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伟
- 作品数:25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推注治疗惊厥持续状态的疗效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推注治疗惊厥持续状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以频繁惊厥为主要表现(惊厥持续状态)且按常规方法抗惊厥治疗无效的住院患儿4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例以地西泮加入葡萄糖溶液持续静脉滴注,研究组则予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推注。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21例患儿中20例惊厥得以完全控制,1例无效,有效率为95.2%,且呼吸道分泌物少,无明显呼吸抑制及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14例惊厥完全控制,7例无效,有效率为67.1%,治疗中均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增加,2例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抑制。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首选方法。
- 王从军雷中劲吴小艳徐佳伟
- 关键词:惊厥咪达唑仑儿童
- TBX1基因与染色体22q11.2微缺失综合征被引量:1
- 2006年
- 染色体22q11·2微缺失综合征(22q11·2DS)是人类最常见的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TBX1基因作为一个T-BOX家族转录因子,其单拷贝缺失可能是22q11·2DS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对该综合征临床表征的出现可能有重要作用。TBX1在胚胎生长发育是胚胎咽部分节、咽弓和动脉弓形成、心脏流出道生长与排列及分隔等过程所必需的基因。TBX1受一系列调控基因调节,其本身也调控一系列基因。
- 徐佳伟金润铭
- 关键词:TBX1基因调节基因
- 婴儿喂养与儿童支气管哮喘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研究婴儿喂养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生的关系。方法:抽取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支气管哮喘病例200例及其他住院儿童病例300例,所有儿童年龄最大14岁最小4岁;统计出生4月内的喂养方式,比较支气管哮喘患儿和其他住院患儿的母乳喂养率。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母乳喂养率为78.9%,普通住院患儿母乳喂养率为80.1%,两组母乳喂养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乳喂养对4岁以上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生并无明显影响。
- 王从军雷中劲吴小艳徐佳伟
- 关键词:母乳喂养支气管哮喘儿童
- 中国先天性心脏病患者TBX1基因突变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检测中国先天性心脏病患者TBX1基因突变以探讨TBX1基因突变与非综合征心脏畸形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PCR-SSCP)技术对7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和70例健康人样本的TBX1基因进行突变分析。结果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和对照组中均检测到928G→A核苷酸变异和933A→G核苷酸变异,经χ2检验,928G→A和933A→G核苷酸变异的频率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非综合征心脏畸形的发病机制中,TBX1基因突变可能不占主导地位。
- 黄莹徐佳伟吴小艳林雯金润铭孙宗全
- 关键词:TBX1基因基因突变先天性心脏病
- 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治进展
- 2023年
-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在免疫功能受损患儿,尤其是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患儿中易引起严重的危害。近年来,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工作在各大移植中心陆续开展,CMV感染的防治备受关注且有利于提高allo-HSCT的成功率和存活率。本文通过对儿童allo-HSCT后CMV感染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诊断、预防和治疗以及新型抗CMV药物的文献综述对与CMV感染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 金润铭徐佳伟江琼
-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巨细胞病毒感染儿童
- EVI1基因阳性的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分析伴有EVI1基因表达的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方法采用多重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AML患儿进行融合基因检测,确定EVI1的表达情况,并追踪其临床特征及疗效,并与EVI1(-)组AML患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VI1基因在83例AML患儿中的表达率为15.65%(13/83例),在高危患儿中表达率最高,且易伴有复杂核型、MLL重排、-7等预后不良的细胞分子遗传学改变。EVI1(+)组诱导缓解率为45.5%,明显低于EVI1(-)组(79.3%)(/=5.497,P〈0.05),尤其1个疗程达到缓解者比率显著低于EVI1(-)组(18.2%比63.8%,X2=7.828,P〈0.01)。虽然2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但是EVI1(+)组早期病死率显著高于EVI1(-)组(45.5%比8.6%,P〈0.01)。EVI1(+)组4年无事件生存率(EFS)显著低于EVI1(-)组[(21.2±13.8)%比(60.2±9.1)%,X2=4.493,P〈0.05]。而EVI1(+)组4年累积总生存率亦显著低于EVI1(-)组[(32.4±7.1)%比(63.3±10.9)%,X2=4.602,P〈0.05]。通过多因素及单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VI1阳性与否与预后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EVI1基因阳性表达的AML患儿病情进展快,缓解率低,早期病死率高,EFS低,故EVI1基因表达是儿童AML预后不良的一项指标,但尚不能作为独立预后不良因子。目的分析伴有EVIl基因表达的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方法采用多重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AML患儿进行融合基因检测,确定EVIl的表达情况,并追踪其临床特征及疗效,并与EVIl(-)组AML患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VIl基因在83例AML患儿中的表达率为15.65%(13/83例),在高危患儿中表达率最高,且�
- 邱奕宁郝琏琏余慧周芬蔡馥丞徐佳伟金润铭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儿童
- 抗凋亡基因Aven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10年
- 目的 探讨抗凋亡基因Aven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 应用RT-PCR检测55例儿童ALL患者Aven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11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为对照组.结果 年龄≥10岁的ALL患者,Aven的表达明显高于年龄<10岁者,复发患者Aven的表达亦明显高于未复发者.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结果均显示Aven的高表达为儿童ALL不利的预后因素.结论 Aven在儿童ALL中异常表达,且为不良的独立预后因素.
