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德林

作品数:41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著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文化科学
  • 12篇文学
  • 4篇艺术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主题

  • 18篇文化研究
  • 5篇英国文化研究
  • 4篇电影
  • 4篇学科
  • 4篇知识分子
  • 4篇文化
  • 4篇伯明翰学派
  • 3篇大众
  • 3篇大众文化
  • 3篇艺术
  • 3篇有机知识分子
  • 3篇主义
  • 3篇文学
  • 3篇论争
  • 3篇教育
  • 3篇范式
  • 3篇阿诺德
  • 2篇学科化
  • 2篇学科史
  • 2篇学术

机构

  • 34篇中国社会科学...
  • 6篇北京大学
  • 1篇伦敦大学

作者

  • 40篇徐德林
  • 1篇艾佳慧
  • 1篇刘晗
  • 1篇胡淼森
  • 1篇胡飞飞
  • 1篇刘念
  • 1篇张春田

传媒

  • 8篇中国图书评论
  • 3篇外国文学评论
  • 2篇外国文学动态
  • 2篇国外文学
  • 2篇外国文学动态...
  • 2篇外国美学
  • 1篇文艺研究
  • 1篇外国文学
  • 1篇北京大学研究...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文化研究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艺术评论
  • 1篇新疆大学学报...
  • 1篇新闻研究导刊
  • 1篇文学与文化
  • 1篇英语文学研究
  • 1篇“外国文论的...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奥林匹亚
本书解读了《奥林匹亚》这部壮美作品的诞生过程和内在意涵,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创作者如何把他们所拥有的资源和所受到的诸种限制,极具想象力地转化为表现人体、运动、激情的动力源泉。
徐德林Taylor Downing
原型与集体无意识
本书收录了荣格关于原型概念及其与集体无意识之间的关系的12篇论文,集中讨论了集体无意识的原型、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母亲原型心理面面观、儿童原型心理学、个性发展过程研究、个性发展与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等问题。本书是荣格思想的精...
徐德林C. G. Jung
难载厚望的奥斯卡新规则
2011年
日前,奥斯卡奖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主办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院为第84届奥斯卡奖宣布了一系列新规则,主要内容包括评委不得在提名宣布后参加电影公司举办的拉票活动、获得提名的影片与演员不得使用社交平台打压或抹黑竞争对手、鼓励评委去影院观看获得提名的影片。
徐德林
关键词:奥斯卡奖电影艺术竞争对手主办方提名评委
作为有机知识分子的马修·阿诺德被引量:3
2010年
本文旨在重新评价英国著名诗人、评论家马修·阿诺德,指出他并非俨然为文化精英主义者,而是具有精英情怀的"有机知识分子"。阿诺德不仅通过其诗歌创作繁荣了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文学,借助"人生批评"理论奠定了现代英国文学批评的基础,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始终积极发挥文化组织者的作用,致力于以社会文化批评改造由心胸狭隘、不具亲和力、不具吸引力的中产阶级所代表的维多利亚英国社会。
徐德林
关键词:诗歌文化有机知识分子
重返伯明翰--论中国大陆的文化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引言 1964年,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oggart)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创办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The Birmingham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简称CCCS),确立了作为一门学科的文化研究的绝对起点。作为一个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机构,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先后培养出了迪克·赫布迪格(Dick Hebdige)、多罗茜·霍布森(Dorothy Hobson)、安吉拉·麦克罗比(Angela McRobbie)、保罗·威利斯(Paul Willis)等一大批驰骋于文化研究疆场的学者,
徐德林
关键词:文化研究研究生教育霍布森
威廉斯研究在中国:遗产与债务
同时作为理论资源和研究对象被译介到中国以降,雷蒙德·威廉斯已然通过"情感结构"、"关键词"、"文化唯物主义"等"通用语"为我们留下...
徐德林
华语电影中的国族叙述与身份认同被引量:6
2009年
华语电影存在已久,但它能够成为电影研究的一个术语,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上世纪末《黄土地》、《红高梁》、《悲情城市》等一系列华语电影的频频亮相于西方电影节并获奖,以及华语电影进入西方学术殿堂,即以李小龙和成龙等华人主演的“功夫片”、由张艺谋和李安等华人导演的“新/寓言电影”为主要内容、名为Chinese Cinema或ChineseFilm的课程在西方学院体制内的诞生。或者更为准确地讲,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华语电影作为一个术语出现在了中西方的电影研究之中;它诞生于欧美,经过台湾、香港的中转,最终传人了中国大陆。经过多年的传播和移植,作为一个术语的华语电影如今已然得到了两岸三地电影界及电影研究界人士的广泛认同和使用。
徐德林
关键词:华语电影身份认同西方学术《黄土地》《红高梁》
阿诺德:文化精英主义者抑或有机知识分子?被引量:3
2009年
阿诺德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及文化精英主义者,其《多佛海滩》为代表的传世佳作,通过诗歌即"人生批评"的理论奠定了英国文学批评的基础,而且更是葛兰西意义上的"有机知识分子",毕生致力于改造由心胸狭隘、不具亲和力、不具吸引力的中产阶级所代表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换言之,传播与丰富"世界上的最佳思想与言论"的,并非是作为传统文人的阿诺德,而是作为有机知识分子的阿诺德。
徐德林
关键词:诗歌有机知识分子
澳大利亚文化研究的系谱学考察被引量:3
2012年
作为当下人文社会科学中最为重要的学术范式与知识领域之一。文化研究已稳稳地在学术机构内获得了“一间属于门己的房间”,炫目地引发了言人人殊的“文化转向”。这一过程的发生直接联系着英国文化研究、澳大利亚文化研究与美国文化研究联袂建立的“三八轴心”文化研究帝国,
徐德林
关键词:英国文化研究系谱学知识领域学术范式学术机构
文化研究史书写热的缘起被引量:1
2009年
1964年春,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The Birmingham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简称BCCCS或CCCS)成立;孕育于二战后英国成人教育运动、旨在揭示文化与权力关系的文化研究因此获准进入到学院体制之内,开始了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经过谙熟文学、旨在超越文学的霍加特(Richard Hoggard)、霍尔(Stuart Hall)、约翰逊(Richard Johnson)等几代人的努力,
徐德林
关键词:文化研究研究史缘起教育运动权力关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