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香
- 作品数:13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砂和粘土》课堂教学纪实
- 1995年
-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砂和粘土在颗粒和粘性方面的特征。 2.初步学会观察砂和粘土的特征。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4.通过制作泥玩具,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教学。
- 彭香
- 关键词:粘土砂子成条生知
-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策略研究
- 2015年
- 科学学习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学习科学、建构科学概念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已有概念不断发展变化的能动的过程,即由新旧经验的冲突引发学习动机,由具有内在关联的、一系列的与学习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引发学生的观念转变和知识结构重组,其核心活动是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思维及其发展,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科学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 彭香
- 关键词:教学策略思维发展学习心理学学习动机相互作用
- 课堂教学如何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供有效支点?--北京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与学研究报告(2015)被引量:15
- 2016年
- 为有效解决将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融入教与学的问题,参照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相关项目组聚焦核心素养在学科层面的五大领域(阅读、数学、科学、技术、问题解决),开展教学实验研究。基于实验研究的前测数据,梳理出北京市中小学生在五大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主要教学因素进行了诊断分析,提出了实践取向的改进策略。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项目组顾瑾玉黄冬芳贾福录贾美华贾欣金利荆林海康杰李伏刚李晓蕾李青霞李英杰孟献军彭香乔文军秦晓文王彤彦吴洋夏宇张玉峰
- 关键词:数学素养
- 基于学习进程的“遗传”概念发展实证研究——以《相似的秘密》教学为例
- 2016年
- 一、问题提出在《儿童科学概念学习进程——遗传》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将“遗传”这一概念以拼图式的进程关系体现出来,遵循儿童观察事物时习惯从个别到一般的认知发展特点,将“遗传”的概念划分为三个水平层次,
- 张驰彭香
- 关键词:教学儿童
- 学业质量监测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学业质量监测是否能够体现课程标准的主旨精神,对于教育质量评价方向与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借鉴国际一致性分析理论与实践,结合国内实际教育教学状况,开发本土化一致性分析模式,对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等学科学业质量监测工具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学业质量监测工具的导向性偏低,且与课程标准的能力目标的匹配程度有待提升。由此得到启示:命题改革是开发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的学业标准;规范命题流程,注重框架和细目蓝图编制;开展系统化专业命题培训,关注多元评价方式和高级思维能力测查。
- 田一张咏梅彭香
- 关键词:学业质量监测课程标准一致性命题改革
- 一年级《科学》教材介绍与教学建议(上)——以湘版教材为例
- 2017年
- 湘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材是整套教材的起始册。本册教材从儿童的已有经验、生活实际和周围环境要素出发,在卡通人“指南车”的引导下,以认识周围常见现象、事物的特征或性质及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为线索,设计了33个丰富有趣的探究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类、小制作、小实验等多种形式的探索,学习有关的科学知识,发展观察、描述、比较、分类等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感悟什么是科学,体会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 彭香曹春浩
- 关键词:教学建议环境要素
- 延展探究空间 促进学习方式转变——《摩擦力》教学片断解析
- 2006年
- 曹京彭香
- 关键词:《摩擦力》教学片断滑动摩擦力教学目标
- 应用发展性评测,关注学生学的过程
- 2016年
- 教学和评测是教学活动的两个重要环节,二者相辅相成。应用发展性评测,有助于教师从关注教学结果到关注教学过程的转变,有助于教师重视不同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的差异,有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和素养的提升,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 彭香
- 关键词:有效教学
- 有效科学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 本文首先指出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课堂教学不断发展和进步,主要体现在教学方式的变革上,教师们积极实施探究式教学,着力于探究活动的设计,重视探究环节步骤,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并结合教学案例,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思维...
- 彭香
- 关键词:初等教育科学课程教学方法思维能力
- 文献传递
- 小学生的科学认识特点和教学策略——基于“小学生前科学概念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小学生前科学概念研究"项目获得关于小学生前科学概念的侦测数据,呈现出小学生科学认识特点。通过对这些侦测数据的分析,揭示出小学生在科学认识过程中感知觉、思维加工和社会环境影响方面的七大特点,即以自我为中心、突出明显特征性、表征联系性、间接因果性、直接类比性、经验技术性和横断性。针对这七大特点,分别进行了教学策略分析,提出一般性教学建议:从以自我为中心认识到科学的客观标准性;从突出明显特征性到对科学事物的全面认识;从表征联系性认识科学事物的结构与功能;从间接因果性认识科学现象间的因果关系;从直接类比性认识科学类比的严谨性;从经验技术性到认识科学内在规律性;从横断性到认识科学概念的意义。
- 叶宝生彭香
- 关键词:小学科学前科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