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立智

作品数:22 被引量:249H指数:10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骨折
  • 10篇关节
  • 7篇细胞
  • 7篇关节炎
  • 6篇性关节炎
  • 6篇软骨
  • 6篇软骨下骨
  • 6篇骨细胞
  • 6篇骨性
  • 6篇骨性关节
  • 6篇骨性关节炎
  • 6篇成骨
  • 6篇成骨细胞
  • 5篇股骨
  • 4篇粗隆
  • 4篇粗隆间
  • 3篇内固定
  • 3篇骨关节
  • 3篇骨关节炎
  • 3篇股骨粗隆

机构

  • 14篇同济大学附属...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华北理工大学
  • 2篇上海市杨浦区...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杨浦区...
  • 1篇上海市第一康...

作者

  • 22篇张立智
  • 12篇张世民
  • 7篇蒋垚
  • 5篇姚勐炜
  • 5篇张英琪
  • 5篇胡孙君
  • 5篇杜守超
  • 4篇吴旭
  • 3篇李清
  • 3篇郭震
  • 3篇黄成龙
  • 2篇王琦
  • 2篇邵俊杰
  • 2篇毛彦杰
  • 2篇张先龙
  • 2篇沈灏
  • 2篇陈云苏
  • 2篇马卓
  • 1篇张小农
  • 1篇张智长

