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清勇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解放军181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堵管
  • 2篇肾功能
  • 2篇肾功能衰竭
  • 2篇功能衰竭
  • 2篇腹膜
  • 2篇腹膜透析
  • 1篇导管
  • 1篇导管堵管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战伤
  • 1篇植管
  • 1篇卧床
  • 1篇细胞
  • 1篇腺炎
  • 1篇漏液
  • 1篇慢性
  • 1篇慢性肾功能
  • 1篇慢性肾功能衰...
  • 1篇慢性胰腺炎

机构

  • 3篇解放军181...
  • 1篇解放军第18...

作者

  • 4篇张清勇
  • 3篇刘作海
  • 3篇车文体
  • 1篇晏强
  • 1篇王钢
  • 1篇谢申平
  • 1篇伍靖武
  • 1篇眭维国
  • 1篇陈怀周
  • 1篇余奕珲

传媒

  • 2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2005年全...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降低腹膜透析导管堵管并发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腹膜透析(PD)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替代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但PD导管发生堵管,又影响PD的顺利进行.为了减少透析导管堵管发生率,我们对透析导管植管法进行了改良,并与解剖植管法发生的导管相关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车文体张清勇刘作海
关键词:腹膜透析并发症慢性肾功能衰竭导管堵管
改良腹透导管植管法在战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中应用的探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改良腹透导管植管法在战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方法:先植入无绦纶套的腹透导管,两周后取出此导管并沿着原隧道将标准 Tenckhoff 导管送人腹腔。结果:植入法全部成功,均未损伤内脏器官;植管所需时间为10~15分钟;植管并发症:导管堵管5例(6.9%),管周漏液9例(12.5%)。结论:改良腹透导管植管法操作简单、快速、安全、成功率高及导管堵管率低,适合在战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中应用。
车文体张清勇刘作海余奕珲陈怀周谢申平钱锦涛
关键词:腹透战伤急性肾功能衰竭漏液堵管
慢性胰腺炎18例临床分析
<正>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一种以胰腺组织纤维化、钙化为基本病理改变,以反复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胰腺慢性进行性炎症改变。本文总结我院1999-2004年收治的18例CP患者,总结...
林鸿贺学强张清勇孙嘉霞唐灵巧
文献传递
肝素在高糖影响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的增殖及其表达白细胞介素-1中的作用
2003年
目的:初步观察肝素在高糖影响大鼠腹间皮细胞(Rat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RPMC)增殖及其表达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l,IL-l)中的作用,从而为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中肝素的临床应用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建立RPMC的体外培养;并用四四氮唑蓝(MTT)细胞增殖实验和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来分析肝素对高糖(3.86%葡萄糖)影响RPMC增殖及其分泌IL-l的作用。结果:3.86%葡萄糖能显著抑制RPMC的增殖,而1.25U/ml肝素能部分逆转高糖对RPMC增殖的抑制作用(P <0.01),3.86%葡萄糖能显著增加RPMC表达IL-1β,而1.25U/ml肝素能部分减少高糖增加RPMC表达IL-1β的作用(P<0.01)。结论:本文结果提示,肝素可能通过逆转高糖对RPMC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减少高糖增加RPMC表达促炎细胞因子IL-l的作用,而延缓CAPD相关性腹膜纤维化的发生,最终有益于CAPD进行。
刘作海王钢车文体伍靖武眭维国晏强张清勇
关键词: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高糖肝素腹膜间皮细胞白细胞介素-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