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志固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理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篇手性
  • 4篇手性识别
  • 4篇
  • 3篇电子转移
  • 3篇电子转移反应
  • 3篇CO
  • 3篇拆分
  • 2篇动力学
  • 2篇配合物
  • 2篇络合物
  • 2篇FE
  • 1篇旋光法
  • 1篇圆二色
  • 1篇圆二色光谱
  • 1篇三氯
  • 1篇顺铂
  • 1篇顺式
  • 1篇配位
  • 1篇氢键
  • 1篇氢键效应

机构

  • 9篇厦门大学
  • 1篇吉首大学

作者

  • 9篇徐志固
  • 6篇章慧
  • 3篇周朝晖
  • 3篇颜文斌
  • 1篇陈雷奇
  • 1篇高景星
  • 1篇方雪明
  • 1篇王宪营

传媒

  • 4篇厦门大学学报...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大学化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旋光法研究Co(phen)_3^(3+)同Co(Ⅱ)络合物的电子转移反应
1988年
应用Mureinik和Spiro方程到通过外球电子转移的(+)D-Co(phen)_3^(3+)外消旋反应,证明了电子转移反应对Co(Ⅲ)和Co(Ⅱ)络离子的浓度是一级的,V=k_2[Co(Ⅲ)][Co(Ⅱ)].测得在水溶液中其活化能Ea为24.5kJ/mol,活化熵ΔS^+为-151J/mol·K,20℃下的速度常数k_2为3.60 l/mol·S.作者还研究了水溶液中配体为H_2O、py、on、NH_3和bipy的六配位CO(Ⅱ)络离子对(+)D-Co(phen)_3^(3+)外消旋速度的影响,得出Co(Ⅱ)络离子同Co(phen)_3^(3+)的电子转移反应速度的顺序为: Co(H_2O)_6^(2+)
徐志固俞鼎琼李君丽吴坤华
溴化顺式-溴·氨·二(乙二胺)合钴(III)绝对不对称合成与拆分机理被引量:5
2006年
分别用绝对不对称合成和改进的拆分方法制备标题配合物!-(+)D-cis-[CoBr(NH3)(en)2]Br2(1)和'-(-)D-cis-[CoBr(NH3)(en)2]Br2(2),以及制备了cis-[CoBr(NH3)(en)2]Br·22H2O(3)(en=1,2-乙二胺).用元素分析、差热-热重、旋光度、UV-Vis、CD光谱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CD光谱法获得了绝对不对称合成Co(III)配合物的产物ee值分布图.当利用绝对不对称合成得到的手性Co(III)配合物去“逆向拆分”外消旋溴代樟脑磺酸铵[NH4(dl-BCS)]时只获得部分拆分,初步认为这与交互拆分过程中阴阳离子之间的有效手性识别有关,对于手性Co(III)配合物的绝对不对称合成还提出了一个新的反应机理,即“催化-结晶诱导”机理.
章慧王宪营陈雷奇方雪明高景星徐志固
关键词:光学拆分圆二色光谱手性识别
trans-[(en)_2(NO_2)Co(O_2CC_5H_5N)]^(2+)/Fe(Ⅱ)间电子转移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研究被引量:3
1996年
合成了新型Co(Ⅲ)配合物trans-[(en)_2(NO_2)Co(O_2CC_5H_5N)](ClO_4)_2,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同时分别以[Fe(CN)_6]^(4-)和[Fe(CN)_5(H_2O)]^(3-)作为还原剂,考察了该配合物被还原的反应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两反应体系分别按外配位界机理和内配位界机理进行电子传递.在25℃,I=0.5mol·L^(-1),trans-[(en)_2(NO_2)Co(O_2CC_5H_5N)]^(2+)/[Fe(CN)_6]^(4-)反应体系的前驱配合物离子对形成常数Q_(ip)=29mol^(-1)·L,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_(et)=2.4×10^(-4)s^(-1),电子转移过程的活化焓△H_(et)~≠和活化熵△S_(et)~≠分别为1.2×10~2KJ·mol^(-1)和5.0×10~2J·mol^(-1)·K^(-1)在40℃,pH=8.0,I=0.1mol·L^(-1),trans-[(en)_2(NO_2)Co(O_2CC_5H_4N)]^(2+)/[Fe(CN)_5(H_2O)]^(3-)反应体系前驱双核配合物分子内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7.0×10^(-5)s^(-1).最后讨论了分子轨道对称性,两金属中心氧化还原电势差等因素对电子转移速率的影响.
颜文斌周朝晖章慧俞鼎琼徐志固
关键词:电子转移反应晶体结构反应动力学配合物
[Fe(CN)_6]^(4-)还原高位阻[Co(tmen)_3]^(3+)的反应被引量:2
1995年
[Fe(CN)_6]^(4-)还原高位阻[Co(tmen)_3]^(3+)的反应动力学研究颜文斌,周朝晖,章慧,唐星原,徐志固(厦门大学化学系,厦门,361005)关键词电子转移反应,外配位界机理,三氯三(四甲基乙二胺)合钴(Ⅲ)Ludi等[1,2]曾用...
