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坤

作品数:97 被引量:315H指数:12
供职机构:吉林医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29篇专利
  • 6篇学位论文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26篇文化科学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免疫
  • 12篇副溶血性
  • 12篇副溶血性弧菌
  • 11篇病毒
  • 9篇科学数据
  • 8篇特异
  • 8篇特异性
  • 8篇活性
  • 7篇噬菌体
  • 7篇噬菌体展示
  • 7篇肿瘤
  • 7篇菌体
  • 6篇蛋白
  • 6篇多糖
  • 6篇噬菌体展示技...
  • 6篇特异性结合
  • 6篇人参
  • 6篇人参多糖
  • 6篇细胞
  • 6篇免疫磁性

机构

  • 75篇吉林大学
  • 16篇吉林医药学院
  • 11篇吉林医药学院...
  • 5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吉林大学第二...
  • 3篇吉林出入境检...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外国语大...
  • 1篇长春市疾病预...
  • 1篇吉林省疾病预...

作者

  • 97篇徐坤
  • 26篇宋秀玲
  • 25篇李娟
  • 25篇李娟
  • 19篇王娟
  • 19篇赵超
  • 18篇王宏芳
  • 16篇李丽
  • 14篇刘玉申
  • 13篇李静
  • 10篇吴新宇
  • 8篇孙志伟
  • 8篇侯雷
  • 8篇张惠雯
  • 7篇鞠文
  • 7篇齐燕飞
  • 7篇浦昀
  • 7篇李金华
  • 6篇宋丹丹
  • 6篇曲笑锋

