击射流
  • 10篇平面叶栅
  • 9篇压缩机
  • 8篇压气机
  • 8篇元方法
  • 8篇谱元方法
  • 8篇离心式
  • 7篇边界层

机构

  • 136篇西安交通大学
  • 11篇山东科技大学
  • 8篇东北电力学院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清华大学
  • 4篇南京航空航天...
  • 3篇沈阳鼓风机(...
  • 2篇西安航空技术...
  • 2篇哈尔滨大电机...
  • 1篇哈尔滨电机厂...
  • 1篇东北电力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湖南大学
  • 1篇上海电力学院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人民政治...

作者

  • 139篇徐忠
  • 20篇黄淑娟
  • 11篇陈庆光
  • 10篇秦国良
  • 10篇伊景海
  • 10篇张永建
  • 10篇史峰
  • 9篇刘瑞韬
  • 9篇马材芬
  • 9篇郭婷婷
  • 9篇张玮
  • 9篇李少华
  • 8篇宫武旗
  • 8篇王元
  • 8篇徐惊雷
  • 7篇苗永淼
  • 7篇李景银
  • 7篇李玲
  • 6篇王运良
  • 6篇刘立军

传媒

  • 19篇西安交通大学...
  • 16篇工程热物理学...
  • 10篇应用力学学报
  • 9篇空气动力学学...
  • 7篇航空学报
  • 7篇航空动力学报
  • 7篇水动力学研究...
  • 5篇流体机械
  • 5篇风机技术
  • 3篇力学与实践
  • 3篇动力工程
  • 3篇力学进展
  • 2篇大电机技术
  • 2篇实验力学
  • 2篇化工机械
  • 2篇计算力学学报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流体工程
  • 2篇通用机械
  • 1篇教育与职业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8篇2005
  • 8篇2004
  • 16篇2003
  • 12篇2002
  • 17篇2001
  • 8篇2000
  • 6篇1999
  • 9篇1998
  • 5篇1997
  • 4篇1996
  • 4篇1995
  • 7篇1994
  • 8篇1993
  • 4篇1992
  • 5篇1991
1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圆盘摩擦损失降阻新方法实验研究
1997年
采用在封闭空腔间隙流场内插入一自由旋转圆盘的方法降低圆盘摩擦损失,在圆盘旋转常诺数为2×10^5~9.5×10^5的条件下,对空腔轴和间距比S/D2,为0.0435~0.1087,插入盘的无量纳轴向位置L/S及其半径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插入盘方法可以降低圆盘摩擦损失,插入盘半径减小使圆盘摩擦损失增大,随轴向间距,圆盘旋转雷诺数增大降阻效果增强。
李巍陆逢升徐忠
关键词:流体机械
多重网格技术在SIMPLE内外迭代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1年
将多重网格技术和求解压力耦合方程的半隐算法 (SIMPLE)相结合 ,通过计算二维方腔驱动层流流动问题 ,考察了其分别应用在计算过程的内迭代和外迭代时的收敛特性 .计算结果表明 :多重网格技术的加速收敛效果与其使用方法有关 .当多重网格技术用于外迭代时 ,迭代次数并不随网格的加密而增加 ,同时CPU时间显著减少 ,与多重网格用于内迭代及用单层网格的计算截然不同 .
张玮王元徐忠
紊动射流对叶栅内气相流场的影响被引量:2
2001年
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提出了“气垫防磨”理论 ,并以气垫叶栅作为研究对象 ,在不同的主流与射流速度比、不同的缝隙数和缝隙宽度等条件下 ,利用IFA30 0型热膜风速仪系统对叶片表面附近的流场进行了测量 ,得出了各工况下的气垫厚度 .结果表明 ,增加射流速度、缝隙宽度和缝隙数量 ,气垫厚度也相应增加 ,并且气垫的厚度主要由叶片前半部分的射流决定 .在理论上论证了气垫防磨的可行性 .
郭婷婷李少华徐忠
关键词:空气动力场热膜风速仪
离心叶轮的半反命题设计被引量:4
1998年
针对准三元反命题设计方法中不易给出合理的rVθ子午流面分布问题,本文在用流线曲率法进行半反命题设计的基础上,考虑了一定的气动力学条件,通过求解方程得到rVθ子午流面分布的方法,编制了准三元反命题设计程序,并给出了一个离心叶轮气动设计算例,计算结果表明了本文程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张莉徐忠
关键词:离心叶轮流线曲率法
气垫防磨叶栅内气体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提出了“气垫防磨”理论 ,并以气垫叶栅作为对象 ,在不同的主流与射流速度比、不同的缝隙数和缝隙宽度等条件下 ,利用IFA30 0型热膜风速仪系统对叶片表面附近的流场进行了测量 ,得出了各工况下的流场向量图 ,给出了气垫厚度的定义 ,并得出了气垫厚度 ,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基本相符[1 ] 。还给出了最佳射流与主气流的速度比 ,以及合理的缝隙位置等 。
郭婷婷徐忠李少华王国徽
关键词:风机叶片气垫磨损空气动力场
用连续热力学方法计算多组份混合物被引量:1
1989年
多组份混合物常规上总是用混合物中各组份分数来加以描述。这种描述方法一般称为离散组份方法。最近,对多组份混合物,提出了不用离散组份,而代之以用一个概率密度函数来加以描述。建立在这样描述基础上的热力学理论与计算方法称为“连续热力学”。直到最近,连续热力学方法才开始得到发展。
徐忠
极坐标系下谱元方法求解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被引量:5
2004年
本文利用有限元的思想并结合谱方法的精度提出求解偏微分方程的谱元方法,并将谱元方法应用到极坐标系中;详细推导了在极坐标系下的谱元方法的具体计算公式,求解了极坐标系下的简单椭圆型二阶偏微分方程;并结合时间分裂方法应用于同心旋转圆筒间流体的流动问题,具体求解了原始变量速度和压力的不可压缩Navier Stokes方程,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秦国良陈雪江武珑徐忠
关键词:极坐标系谱元方法时间分裂法
谱元方法求解正方形封闭空腔内的自然对流换热被引量:18
2001年
提出谱元方法计算正方形截面封闭空腔内的自然对流问题 ,具体求解了原始变量速度和压力的不可压Navier Stokes方程和温度方程 .所有的求解变量均采用Chebyshev谱逼近 .Navier Stokes方程和温度方程的时间离散采用时间分裂法 ,非线性项用 4阶Runge Kutta法 ,扩散项用Crank Nicolson半隐方法 。
秦国良徐忠
关键词:谱元方法自然对流NAVIER-STOKES方程非定常流动传热学
等参谱元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1.引言 在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数值模拟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方法、有限分析法、谱方法等. 随着有限元方法成熟研究和谱方法[1]的飞速发展,Patera(1984年)提出了谱元方法[2].由于谱方法的逼近函数是在整个求解区域进行,其特点是精度高,但对复杂的求解区域逼近函数的选取很困难,因此限制了它的应用.
陈雪江秦国良徐忠
关键词:谱逼近JACOBI行列式偏导数HELMHOLTZ方程
灌草与林带搭配条件下防护效应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2
2003年
在对林带和灌草进行参数化的基础上 ,将有、无灌草带存在情况下绕林带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分析比较了两种流场中沿流相对风速、不同断面风速廓线及湍动能的变化 .结果表明 ,灌草在防护林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林带迎风面和带后一定区域内 ,均使风速减小 .最后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
王元周军莉徐忠
关键词:林带数值模拟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