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立明

作品数:19 被引量:447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基坑
  • 5篇开挖
  • 5篇长桩
  • 4篇地铁
  • 4篇基坑开挖
  • 4篇超长桩
  • 3篇盾构
  • 3篇有限元
  • 3篇有限元分析
  • 3篇隧道
  • 3篇工程桩
  • 3篇沉降
  • 2篇单桩
  • 2篇地基
  • 2篇动孔压
  • 2篇软土
  • 2篇软土地区
  • 2篇深基坑
  • 2篇土压力
  • 2篇逆作法

机构

  • 14篇天津大学
  • 10篇天津市地下铁...
  • 2篇教育部
  • 2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天津市建筑设...
  • 1篇天津市勘察院
  • 1篇天津城投建设...

作者

  • 19篇张立明
  • 14篇郑刚
  • 4篇王琦
  • 3篇邓旭
  • 3篇刘庆晨
  • 3篇郭一斌
  • 2篇杨振丹
  • 2篇雷华阳
  • 2篇刁钰
  • 2篇杜一鸣
  • 2篇徐泽民
  • 1篇朱敢平
  • 1篇韩庆华
  • 1篇邢卫民
  • 1篇刘颖
  • 1篇苏烨
  • 1篇陈涛
  • 1篇张慧

传媒

  • 5篇天津大学学报
  • 4篇岩土工程学报
  • 4篇岩土力学
  • 2篇建筑结构
  • 1篇市政技术
  • 1篇天津建设科技
  • 1篇测绘与空间地...
  • 1篇都市快轨交通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坑开挖对下卧运营地铁既有箱体影响的实测及分析被引量:85
2012年
天津西站交通枢纽西青道下沉隧道工程上跨于已运营天津地铁1号线区间既有箱体,其上跨段隧道底板距既有箱体顶板仅0.3 m,需对其可能引起的既有隧道变形进行严格控制。设计中对运营线路有针对性地提出地基加固、分段开挖、及时堆载回压等施工方案及措施。通过对西青道下沉隧道下邻近既有地铁隧道的抗浮桩、三轴水泥搅拌桩施工和基坑开挖阶段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施工阶段的地铁箱体及轨道变形规律及特点。实测结果表明,在邻近既有地铁隧道处施工钻孔灌注桩可引起既有隧道下沉,基坑开挖可引起既有隧道上浮。分块开挖、分段压载并结合信息化施工可有效控制因开挖卸荷引起的既有隧道竖向位移及隧道箱体之间的差异变形。
郑刚刘庆晨邓旭张立明
关键词:基坑开挖地基加固
考虑孔压消散时黏土的动变形研究
2013年
针对饱和黏土随时间的增加不断排水的情况,在不排水动剪切之后,实施了孔压消散阶段,并对不同消散程度土体的不排水剪切变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完全固结后,饱和黏土刚度与动强度将会提高,再次保持原动应力水平不排水剪切时,土体轴向塑性变形基本不发生变化;当孔压消散与不排水动力剪切重复作用时,土体的变形主要来自于固结排水产生的轴向形变,且动剪切产生的动孔压与固结时的排水量随固结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并最终趋于稳定.随着固结度的增加,不排水剪切时的动变形不断减小.
郑刚霍海峰雷华阳张立明
关键词:动变形动孔压固结
基坑开挖对坑底工程桩性能影响参数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基坑开挖对坑内工程桩的影响不可忽视。基于工程试桩实测资料验证的有限元参数,对不同基坑开挖深度及平面尺寸条件下坑底不同位置处单桩的工作特性进行参数分析。分析表明,基坑开挖导致较大的桩身初始拉力,桩身最大初始拉力值可达到将近地面试桩承载力的50%,桩身最大相对初始拉力随着基坑开挖宽度(B)与开挖深度(日)的比值增大而增大;当桩长(L)与基坑开挖深度(日)的比值为2-3时,桩身最大相对初始拉力出现最大值。桩身最大初始拉力相对位置基本上随L/H增加而减小,随B/H增加而增加。单桩刚度大多有所降低,最严重时可减小到原来的26.4%,对于L/H和B/H均较小的情况,相对刚度可能出现大于1的情况。基坑开挖引起的桩身最大初始拉力及其所在位置和单桩刚度的降低在设计中应加以考虑。
郑刚王琦张立明
关键词:基坑开挖单桩相对刚度
软土地区大直径超长桩承载性状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基于3根桩端和桩侧后注浆的大直径超长桩破坏性试桩试验,对超长桩的桩顶荷载-桩顶沉降特性、桩身侧阻力及端阻力的发挥特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桩身完整和桩底沉渣较小的情况下,超长桩加载到一定荷载水平时仍然可能发生陡降式破坏。在承载力特征值作用下,超长桩承载特性可以认为是纯摩擦桩。由于超长桩桩身压缩量较大,桩身侧阻力由上向下逐步发挥。超长桩侧阻力软化现象主要发生在桩身中上部侧阻力发挥较早的部分,桩身下部侧阻力发挥较晚而未发现侧阻力软化现象。
郭一斌赵广民张立明徐泽民
关键词:软土地区超长桩
地铁隧道下穿历史风貌建筑影响的实测与分析被引量:38
2013年