传媒

  • 16篇吉林大学学报...
  • 5篇吉林医药学院...
  • 3篇情报科学
  • 3篇图书情报工作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2篇图书馆论坛
  • 2篇情报理论与实...
  • 1篇IT经理世界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现代情报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吉林医学
  • 1篇情报杂志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食用菌
  • 1篇中国科技信息
  • 1篇现代图书情报...
  • 1篇高校图书馆工...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15篇2019
  • 6篇2018
  • 9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10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辐射和辅助抗肿瘤药物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辐射和辅助抗肿瘤药物及应用,是由从天然植物人参、香菇和松茸中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获得的人参多糖、香菇多糖和松茸多糖作为活性成分以1:1:1质量比混合制得。以该活性成分辅以任何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辅料制成任何...
李娟任明叶伶艳徐坤齐燕飞曲笑峰佟瑶吕琳
文献传递
一种细菌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公开了双标记金纳米棒探针,它是由脲酶溶液逐滴加入金纳米棒的混悬液中,混旋,逐滴加入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体溶液混旋;离心、弃上清得到的;该双标记探针通过脲酶的催化作用和IgY的特异性识别作用,将SA的数量信号转化为溶液...
李娟庞博赵超徐坤王娟宋秀玲李金华
文献传递
自动电位滴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深颜色果蔬中维生素C浓度的比较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应用自动电位滴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定量测定深颜色果蔬中维生素C(Vc)浓度的可行性,为少量或批量果蔬样品Vc浓度的测定提供方法依据。方法:选取市售的15种蔬菜和15种水果的可食部分,加入一定量的草酸做Vc保护剂进行匀浆、过滤、离心处理,取一定量的上清液分别对其中的Vc浓度进行自动电位滴定和HPLC分析,对于同一红柿椒样品,分别用2种分析法对样品的Vc浓度进行准确度和精确度的测定。结果:2种分析法检测30种果蔬中Vc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位法对红柿椒中Vc浓度测定的回收率为98.34%~103.98%,HPLC法对Vc浓度测定的回收率为99.66%~101.49%;电位法测定红柿椒中Vc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7%~2.88%,HPLC法测定Vc的RSD为0.15%~0.32%,且HPLC法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结论:2种分析法对深颜色果蔬样品中Vc浓度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均为较理想的测试方法。
甘振威武广恒刘国良张娅婕徐坤谢林甘露
关键词:电位滴定色谱法高效液相果蔬
松茸多糖对受照小鼠抗氧化系统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探讨松茸多糖(PTM)对辐射损伤小鼠血清抗氧化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 150只健康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辐射对照组和高、中、低3个剂量PTM组,每组30只。正常对照组和辐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3个剂量PTM组给予不同剂量PTM灌胃,每天1次,连续7 d;第8天给予辐射对照组和PTM组动物全身一次性照射,总剂量2.0 Gy,检测小鼠照射后第1、5、14天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光肝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辐射对照组比较,PTM组小鼠血清中SOD、CAT、GSH-Px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松茸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的血清抗氧化系统有显著保护作用。
王宏芳李雪静徐坤浦昀李娟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研究生科学数据共享态度与共享意愿关系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意义】探索研究生科学数据共享态度与共享意愿之间存在的关系,构建数据共享意愿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数据共享与应用相关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对在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结合TAM构建科学数据共享模型,并利用AMOS进行模型验证,对验证结果进行分析,修正假设,得出相关理论模型。【结果/结论】通过结构模型检验,发现科学数据共享态度与共享意愿不同,存在邻避现象,结合数据分析,得到了科学数据共享邻避模型,同时经数据分析得出感知风险是数据共享中邻避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数据共享经历对数据共享意愿具有重要影响;在结合数据分析对比访谈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促进提升数据共享意愿的数据共享接受模型,以解决当前数据共享中的邻避现象问题为科学数据共享实践提供参考。
王春晓陈姝彤徐坤
关键词:技术接受模型科学数据数据共享
重组钩端螺旋体多抗原位点同源合成基因的表达及其抗原性鉴定
2012年
目的:构建重组钩端螺旋体(钩体)优势抗原表位原核表达系统,以期获得高纯度的钩体优势抗原表位重组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钩体快速检测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基因重组的方法构建表达质粒pET-rLP。经IPTG诱导后,获得高效表达带组氨酸标签的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融合蛋白,包涵体蛋白经尿素变性溶解,采用镍离子亲和纯化,利用SDS-PAGE、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ELISA法鉴定。结果:在相对分子质量为20 000处有1条特异性蛋白条带,为重组钩体优势抗原表位融合蛋白;ELISA结果显示其可与钩体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而与其他血清无交叉反应。结论:成功构建重组钩体优势抗原表位原核表达系统,并获得高纯度的重组钩体优势抗原表位融合蛋白。
张士尧浦昀徐坤李金华原野鞠文李娟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原核表达融合蛋白活性鉴定
杂多化合物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及机制研究
<正>乙型肝炎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积极开展乙型肝炎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复制过程特点,利用杂多化合物的抗病毒特点和分子可设计性,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对乙型肝炎病毒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的...
李娟齐燕飞徐坤
关键词:杂多化合物抗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鼠
文献传递
高校生物医学科学数据监护生命周期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在研究了国内外在数据监护生命周期研究方面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高校生物医学科学数据的特点,构建其科学数据生命周期模型,结合数据监护理论对生物医学科学数据管理过程进行系统研究。
周姗姗徐坤
关键词:生物医学科学数据生命周期模型
基于LAMP的自吸式多通道病原菌检测微流控芯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AMP的自吸式多通道病原菌检测微流控芯片,它包括:进样层、反应层和支撑层;进样层包括进样层Ⅰ、防蒸发膜和进样层Ⅱ,所述的进样层中心设有进样口,进样层Ⅱ设有若干进样通道;反应层内设有若干反应室,圆形滤...
李娟庞博赵超牟颖徐坤宋秀玲王娟
文献传递
金刚烷胺修饰物对禽流感(H_5N_1)病毒的抑制作用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禽流感病毒药物。方法:体外实验选用狗肾细胞(MDCK),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对照组和受试化合物组,采用细胞病变法结合MTT法检测金刚烷胺修饰物(NAM)对MDCK细胞的半数中毒浓度、对禽流感病毒的半数抑制浓度和治疗指数;体内实验采用NAM对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小鼠感染模型的治疗实验,检测小鼠的死亡率、存活率、死亡保护率和延长生命率。结果:体外实验,NAM对MDCK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为235.09mg.L-1,半数致死浓度为1582.78mg.L-1,NAM对禽流感病毒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5.32mg.L-1,治疗指数(TI,103.31)高于金刚烷胺对照组(TI,48.48);体内实验,NAM100mg.kg-1剂量组对H5N1感染小鼠的死亡率(12.5%)明显低于病毒对照组小鼠死亡率(87.5%)(P<0.05),平均生存日数(13.38d)明显高于病毒对照组平均生存日数(9.63d)(P<0.05),肺炎抑制率(99.15%)和生命延长率(26.79%)均高于金刚烷胺对照组肺炎抑制率(69.18%)和生命延长率(13.39%)(P<0.05)。结论:NAM体外毒性和抗病毒活性均优于阳性对照金刚烷胺;体内抗病毒活性较好,可显著降低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死亡率、提高平均生存日数和延长生命率。
徐坤侯雷杨松涛王宏芳吴新宇张秀芝李娟李静夏咸柱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金刚烷胺抗病毒活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