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秋君

作品数:8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嵊州市第二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数学
  • 5篇解题
  • 2篇整数
  • 2篇高二
  • 2篇高三
  • 1篇等式
  • 1篇对课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学习辅导
  • 1篇原命题
  • 1篇整数问题
  • 1篇正方体
  • 1篇正整数
  • 1篇知心
  • 1篇认知心理
  • 1篇认知心理学
  • 1篇数列
  • 1篇数列求和
  • 1篇数论

机构

  • 8篇嵊州市第二中...

作者

  • 8篇张秋君

传媒

  • 3篇中学数学研究
  • 3篇数理天地(高...
  • 1篇中学教研(数...
  • 1篇数学教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道课本例题的推广及应用(高二、高三)
2005年
高中数学教材第二册(上)P12例3是:已知a,b是正数,求证:a3+b3≥a2b+ab2.①这个不等式看似简单,但却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许多数学竞赛题就是以它为源头,通过逐步演绎变化而来,真可谓一线串球,异彩纷呈.
张秋君
关键词:课本例题
抓住间题本质 解题才能简捷——对数学归纳法的一点思考
2006年
数学归纳法——作为数学命题证明的基本方法,可以完成对许多与正整数相关命题的证明.其证明的关键是如何实现从“n=k时原命题成立”(这个命题不妨称之为“假设命题”)到“n=k+1时原命题成立”(这个命题不妨称之为“目标命题”)的过渡.刚学过时。学生往往运用自如。觉得特神,待到高三复习综合时。它却往往被学生所遗忘.因此,教师应不失时机地使用它.当然,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唯一的,应该都有它的局限性,数学归纳法也不例外.本文就几道2006年的模考题对数学归纳法作一点思考,与同行商榷.
张秋君
关键词:数学归纳法命题证明解题高三复习原命题正整数
数列求和型不等式的证明
2007年
麻望琼张秋君
关键词:数列求和不等式
简议整数问题中的常用方法
2010年
数论是专门研究整数问题的.由于整数具有离散性、有序性、无穷性等特点,因此以下方法就特别适合于解决数论问题.
张秋君
关键词:整数问题数论
高中数学解题的激活策略
2004年
激活是一个认知心理学概念,“当一个概念被加工或受到刺激,在该概念结点产生激活,然后激活沿该结点的各个连线,同时向四周扩散,先扩散到与之直接相连的结点,再扩散到其他结点,这种激活是特定源的激活,虽有扩散,但可追踪出产生激活的原点.”
张秋君
关键词:数学解题指导认知心理学
竞赛中的“进”与“退”(高二、高三)
2006年
“进”与“退”的思想是一种数学思维策略.数学中的“进”是指将特殊的,具体的,局部的, 低维低次的问题“进一步”转化为一般的,抽象的,整体的高维高次的问题来处理.与之相反的是数学中的“退”.
张秋君
关键词:数学能力解题策略插播广告恒成立正方体
高中数学竞赛解题中的“进”与“退”
2005年
“进”与“退”既对立又统一,进退互用是重要的数学思维策略.那么,何为“进”?何为“退”呢?数学中的“进”是指将特殊的,具体的,局部的,低维低次的,抽象水平弱的问题“进一步”转化为一般的,抽象的,整体的,高维高次的,抽象水平高的问题来处理.与之相反的是数学中的“退”.合理的“进”可起到居高临下,高瞻远瞩,深刻认识事物本质,透彻解决问题的目的.善于“退”,足够地“退”也会起到峰回路转,四两拨千斤之功效.
张秋君
关键词:数学竞赛解题数学思维策略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2004年
张秋君
关键词:数学课程理念解题思路学习辅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