两座历史风貌建筑物紧邻地铁车站,并且盾构在其下方穿越,需对建筑物的变形进行严格控制。对建筑物的保护,针对性提出地面袖阀管注浆加固、车站基坑盖挖逆作法、地连墙截断承压水、冻结、车站内水平注浆加固、优化盾构机掘进参数等施工方案及措施。通过对基坑开挖与降水、端头加固、盾构掘进等阶段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施工阶段对建筑物变形影响的规律及特点,实测结果表明:合理的盾构掘进参数能够将建筑物的沉降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冻结孔施工、地下水通过冻结区盾尾间隙进入刀盘前方等均可引起建筑物的显著沉降;建筑物基础与隧道之间存在淤泥质土层时,在淤泥质土层下方进行注浆不能对自重较大的建筑物进行有效抬升,但对自重较小建筑物的抬升则有一定的效果,但注浆在淤泥质土层中引起孔压的消散可导致建筑物在后期产生沉降;盾构机进入冻结体前应做好全断面注浆止水,切断前后水力联系,盾构机掘进困难时,不应随意增大盾构推力。
徐泽民韩庆华郑刚张立明
关键词:历史风貌建筑盾构掘进注浆
天津站地下换乘中心基坑工程2标段盖挖逆作法的实测分析被引量:21
2012年
分析了天津站地下换乘中心工程2标段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结构柱隆沉及其差异变形和主动区土压力的监测结果.实测表明:当开挖完成后,普通地下连续墙最大侧移位置位于开挖面附近,而T形地下连续墙,即使开挖至负4层,最大侧移位置仍在开挖面之上的墙体中部.开挖过程中墙体侧移会出现由于开挖的空间效应而减小的情况.结构柱隆起具有明显的时空效应,其值与距地下连续墙的距离、层板浇筑、开挖顺序等因素有关.尽管最大隆起超过控制值,但差异变形在控制范围内且结构并未破坏,可以适当放宽结构柱隆起预警值的要求,以差异变形为关键控制标准.墙外主动区土压力呈曲线分布,在施工过程中变化较小,其分布及变化与墙体挠曲形式和侧移趋势有关.
郑刚刘庆晨邓旭张立明
关键词:盖挖逆作法土压力
长桩桩侧摩阻力分布与地基附加应力问题及对群桩沉降计算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实测资料表明,工作荷载下传统Geddes解假设桩侧阻分布与长桩及超长桩实测侧阻分布差别较大,在工作荷载作用下长桩及超长桩桩身上部侧阻首先发挥。在对超长桩实测桩身侧阻分布的归纳总结基础上,建议了桩侧阻两段和三段线性分布模式,并通过对Geddes应力解的叠加,推导了两段和三段线性分布组合的侧阻分布模式下的地基附加应力解。建议侧阻分布模式与Geddes侧阻分布模式的对比分析表明,Geddes侧阻分布模式得到的桩端以下桩间土的竖向附加应力明显大于建议模式的结果,导致Geddes侧阻分布模式得到的群桩沉降比大于建议的侧阻分布模式计算的沉降比,Geddes侧阻分布模式夸大了群桩内部各桩的相互作用。实例计算表明,其它条件相同时,建议的侧阻分布模式计算得到的沉降与实测值更接近一些。
郑刚张立明王琦
关键词:GEDDES应力解桩侧摩阻力地基附加应力沉降计算
天津地铁盾构隧道管片接缝防水设计探讨被引量:6
2014年
盾构隧道防水设计应遵循"以防为主、多道设防、综合治理"的原则,在管片自防水的基础上,以管片接缝防水为设计重点,在参考国内同类盾构隧道防水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天津地铁5、6号线盾构隧道管片接缝防水设计,通过大量工程案例调研,对普通环环纵缝接缝防水设计及嵌缝方式进行了探讨,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杨振丹张立明张慧
关键词:盾构隧道防水弹性密封垫遇水膨胀橡胶
天津某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及周围建筑沉降分析
2016年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用地日趋紧张。越来越多的基坑工程需要在建筑、道路、管线密集地区进行,这不仅对基坑本身变形大小提出了极高要求,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引起大家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对天津某实际基坑工程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增加围护结构整体刚度和长度对减小围护结构变形有显著作用;基坑附近超载会明显增大围护结构的变形;由基坑开挖而引起的周围地表沉降曲线呈凹槽形。
纪海东邢卫民张立明陈涛
关键词:基坑工程围护结构沉降
超长桩荷载传递机理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在对试桩实测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深厚软土地区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由短桩至超长桩随桩长增加时的荷载传递性状.结果表明:非嵌岩超长桩Q-s曲线仍可能发生陡降;由于超长桩的桩身压缩量较大,超长桩侧阻与端阻不同步发挥的现象较桩长不大时显著得多,极限荷载和承载力特征值下的端阻比通常均小于10%;在工作荷载下,短桩过渡到超长桩时,轴力主要承担部分由桩身下部逐渐转为桩身中上部,侧阻由三角形分布转为单驼峰分布;超长桩沉降计算中将侧阻简化为三角形分布可能会导致较大的计算误差.
郑刚张立明王琦
关键词:超长桩荷载传递有限元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