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泽华

作品数:295 被引量:677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0篇期刊文章
  • 122篇专利
  • 18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7篇农业科学
  • 23篇生物学
  • 11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28篇绿僵菌
  • 61篇飞蝗
  • 43篇蝗虫
  • 40篇金龟
  • 38篇金龟子
  • 38篇金龟子绿僵菌
  • 38篇基因
  • 35篇蛋白
  • 35篇农药
  • 32篇昆虫
  • 31篇编码基因
  • 29篇东亚飞蝗
  • 28篇生物农药
  • 26篇草原
  • 21篇滞育
  • 20篇亚洲小车蝗
  • 20篇害虫
  • 19篇生物防治
  • 19篇物防
  • 18篇草原蝗虫

机构

  • 265篇中国农业科学...
  • 33篇沈阳农业大学
  • 19篇中国农业大学
  • 18篇全国畜牧总站
  • 16篇中国农业科学...
  • 11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甘肃农业大学
  • 7篇深圳大学
  • 6篇新疆农业大学
  • 6篇中华人民共和...
  • 5篇长江大学
  • 5篇山东农业大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内蒙古农业大...
  • 4篇河北农业大学
  • 4篇沧州市农林科...
  • 3篇宁夏农林科学...
  • 3篇临沂大学
  • 3篇海南省林业局
  • 2篇兰州大学

作者

  • 295篇张泽华
  • 164篇农向群
  • 132篇涂雄兵
  • 128篇王广君
  • 48篇曹广春
  • 34篇郝昆
  • 31篇高松
  • 25篇黄训兵
  • 19篇吴惠惠
  • 17篇张礼生
  • 17篇杜桂林
  • 10篇苏红田
  • 9篇高松
  • 8篇刘迅
  • 8篇李红梅
  • 8篇张英财
  • 7篇董辉
  • 7篇丛斌
  • 7篇苏宇
  • 7篇王洁

