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学敏

作品数:8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历史地理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全新世
  • 2篇断面
  • 2篇气候
  • 2篇下蜀黄土
  • 2篇粒度特征
  • 2篇末次冰期
  • 2篇黄旗海
  • 2篇风沙
  • 2篇赣北
  • 2篇冰期
  • 1篇地理空间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东北缘
  • 1篇元素地球化学
  • 1篇中国全新世
  • 1篇社会体制
  • 1篇农经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演化

机构

  • 7篇江西师范大学
  • 3篇教育部
  • 3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彭学敏
  • 6篇贾玉连
  • 3篇凌光久
  • 3篇张智
  • 3篇龙进
  • 2篇王朋岭
  • 2篇胡亚萍
  • 1篇刘倩
  • 1篇赖忠平
  • 1篇邢娜
  • 1篇马春梅
  • 1篇万智巍
  • 1篇王传胜
  • 1篇王鹏岭

传媒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河南科技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中国沙漠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热带地理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中国全新世气候演化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全新世气候变化是研究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及古气候恢复的一大重点。东亚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也是整个全新世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中国全新世气候研究材料多样,技术手段大为提高,但由于处在具有复杂时空变率的东亚季风控制范围内,导致研究者存在分歧。目前较为认同的观点是:中国区域内全新世气候整体特征存在三个典型阶段,分别为11ka^8.5ka、8.5ka^3.0ka、3.0ka^0ka。而气候变化的总体特征为:东部地区早全新世为中等暖湿,中全新世为大暖期,晚全新世气候波动下降;最新研究表明西北地区早全新世干旱,中全新世湿润,晚全新世中等湿润。
彭学敏
关键词:全新世气候演化
全新世以来典型时段季风边缘区黄旗海古水文重建研究
位于季风边缘区封闭的湖泊流域黄旗海,对东亚季风气候演化高度敏感,是研究第四纪气候变化关注的焦点区域之一。众多学者利用气候代用指标对其进行研究,取得了大量的定性研究成果。本文基于现代水文特征、前人及本人近三年来对我国北方晚...
彭学敏
关键词:季风边缘区黄旗海全新世逐次逼近法
文献传递
赣北芙蓉―周溪断面下蜀黄土粒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11
2014年
赣北鄱阳湖地区沙山南部近南北向的芙蓉-周溪断面上,分布由FZ-01、FZ-02~FZ-05和FZ-06~FZ-12三部分组成的下蜀土剖面,粒度分析结果表明:1)下蜀黄土砂粒组分自北往南变化为27.29%、1.94%~7.23%和0.45%~7.27%;粉砂组分质量分数大,且存在差异变化,分别为68.23%、81.71%~87.20%和66.9%~79.39%;黏土组分自北向南质量分数增加,变化为4.48%、8.46%~16.35%和18.13%~32.07%,总体表现为砂黄土-黄土-黏黄土等相态的逐渐过渡;2)粒度三组分、粒度参数散点图等均表现为从北而南的阶段性系统渐变特征;3)各种粒度参数与距长江的远近,均服从对数函数变化关系。这些特征初步揭示研究区的下蜀黄土是风成的,并可能与同样是风成堆积的沙山的形成存在某种联系,属于区域性风沙-风尘堆积体系。
彭学敏贾玉连胡亚萍邢娜龙进赖忠平
关键词:下蜀土粒度特征
内蒙古黄旗海中晚全新世(3580-1630cal.aB.P.)气候环境记录被引量:19
2016年
基于内蒙古东南缘黄旗海八台沟(40°50~2′N,113°22′44″E;1280ma.s.1.)剖面135cm厚的湖相地层5个AMS14C年龄的测定以及90块样品的孢粉、直径〉501xm炭屑浓度、元素和粒度等高分辨率指标分析,重建黄旗海中晚全新世(3580—1630cal.aB.P.)的植被和气候环境演化过程。内蒙古黄旗海高分辨率指标记录揭示:3580~1630cal.aB.P.期间的黄旗海流域气候环境具有持续变干的特征,具体表现为:1)3580~3000cal.aB.P.间,黄旗海湖面较高,湖泊水位在129lm以上,高于现今湖面23m以上,且最高湖面出现在3380cal.aB.P.之前,之后湖泊水位有所下降;3380cal.aB.P.之前植被类型为针一阔混交林,之后转变为以松属为主的针叶林,气候凉湿。2)3000cal.aB.P.前后的约100年间,黄旗海快速变冷变干,湖泊迅速萎缩,植被转变为草甸草原;之后约1400年内,气候逐渐变干,温度有所上升,气候环境以暖干为特征;1630cal.aB.P.前后黄旗海湖面降到高出现在湖面不足9m的高度以下,之后再未出现超过此高度的湖侵。
