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涛 作品数:39 被引量:152 H指数:8 供职机构: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河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原发性乳腺小细胞癌3例报道附文献复习 2021年 原发性乳腺小细胞癌(SmCC)是一种极为罕见的乳腺恶性肿瘤,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临床工作中通常参照肺小细胞癌对其进行诊治,但SmCC本身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本文回顾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例乳腺小细胞恶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检索近二十年国内外SmCC相关文献报道,对其诊断要点、病理学特征、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毕仁杰 黄迪 王立坤 彭涛 李曙光关键词:乳腺肿瘤 小细胞癌 神经内分泌肿瘤 影响因素 应用DNA甲基化芯片对胃癌及其癌旁组织基因组甲基化的分析 目的:应用DNA甲基化芯片检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基因组甲基化情况,并进行功能分析。方法:采用甲基化DNA免疫沉淀方法(MethylatedD NAimmunoprecipitation,MeDIP)结合NibleGen公司... 彭涛 杨永江 赵轶峰 高建朝 李曙光文献传递 应用DNA甲基化芯片对胃癌组织基因组甲基化的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应用DNA甲基化芯片检测胃癌组织基因组甲基化情况。方法采用甲基化DNA免疫沉淀方法(MeDIP)结合DNA甲基化芯片对6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进行甲基化情况分析,寻找启动子区域和CpG岛中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甲基化差异基因,并通过GeneOntology分析和Pathway分析了解这些甲基化差异基因的功能。结果在基因启动子区,存在于胃癌组织中的甲基化差异基因有113个(如SHP1、FGF8和CSF2RA等),存在于癌旁组织中的甲基化差异基因有161个(如TNF、IGF2和BMP7等)。在CpG岛,存在于胃癌组织中的甲基化差异基因有123个(如WNT2B、JAK2和T阿1等),存在于癌旁组织中的甲基化差异基因有139个(如TNFRSF4、HOXC8和NFYA等)。这些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胃癌组织中以1号和4号染色体最多(11个),18号和20号染色体最少(1个);癌旁组织中以11号染色体最多(17个),而Y染色体未见甲基化差异基因。这些基因涉及的功能包括蛋白磷酸化、调节细胞分解代谢、离子转运、酶活性调节、转录调控、细胞分裂、细胞周期调节和信号转导等。结论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存在许多甲基化差异基因.这些甲基化差异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其个数和分布差异很大,与多条肿瘤相关通路有关。 彭涛 杨永江 赵轶峰 高建朝 Muhammad Abbas 王国强 孙虹 李曙光关键词:胃肿瘤 DNA甲基化 基因芯片 表观遗传学 内镜切割吻合器在直肠肿瘤经肛门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内镜切割吻合器在早期中低位直肠肿瘤经肛门局部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至2015年收治的83例早期中低位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经肛门局部切除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内镜切割吻合器组(n=40)和传统组(n=43)。术后标本行常规免疫组化病理检测,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各种临床病理特征。结果两组患者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切缘距离、术后住院天数、局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肿瘤距肛缘距离[(5.413±1.290)cm vs(4.663±1.143)cm]、术中出血量[(8.150±3.978)ml vs(14.977±6.375)ml]及手术时间[(33.625±8.469)min vs(45.349±10.768)min]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应用内镜切割吻合器行早期中低位直肠肿瘤经肛门切除与传统经肛门切除手术疗效相当,但操作更简便易行、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具有一定优势。 杨永江 彭涛 黄迪 王晓元 苏卓彬 赵轶峰 李曙光关键词:直肠肿瘤 局部切除 外科手术 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行内镜超声微创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探究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行内镜超声微创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74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观察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性质、起源和分布;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观察消化内镜的诊断符合率;比较治疗前后糖类抗原(CA)15-3、癌胚抗原(CEA)、CA19-9及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等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食管病变以食管平滑肌瘤最多,主要分布于胸下段、胸上段,多起源于黏膜肌层,回声特点为低回声。内镜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9.42%。治疗后CA15-3、CEA、CA19-9、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行微创治疗后,9例患者术后24 h出现明显上腹痛或胸骨后疼,3例出现穿孔,7例术后出现明显出血,给予针对性处理后,均已好转。结论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给予内镜超声微创治疗,不仅可帮助临床对患者进行诊断,还可进行相应的治疗,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应用与推广。 郑凤帆 彭涛关键词: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疗效 诊断率 双镜联合治疗早期结直肠肿瘤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肠镜联合应用治疗早期结直肠肿瘤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联合应用腹腔镜、结肠镜手术治疗的26例早期结直肠肿瘤患者,观察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 162(93.7 ±22.5)min,手术出血量15 ~ 120(35.9±24.2) 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48 ~ 120(73.2±14.5)h,住院时间5~ 13(7.4± 1.8)d.术后无吻合口漏、肠穿孔、肠梗阻等并发症.随访6~12个月,复查肠镜未见肿瘤残留与复发.