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类
  • 2篇胰岛素类似物
  • 2篇双相门冬胰岛...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细胞
  • 2篇门冬胰岛素
  • 2篇类似物
  • 2篇恶性
  • 1篇第八因子相关...
  • 1篇星形
  • 1篇星形细胞
  • 1篇星形细胞瘤
  • 1篇血白细胞
  • 1篇胰岛Β细胞
  • 1篇胰岛Β细胞功...
  • 1篇胰岛素强化
  • 1篇胰岛素强化治...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鞍钢长甸医院

作者

  • 5篇张艳霞
  • 4篇鲁红云
  • 3篇谢丹红
  • 3篇沈晶
  • 3篇叶礼红
  • 3篇舒晓春
  • 2篇孙辽
  • 1篇薛青
  • 1篇单继东
  • 1篇孟晓军
  • 1篇魏学忠
  • 1篇石新刚
  • 1篇王晓勇
  • 1篇戴新

传媒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双相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预混双相门冬胰岛素30(BIAsp30)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2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BIAsp30治疗组和口服降糖药(OHD)治疗组,治疗6个月,检测两组中层得治疗前后空腹及75克葡萄糖负荷后血糖、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I/△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及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情况。结果BIAsp30和OHD具有降低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之间比较,BI-Asp30组在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方面,明显优于OHD组(P<0.01),且血糖达标所需时间短于OHD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给予每日两次注射BIAsp30强化治疗能更好的控制血糖,改善和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
鲁红云张艳霞孙辽舒晓春沈晶叶礼红孟晓军谢丹红
关键词:胰岛素强化治疗胰岛Β细胞功能
恶性淋巴瘤合并急性胰腺炎1例
2004年
鲁红云谢丹红张艳霞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急性胰腺炎病理诊断
人脑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与VEGF相关性的研究
2003年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星形细胞胶质瘤生长过程中起的作用 ,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实验采用免疫组化S -P法对不同恶性程度星形细胞瘤及正常脑组织中VEGF和第八因子相关抗原 (FⅧRAg)进行检测 ,同时行电镜观察 ,找出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与VEGF分泌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1 )不同恶性程度肿瘤之间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 ,肿瘤级别高脑水肿程度重 (F =1 5 95 ,P <0 0 5)。(2 )正常脑组织、血管及神经胶质细胞均无VEGF表达 ,随肿瘤恶性程度增高VEGF表达逐渐增强 ,Ⅲ、Ⅳ级最为显著 (F =1 2 0 8,P <0 0 5)。 (3)不同恶性程度肿瘤微血管密度均有差异 (F =1 6 65 ,P <0 0 5)。 (4)电镜下见星形细胞瘤Ⅰ、Ⅱ级胶质细胞核异型性不大 ,血管内皮细胞均匀 ;Ⅲ级以上肿瘤血管内皮细胞间隙扩张、形状不规则、核大 ,有的变性坏死、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基膜肿胀疏松、部分中断缺损 ,血管壁厚薄不均 ,血管周围间质水肿明显。结论 :VEGF通过刺激肿瘤血管形成、增加血管通透性来促进肿瘤的生长、转移 ,引起肿瘤周围脑水肿 ;人脑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与VEGF呈正相关。
王晓勇石新刚戴新单继东谢振海魏学忠张艳霞
关键词:人脑星形细胞瘤肿瘤恶性程度VEGF免疫组化S-P法第八因子相关抗原
双相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双相门冬胰岛素30(BIAsp30)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副作用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需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BIAsp30治疗组(52例)和BHI治疗组(68例),观察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七点血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的发生频率、空腹C肽、餐后2 h C肽的变化。结果BIAsp30和BHI具有显著的降低血糖的作用,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的作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IAsp30组的早餐、晚餐后血糖得到明显改善,低血糖的发生率减少一半,夜间低血糖发作频率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需胰岛素量较少,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均未观察到严重副作用。结论每天两次注射BIAsp30较BHI能更好的控制餐后血糖,降低夜间低血糖的发生风险。
鲁红云孙辽叶礼红张艳霞沈晶舒晓春
关键词:预混人胰岛素
2型糖尿病患者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血脂的影响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同时取口腔脱落细胞和 静脉血白细胞,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和PCR产物测序技术,检测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 102例正常糖耐量者的Lepr外显子20的基因多态性,常规方法测定血脂水平。[结果]口腔脱落细胞和静脉血白细胞分子生 物学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在所测对象中,2927位核苷酸的等位基因均为A,而+3 057位核苷酸G→A变异频率为 75.0%。糖尿病组3 057位基因变异频率高于正常糖耐量组(81.1%vs68.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3 057位G→A变异与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舒张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成正相关(P< 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成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Lepr第+3 057位核苷酸基因多态性可能通过调节机体 脂质代谢、影响机体局部体脂分布等途径参与2型糖尿病发生。
鲁红云薛青谢丹红张艳霞舒晓春叶礼红沈晶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瘦素受体血白细胞脱落细胞限制性酶切PCR产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