凌光久贾玉连马春梅彭学敏凌超豪龙进
赣北鄱阳湖地区黄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对长江中下游彭泽定山—太平地区黄土进行元素分析,并将结果与黄土高原黄土、长江下游等地典型风成堆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赣北鄱阳湖地区黄土元素P、Na、Ca亏损明显,Ti、Fe等为残留富集;断面上黄土脱Ca、Na过程明显,正朝着脱K去Si富Al趋势发展;元素变化率特征,赣北鄱阳湖地区黄土主要元素的迁移顺序如下:Ca>P>Na>Mg>Mn>K>Si>Al>Fe3+>Ti。(2)赣北鄱阳湖地区黄土风化强度属于中等风化强度,与其他地区风成沉积在风化强度由弱到强上构成如下序列:洛川黄土<镇江黄土<赣北鄱阳湖地区黄土<宣城风成红土。研究区黄土风化强度略强于镇江黄土,主要是由二者地形条件决定的排水条件造成。(3)研究区稳定元素组成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风成沉积,指示定山—太平地区沙山砂、黄土可能来自统一的物源区即其上风向的长江河漫滩平原。
张智贾玉连彭学敏凌光久王鹏岭
关键词:风成堆积
粒度揭示的末次间冰期以来长江中游风沙-风尘体系被引量:17
2013年
对长江中游地区定山-太平断面上砂山砂与下风向5个黄土剖面黄土进行了详细的粒度分析,并与其他地区黄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粒度象和粒度参数特点显示赣北定山-太平断面砂山下风向的黄土状土为风积成土;(2)定山-太平断面的砂山砂-砂山淤泥-黄土粒度特征的渐变过渡,指示了其沉积上的渐变过渡关系。结合区域各沉积相的年代序列认为,末次间冰期以来,长江河谷、漫滩等松散碎屑物在冬季风分选下,粗颗粒物质以砂山形式在其下风向不远处沉积,而剥离出的细颗粒物质则被颠扬到较远的下风向以黄土的形式堆积,从而在区域上形成一个以砂山砂和黄土为主的风沙-风尘沉积体系。
胡亚萍贾玉连张智彭学敏凌光久王朋岭
关键词:粒度特征末次冰期
气候环境驱动下的中国北方早期社会历史时空演进及其机制被引量:3
2017年
诸多沉积记录揭示,中国北方早期历史,气候环境大致经历了3580-3050 cal a BP、3050-1800 cal a BP两个阶段;前者为稳定的湿润气候期,后者为逐渐趋于干燥的气候期;前期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商王朝统治期,政局稳定,社会承平,王朝较为稳定地传承了500余年,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朝代;后者对应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等朝代,在不足1300年内,政权格局多次更迭,表现出一种与前期截然相反的社会政治生态。这期间,以都城为标志的王朝的重心,具有向东南迁移的趋势。年代对比发现,商代夏、周代商、平王东迁、西汉甚至东汉灭亡等改朝换代的社会政治事件,都与沉积记录所指示的气候环境的显著变化(恶化)对应。研究再次证实早期的中国历史与气候变化存在密切的关系,并认为如下两个因素可以阐述这种关系的存在:(1)中国北方地理环境空间是扇状的,且自然环境具有梯度变化的特征,这种地理环境格局叠加在气候变化之上,具有特殊的加剧与舒缓区域社会矛盾的作用。(2)小农经济具有对气候变化的特殊敏感性。对西汉所做的案例考察认为,不尽合理的社会体制往往通过一系列反馈作用将这种敏感性在气候恶化阶段"放大",随之形成一系列连锁反应,由此造成的各种危机成为王朝崩溃重要因素。
陈莎刘倩贾玉连陈鑫鑫王传胜万智巍洪祎君冷雪王昕梅曹向明彭学敏王野乔
关键词:气候变化小农经济社会体制
末次冰期以来鄱阳湖东北缘下蜀黄土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被引量:15
2015年
长江中游、鄱阳湖东北缘,末次冰期以来发育区域性风沙—风尘堆积体系。沿现代冬季风方向自北而南选取了10个剖面(通称D-D断面)采集下蜀黄土样品,并用湿筛法提取〈20μm粒级颗粒进行XRF元素分析,结果揭示:1自北而南,元素含量具有系统性变化特征,Sr O、Na2O、Ca O、K2O、Mn O、Ca O呈负对数函数关系,Si O2、Zr O2、Al2O3、Ti O2及化学蚀变指数(CIA)呈正对数变化;在距离长江河谷5~20 km的范围内,变化最为剧烈,随后趋于平稳。稳定元素—稳定元素、次稳定元素—稳定元素、活动元素—稳定元素对散点图同样具有系统的变化特点,显示D-D断面具有高度同源性。这些特征进一步揭示D-D断面属同一粉尘堆积体系。2现代长江河漫滩沉积物、渭南黄土、南京下蜀黄土与D-D断面上北端剖面稳定元素组成极其相似,与南端剖面则差异较大。这揭示了长江碎屑物质和风尘堆积一样具有广泛的来源及高度混合性,利用常量元素地球化学方法进行粉尘物源示踪需要谨慎。
龙进贾玉连张智彭学敏凌超豪王朋岭
关键词:下蜀黄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