结论 腹腔镜与内镜联合治疗早期结直肠肿瘤,具有准确定位、切除范围合理、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永江 赵轶峰 彭涛 李曙光关键词:腹腔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 SLC12A5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溶质载体家族12A5基因(SLC12A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结直肠癌(癌组)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正常组)各40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两组中SLC12A5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并应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SLC12A5在两组中的表达,分析SLC12A5在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 RT-PCR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SLC12A5 mRNA的表达水平为0.98±0.04,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18±0.03,P=0.008)。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LC12A5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0.86±0.05,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15±0.02,P=0.017)。IHC结果显示SLC12A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为87.50%(35/4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中的表达(32.50%,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7,P=0.000)。SLC12A5表达与肿瘤浆膜浸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脉管浸润等密切相关(P<0.01),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SLC12A5的表达上调与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有望成为特异性较高的肿瘤标志物。 王晓元 李曙光 赵轶峰 杨永江 武雪亮 李坤 王金科 彭涛关键词:结直肠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蛋白质印迹 免疫组化 小肠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1例 2015年 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enteropathy-associated T cell lymphoma,EATCL)是1985年Isaacson首先提出的起源于肠上皮内T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2002年WHO新分类对T细胞和NK细胞的淋巴组织肿瘤称为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enteropathy type T cell lymphoma,ETTCL)。本病罕见,极易误诊,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1年生存率不足30%,中位生存期为4个月。本文就我院收治的1例ETTCL患者的诊治经过,结合文献分析报道如下。 彭涛 刘军超 Abbas 李曙光关键词:淋巴瘤 小肠 T细胞 紫杉醇联合卡铂单周方案与SOX方案用于胃癌新辅助化疗的比较 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比较紫杉醇卡铂(TP)单周方案与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SOX)方案用于Ⅲ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探索Ⅲ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的优选方案。方法选取Ⅲ期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紫杉醇联合卡铂单周方案组(TP组)和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组(SOX组)各30例,均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新辅助化疗的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R0切除率、化疗的毒副反应、手术死亡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TP组RR高于SOX组(86.7%vs 63.3%,P<0.05);TP组DCR也高于SOX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vs 93.3%,P>0.05)。TP组手术R0切除率(86.7%)明显高于SOX组(60.0%)(P<0.05);两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也均未发生出血、吻合口瘘及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与SOX方案相比,Ⅲ期胃癌患者应用TP单周方案行新辅助化疗具有更佳的疗效,且能显著提高Ⅲ期胃癌患者的R0切除率,可作为Ⅲ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优选方案。 王国强 苏卓彬 苏卓彬 杨永江 杨永江 赵轶峰 彭涛 彭涛关键词:新辅助化疗 内镜切割吻合器在经肛门局部切除中低位直肠肿瘤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低位直肠肿瘤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中采用内镜切割吻合器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经检查诊断的24例中低位直肠肿瘤患者,使用内镜切割吻合器对直肠肿瘤进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总结分析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特征及影像学诊断特点,评价该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结果:24例患者便潜血阳性者14例,症状以便血为主,肿瘤位置以前壁为主。随着肿瘤直径的增大,增强CT、MRI、EUS诊断的准确率升高,准确率方面EUS>MRI>增强CT,三者联合评估准确率提高。术后病理结果显示4例为上皮下来源肿瘤(SM层3例,MP层1例)。20例为上皮来源肿瘤,其中上皮来源良性肿瘤9例,为低级别管状腺瘤或低级混合状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直肠癌9例,其中M层1例,SM层3例,MP层4例,S层1例。24例患者病灶完全切除率为100%,手术完成率为100%,无中转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手术平均时间、手术平均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平均时间、术后住院平均天数分别为(29.25±6.42)min、(15.04±4.12)mL、(35.38±5.94)h、(3.17±0.92)d;术后7例患者出现WBC反应性升高,术后2~4天后均恢复正常,所有患者RBC及HGB计数较术前均降低,但均处于正常值范围,所有患者均无术后并发症。结论:内镜切割吻合器经肛门切除中低位直肠肿瘤具有操作时间短、副损伤小、术后应激反应低、恢复快的优势,该手术方式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彭涛 娄展 李曙光关键词:直肠肿瘤 经肛门局部切除术 超声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