颜文斌周朝晖章慧唐星原徐志固
关键词:三氯
[Co(sep)]^(3+),[Co(ida)_2]^-的合成、拆分及手性识别
1993年
本文研究了合成[Co(sep)]^(3+),u-fac-[Co(ida)_2]^-的实验条件,其中,sep=六氮杂双环二十碳烷,ida=亚氨基二乙酸根,光学折分及CD光谱表明[Co(sep)]^(3+)-[Co(ida)_]^-,[Co(en)_(ox)]^+-[Co(ida)_2]^-两手性识别体系的有利缔合离子对均是异手性的,通过对比类似络合物的手性识别,指出络阴离子内的张力大小对手性识别是有影响的。
郭亚莹俞鼎琼徐志固
关键词:拆分手性识别钴络合物
咪唑钴(Ⅲ)配合物还原动力学机理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Kinetic studies on the electron transfer(ET) reaction of [Co(NH3)5(ImH)]3+/[Fe(CN)6]4- and trans-[Co(NH3)(en)2(ImH)]3+/[Fe(CN)6]4- have been carried out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se two ET reactions followed the outersphere mechanism. At 25℃,I=0.50mol’L-1, the ion pair formation constants Qip ofthe prectirsor complexes in the ET reactions are 2.6×102 and 4.9 × 1O2mol’L-1 ,and theelectron transfer rate constants kct are 2.1 ×10-4 and 5.2 ×10-5s-1 respectively. The activation enthalpy and the activation entropy of these two processes are 1.2×1O2,0.8 ×102kJ ’mol -1 and 5. 1×102, 3.6 ×102J·mol-1 ·K-1 respectively.
章慧颜文斌周朝晖徐志固
关键词:电子转移反应咪唑配合物化学动力学
谈氢键效应在某些前沿领域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被引量:12
1995年
目前,关于氢键本质的探讨已进一步深入到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本文以DNA的结构,顺铂的抗癌机制,非对映异构光学活性络合物间的手性识别,络合物间电子转移反应的立体选择性为例,从新的角度阐述了氢键效应在某些前沿领域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而当阳离子以特征C轴接近阴离子时,有利缔合离子对却为异手性的(Λ-△或△-Λ);当阳离子兼有C3与C2特征时,则有利缔合的方式不定(或为同手性或为异手性)。由此,Miyoshi等提出了四种手性识别模型(图2)。实验中,通常用光学活性络合物手性试剂来拆分某一外消旋络合物,一般情况下络阴阳离子间将按有利缔合离子对的方式,优先生成在三维空间无限延伸的非对映异构难溶盐晶体(例如[Λ-Co(en)3][△-Co(ox)2(gly)]I·H2O,图3),而不利缔合离子对则以易溶盐形式留在溶液中。Miyoshi模型可以解释许多络合物间手性识别的结果,但由于片面强调络阳离子的对称性而忽略了络阴离子的对称性对手性识别存在的潜在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局限性。Tatehata等又根据实验事实,进一步提出了考虑阴离子结构特征的氢键识别模式[8]。2.络合物间电子转移反应立体选择性中的氢键效应络合物间电子?
章慧徐志固
关键词:氢键效应DNA结构顺铂抗癌机制手性识别
d-BCS^-的制取及对某些钴(Ⅲ)络合物的拆分与识别研究被引量:1
1990年
研究了用△-(-)_D-[Co(en)_2(C_2O_4]^+及∧-(+)_D-[Co(en)_2(C_2O_4)]^+拆分NH_4(dL-BCS)的方法,制得了两种难溶非对映异构体盐的单晶:△-(-)_D-[Co(en)_2(C_2O_4)](d-BCS).3.5H_2O(Ⅰ)与∧-(+)_D-[Co(en)_2(C_2O_4)](L-BCS)2.5H_2O(Ⅱ)。探讨了晶体中可能的识别模式,用自制的 NH_4(d-BCS)简便地拆分了Cis-[Co(en)_2(NO_2)_2]^+;部分拆分了[(Co(en)_2(gly)]^(2+);讨论了 d-BCS^-对络合物的识别作用。
高宏俞鼎琼徐志固
关键词:络合物拆分手性识别
某些钴(Ⅲ)氨基酸络合物的活性炭催化合成
1991年
在研究光学活性络合物的手性识别及拆分机理的过程中,需要合成一系列有特征构型的光学活性钻(Ⅲ)络合物,其配体皆为含N、O配位原子的多齿配体。但是按文献方法合成具有光学活性的u-fac-[Co(ida)2](ida2;亚氨基二乙酸根)、fac-[Co(β-ala)3](β-ala:β-丙氨酸根)时,均存在着产率低或产物纯度低,反应时间长等问题,为其后续拆分带来不少困难。为此。
章慧俞鼎琼徐志固陈玉
关键词:SYNTHESESACIDΒ-ALANIN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