传媒

  • 4篇中华创伤骨科...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华骨质疏松...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肿瘤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外科研究与新...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关节炎软骨下骨的成骨细胞生物学表型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培养骨关节炎患者软骨下骨成骨细胞,探讨硬化区和非硬化区软骨下骨成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收集本科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拟行全膝关节置换入院的骨关节炎患者7例,男性5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68(55~79)岁,留取术后遗弃的胫骨平台骨组织。应用Ⅰ型胶原酶消化联合贴壁培养方法,培养软骨下骨的成骨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检测Ⅰ型胶原,NBT/BCIP染色法检测碱性磷酸酶,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结节,油红O染色检测脂质成分。应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并比较硬化区和非硬化区软骨下骨成骨细胞相关基因[碱性磷酸酶(ALP),骨钙蛋白(OC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Ⅰ型胶原(COL1)A1/(COL1)A2,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骨桥蛋白(OPN),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和IL-8]的表达。应用茜素红染色比较两种细胞矿化能力。结果光镜下观察到细胞渐从骨片中爬出的生长过程,免疫组化证实细胞表达Ⅰ型胶原,NBT/BCIP染色显示细胞表达碱性磷酸酶,茜素红染色显示细胞能形成矿化结节,油红O染色显示细胞内无脂质成分,证实Ⅰ型胶原酶消化联合贴壁培养方法能较好的培养出成骨细胞。茜素红染色显示软骨下骨硬化区成骨细胞矿化能力低于非硬化区[(0.92±0.06),(1.32±0.15),P<0.01]。RT-PCR显示,硬化区软骨下骨成骨细胞比非硬化区软骨下骨成骨细胞高表达基因OPN[(2.62±1.47)×10-2,(9.63±3.37)×10-4,P<0.05]、OCN[(6.04±6.27)×10-6,(4.84±2.18)×10-6,P<0.05]、ALP[(73.62±15.75)×10-4,(3.10±0.33)×10-4,P<0.01]、IGF-1[(14.84±1.23)×10-4,(6.33±2.80)×10-4,P<0.01]、IL-6[(8.24±1.05)×10-4,(2.64±0.37)×10-4,P<0.01]、IL-8[(14.68±6.97)×10-6,(2.60±0.89)×10-6,P<0.01]、MMP-13[(1.50±0.11)×10-3,(1.23±0.10)×10-3,P<0.05]、TGF-β1[(4.41±0.42)×10-3,(2.96±0.36)×10-3,P<0.01]、COL1A1[(55.44±21.61)×10-2,(9.17±3.30)×10-2,P<0.01];而TNF-α[(5.62±2.03)
张立智张先龙王琦陈云苏沈灏邵俊杰蒋垚
关键词:骨关节炎软骨下骨成骨细胞基因
骨性关节炎中软骨和软骨下骨微结构病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7年
骨性关节炎(OA)是软骨和软骨下骨的退变过程。作为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软骨下骨和软骨不仅共同承担关节的应力,发挥关节功能,而且在生物学上相互交流,共同促进OA的病变。组织病理学研究已证实,OA中存在软骨的纤维化、钙化和丢失、潮线复制、软骨下骨囊肿、微骨折、骨髓水肿样变、血管发生、神经生长以及骨和软骨间的微裂隙等微结构改变。这些骨和软骨微结构的改变将不仅影响关节结构和应力承载能力,还改变了软骨下骨和软骨间的信息交流途径。因此,本文旨在对软骨和软骨下骨的微结构改变和其机制,以及其促进OA进展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揭示OA的病变机制。
赵晋张立智闫振宇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软骨软骨下骨
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侧位一次性准确置入导针的手术技巧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C型臂X线机透视下标准股骨颈侧位导针定位技术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6月应用术中标准股骨颈侧位透视定位法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4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观察组),男18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79.5±7.3)岁;骨折AO分型:31-A1型12例,31-A2型24例,31-A3型5例。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采用传统透视方法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的4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男19例,女28例;平均年龄为(77.2±9.9)岁;骨折AO分型:31-A1型11例,31-A2型33例,31-A3型3例。回顾性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打人导针的平均曝光次数、导针在股骨颈侧位调整位置的平均曝光次数及一次性打入导针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中打入导针的曝光次数平均分别为(26.1±6.9)、(32.8±8.6)次,在标准股骨颈侧位透视下导针调整的曝光次数平均分别为(1.6±0.9)、(3.6±1.8)次,一次性打入导针的准确率分别为58.5%(24/41)、14.9%(7/47),以上项目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时,术中利用标准股骨颈侧位有助于准确定位导针在股骨头的位置,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医务人员的X线曝露量。
胡孙君张世民张英琪杜守超马卓姚勐炜张立智
关键词:髋骨折髓内骨钉术中透视
骨免疫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09年
骨重塑主要通过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之间相互作用而进行,其中RANKL-RANK-OPG系统在骨吸收和骨形成的耦联中起着关键作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其受体结合对破骨细胞发展是必须的。近年发现,成骨细胞还可与破骨细胞直接通过ephrin-Eph途径双向促进骨形成。免疫细胞和骨细胞共同起源于骨髓,从起始、成熟到活化,存在着相互影响。免疫细胞和骨细胞间通过许多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相互作用,调节骨代谢平衡,存在共同的骨代谢转录因子和信号转导途径。脂肪因子作为骨骼、免疫、脂肪系统的共同交叉机制,通过影响免疫细胞、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进一步影响骨重塑方向。越来越多研究证实,骨免疫参予许多骨科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揭示免疫系统对骨代谢的重要调节作用,有助于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骨科相关疾病。
张立智蒋垚
关键词: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脂肪因子T细胞B细胞
骨化三醇联合降钙素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联合降钙素治疗对有骨质疏松的老年绝经后女性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疗效。方法门诊选取绝经后具有骨质疏松的老年女性患者125例,所有的患者均具有膝痛和膝部骨性关节炎,应用Kellgren-Lawrence影像系统评分分级,骨关节炎分类为I~III级。对这些患者应用肌肉注射降钙素联合口服骨化三醇,并针对患者的关节疼痛予以口服塞来昔布,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通过西安大略和麦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标(WOMAC),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系统评估,以及可视化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系统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WOMAC疼痛指标和功能障碍的指标均明显下降,而且随观察时间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VAS评分疼痛指标逐渐下降,塞来昔布用量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2个月的SF-36量表的各维度得分均有明显提高(P<0.01),患者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骨化三醇联合降钙素治疗能有效缓解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减少塞来昔布的用量。结论降钙素和骨化三醇的联合治疗不仅对骨质疏松有治疗作用,对骨性关节炎也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张立智毛彦杰黄成龙蒋垚
关键词:骨关节炎骨质疏松骨化三醇降钙素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14年
谵妄(delirium)是注意力和认知功能的急性可逆性障碍,常见于身体衰退的老年人。Smith等(2013)对1077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研究发现,谵妄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达44%。Rudolph等(2011)对以往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在35%~65%之间。
张立智张世民
关键词:老年人髋部骨折手术谵妄
镁锌合金对成骨细胞整合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我们前期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镁锌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在治疗骨折和骨缺损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但细胞与材料相互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在基因表达水平进一步研究了镁锌合金对成骨细胞整合素(Itg)α2、α5和β1的mRNA表达的影响。
张岩张立智陶海荣何耀华蒋垚张绍翔张小农
关键词:整合素表达成骨细胞基因表达水平MRNA表达生物相容性
骨性关节炎软骨和软骨下骨之间信号通路被引量:14
2016年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软骨和软骨下骨共同病变的过程。信号通路的异常在调控OA软骨下骨和软骨的病变中起重要作用。Wnt、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信号通路对骨和软骨正常生长发育和代谢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维持了关节的健康和平衡。研究显示,在OA中,这些信号通路的改变不仅可使OA软骨下骨和软骨的细胞表型和分子功能失衡,细胞外基质的合成破坏,软骨下骨骨重塑,还可通过破坏组织细胞的代谢进一步改变骨和软骨的结构及应力承担能力。因此,本文围绕骨关节炎病变中Wnt、TGFβ/BMP、MAPK信号交流在OA中软骨下骨和软骨病变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OA和其他骨关节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赵晋闫振宇张立智
关键词:骨关节炎WN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
股骨头内螺旋刀片与拉力螺钉的特点对比和生物力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5年
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中,获得头颈部骨块的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打入股骨头内并固定头颈骨块的内置物,以单枚粗大的内固定物使用较广泛,主要为传统的拉力螺钉(lag screw)和新近的螺旋刀片(helical blade)两种。两种内固定物的结构与设计各具特色,是临床应用的基础。本文从两者的发展、结构特点、操作步骤、力学分析等方面进行比较,围绕两种内植物的结构特点和生物力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张立智胡孙君杜守超马卓张世民
关键词:生物力学拉力螺钉股骨头内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物BLADE
股骨头内螺旋刀片与拉力螺钉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如何对头颈部骨块进行有效固定,进而有效地稳定并支撑整个骨折端,已成为当今创伤骨科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固定头颈骨块以单枚内置物应用较多,主要有拉力螺钉和螺旋刀片。
张立智李双张世民
关键词:拉力螺钉股骨头内股骨转子间骨折老龄化社会头颈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