- 王艳荣金润铭徐佳伟刘苗
- 关键词:AVEN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Survivin基因在糖皮质激素敏感型和糖皮质激素耐药型白血病细胞株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白血病糖皮质激素(GC)敏感型(CEM)和GC耐药型(Jurkat)细胞株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在GC耐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实验分为未暴露组和暴露组,并设阴性对照及空白对照。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反转录PCR(RT-PCR)检测Survivin基因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分析蛋白水平。结果 1.MTT结果显示:地塞米松磷酸钠(DEX)以剂量、时间依赖方式抑制CEM和Jurkat细胞株增殖。CEM和Jurkat的24h抑制细胞增殖50%的药物浓度(IC50)分别为442μmol.L-1和13μmol.L-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EM和Jurkat的48hIC50分别为273μmol.L-1和3μmol.L-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EX对Jurkat的抑制增殖效应远较CEM差。2.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证实:DEX对Jurkat的诱导凋亡作用显著低于CEM(P<0.01)。3.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均显示:未暴露组Jurkat细胞株Sur-vivin表达水平较CEM显著升高(P<0.05)。暴露组CEM细胞株Survivin表达变化较Jurkat细胞株显著(P<0.01)。结论 Sur-vivin基因在GC敏感型和GC耐药型白血病细胞株中的表达差异可能与细胞株对GC的敏感性相关。其在GC耐药型白血病细胞株中的持续高表达可能是GC耐药发生的机制之一。
- 孟浦张慈伟潘峰徐佳伟周东风金润铭
- 关键词:SURVIVIN基因药物耐药
- 不同浓度哇巴因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近年来研究表明钠钾ATP酶通过与强心甾类固醇(CTS)特异性结合,可激活细胞内一系列信号级联反应,调节细胞的增殖与凋亡。该研究通过检测不同浓度的哇巴因对多种白血病细胞株增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及钠钾ATP酶作为信号转导体的功能效应以及其在细胞增殖调控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哇巴因(1 nmol/L、10 nmol/L)在不同作用时间(6 h,12 h,24 h)下对多种白血病细胞株增殖的作用,W estern b lot检测白血病细胞株钠钾ATP酶α1亚单位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MTT结果表明1 nmol/L、10 nmol/L哇巴因可促进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B95,Jhhan与巨核系白血病M07 e,M eg01细胞株增殖,W estern b lot结果显示1 nmol/L、10 nmol/L哇巴因可使钠钾ATP酶α1亚单位表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 nmol/L、10 nmol/L哇巴因作用24 h时细胞增殖程度与钠钾ATP酶α1亚单位表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细胞增殖作用与哇巴因浓度与孵育时间成正比。结论钠钾ATP酶具有信号传导功能,它能通过与哇巴因结合调节多种不同来源白血病细胞株的增殖。1 nmol/L与10 nmol/L的哇巴因可促进白血病细胞株B95、Jh-han、M07e、Meg01增殖,增殖效应与哇巴因浓度与孵育时间呈正比。[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4):259-262]
- 徐佳伟金润铭王艳荣林雯蒙冰
- 关键词:钠钾ATP酶细胞增殖增殖调控白血病细胞株
- 细胞因子诱导的白血病杀伤细胞的体外生物活性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白血病杀伤细胞的体外生物活性。方法从白血病患儿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经过IFN-γ、抗CD3单克隆抗体(CD3McAb)、IL-2诱导并培养,获得大量树突状细胞致敏-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电镜下观察其细胞形态学及动态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DC-CIK细胞免疫表型,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研究DC-CIK细胞对多种白血病细胞株的杀伤活性,ELISA法测定DC-CIK细胞释放细胞因子IL-12、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镜下观察,诱导后的DC-CIK细胞形态规则,DC-CIK细胞第0-4天增殖缓慢,第5-8天快速增殖,于第9-10天达增殖高峰,扩增约100倍。DC-CIK细胞中主要效应细胞为CD3+CD8+双阳性细胞和CD3+CD56+双阳性细胞。MTT结果示DC-CIK对肿瘤细胞B95杀伤作用最强,对K562细胞和HL-60细胞杀伤作用较弱。ELISA法检测发现诱导培养的DC-CIK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2、TNF-α的分泌水平较高。结论细胞因子诱导培养的杀伤细胞扩增能力和杀伤能力均较强。Th1细胞因子如IL-12、TNF-α分泌较高,提示DC-CIK可能通过Th1途径发挥杀伤作用。
- 刘苗徐佳伟金润铭
- 关键词:生物活性白细胞介素-12肿瘤坏死因子-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