传媒

  • 28篇中国生物防治...
  • 21篇植物保护
  • 16篇植物保护学报
  • 11篇中国生物防治
  • 7篇应用昆虫学报
  • 5篇草业科学
  • 5篇菌物学报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草业学报
  • 4篇草地学报
  • 4篇环境昆虫学报
  • 3篇昆虫知识
  • 3篇草原与草坪
  • 3篇我国2003...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消毒学杂...
  • 2篇Entomo...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西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1篇2023
  • 17篇2022
  • 34篇2021
  • 25篇2020
  • 24篇2019
  • 18篇2018
  • 11篇2017
  • 7篇2016
  • 19篇2015
  • 14篇2014
  • 13篇2013
  • 13篇2012
  • 17篇2011
  • 8篇2010
  • 11篇2009
  • 10篇2008
  • 8篇2007
  • 10篇2006
  • 7篇2005
  • 5篇2004
2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紫花苜蓿胰蛋白酶抑制剂MT-mth2-36p5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花苜蓿胰蛋白酶抑制剂MT‑mth2‑36p5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的紫花苜蓿胰蛋白酶抑制剂MT‑mth2‑36p5是如下a)或b)或c)或d)的蛋白质:a)氨基酸序列是序列2所示的蛋白质;b)在序列...
涂雄兵张泽华赵海龙
西藏飞蝗发生规律的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为阐明金沙江流域蝗区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发生规律,2007年夏季依据不同植物群落中西藏飞蝗年生活史和种群动态数据分析其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西藏飞蝗在金沙江流域一年发生一代,4月中下旬开始孵化,7月上中旬开始羽化为成虫,8月中旬起进入产卵期。在样地1、样地2和样地3内西藏飞蝗以群居型个体为主,前期虫口密度高,到6月下旬至7月上旬逐渐降低;在样地4内虫口密度低,以散居型个体为主。生境对西藏飞蝗生长发育和消长动态有一定的影响。
牙森.沙力高松学加热涂雄兵彭仕鼎薛志平张泽华
关键词:生境西藏飞蝗生活史种群动态
绿僵菌黏附素MAD1体外表达及诱导花生响应的作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绿僵菌具有昆虫致病性和植物共生性,其黏附素MAD1在绿僵菌侵染寄主昆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体外真核表达MAD1蛋白,明确MAD1在绿僵菌与植物共生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以绿僵菌转录组的Unigenes作为参考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检索比对,设计引物,以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IPPM010202菌株的cDNA作为模板,克隆得到mad1,通过DNAMAN对mad1序列进行蛋白翻译,利用ProtParam在线工具预测MAD1蛋白氨基酸组成及其理化特性,利用SMART在线程序分析其结构域。构建mad1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毕赤酵母,获得重组子,通过甲醇诱导表达得到MAD1蛋白;通过Ni-NTA亲和层析获得纯化蛋白。以纯化蛋白溶液(20μg·mL-1)浸没处理花生根0.5、6、12和24 h,通过qPCR检测花生根膜受体基因(CERK1、RPK)、免疫相关级联基因(MAPK、MMK1、CDPK)和转录因子基因(MYB86)、细胞壁整合基因(SCW1)及防御相关基因(PTi1、RML1A)的转录水平。【结果】克隆得到了绿僵菌黏附素基因mad1,全长2 136bp,编码711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74.8 kD;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AD1的N端有信号肽,C端有糖基磷脂酰肌醇(GPI)细胞壁锚定位点,且含有CFEM功能结构域,属于亲水性蛋白。成功构建了MAD1真核表达系统,诱导表达并纯化出具有生物活性的MAD1蛋白,对花生根进行不同时间段的处理,发现MAD1处理后0.5 h,根尖细胞感知并启动膜类识别受体基因CERK1表达;0.5—6 h,根膜受体基因CERK1、RPK转录水平均上调,膜整合基因SCW1转录由下调转为上调,免疫反应相关基因MAPK、MMK1、CDPK、MYB86的转录受到短暂抑制,防御基因PTi1、RML1A转录下调,植物根部免疫防御反应受到抑制;6—12 h,膜受体基因维持上调表达,而防御基因RML1A从下调逆转为强烈上调;12—24 h,膜受体类基因CERK1、RPK,防御基因PTi1、RML1A均上调,免疫相关级联基因MAPK、MMK1、CDPK,转录因子基因MY
闫多子蔡霓王峰农向群王广君涂雄兵张泽华
关键词:金龟子绿僵菌植物免疫真核表达
一种杀虫真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杀虫真菌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杀虫真菌球孢白僵菌菌株BBNS-J9-16(Beauveria bassiana),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5288。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球孢...
农向群张泽华张英财王广君曹广春
一种紫花苜蓿胰蛋白酶抑制剂MT-mth2-89i19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花苜蓿胰蛋白酶抑制剂MT‑mth2‑89i19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的紫花苜蓿胰蛋白酶抑制剂MT‑mth2‑89i19是如下a)或b)或c)或d)的蛋白质:a)氨基酸序列是序列2所示的蛋白质;b)在...
涂雄兵张泽华赵海龙
文献传递
飞蝗丝氨酸蛋白酶2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飞蝗丝氨酸蛋白酶2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首先从飞蝗中克隆了飞蝗丝氨酸蛋白酶2基因LmSPN2,并对飞蝗丝氨酸蛋白酶2基因LmSPN2设计引物,合成了用于干扰飞蝗丝氨酸蛋白酶2基因LmSPN2的dsRNA,...
涂雄兵张泽华陈俊张道刚朱凯辉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1对绿僵菌侵染飞蝗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s)是昆虫体内一类非常重要的蛋白酶抑制剂,具有调节昆虫免疫反应的功能。为研究Serpin1对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侵染飞蝗Locusta migratoria的影响,从飞蝗体内克隆了serpin1基因,经原核表达获得Serpin1蛋白;以飞蝗为试虫,通过饵剂饲喂的方法,测定了Serpin1蛋白对绿僵菌菌株IMI330189毒力的影响,并检测了绿僵菌IMI330189单独处理、Serpin1单独处理、绿僵菌IMI330189与Serpin1混合处理情况下飞蝗体内保护酶POD和SOD的活力。结果表明,在Serpin1与绿僵菌IMI330189混合饲喂3 d后,飞蝗的累计死亡率开始低于绿僵菌单独处理;到第8 d,绿僵菌IMI330189单独处理飞蝗累计死亡率达到100%,而Serpin1与绿僵菌IMI330189混合处理累计死亡率为84.31%,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OD和SOD酶活力测定结果显示,绿僵菌IMI330189单独处理时飞蝗体内的POD活力在第2 d和第3 d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在第5 d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绿僵菌IMI330189与Serpin1混合处理后飞蝗体内的POD活力在第3 d和第5 d较对照组和绿僵菌处理组显著升高,而在第1 d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绿僵菌处理组。绿僵菌IMI330189单独处理及绿僵菌IMI330189与Serpin1混合处理时,飞蝗体内的SOD活力在第1 d、第3 d和第5 d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在第2 d时较对照显著降低,且绿僵菌IMI330189与Serpin1混合处理组在第2 d和第3 d时较绿僵菌IMI330189单独处理组显著升高。上述研究结果表明Serpin1能够通过调节飞蝗体内POD和SOD的活性,有效抑制绿僵菌IMI330189对飞蝗的侵染。本研究为揭示Serpin1的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李贝贝田野杜桂林岳方正农向群刘廷辉刘廷辉张泽华
关键词:飞蝗绿僵菌毒力测定酶活力
中国生物农药发展机遇与挑战
张泽华
关键词:生物农药
不同浓度增效剂对金龟子绿僵菌、黄绿绿僵菌和球孢白僵菌产孢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生防菌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杀虫剂,被开发成多种制剂应用于农林害虫的防治;微生物制剂的生产成本高、耗时长,极大影响其生产效率。本试验通过液固两相发酵法筛选出提高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黄绿绿僵菌Metarhizium flavoviride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产孢量的最优增效剂浓度。结果表明0.1%浓度增效剂对金龟子绿僵菌的促产孢作用达最大化,浓度达4.48×109孢子/g;黄绿绿僵菌的最适增效剂浓度为0.05%,浓度达2.75×109孢子/g;当增效剂浓度小于0.1%时利于黄绿绿僵菌的产孢,增效剂高于0.1%时抑制产孢;而球孢白僵菌的产孢量与增效剂浓度正相关,最大浓度达7.41×109孢子/g。在真菌液体发酵过程中添加产孢增效剂,有效提高了真菌产孢量,缩短了真菌培养周期,为提高真菌制剂生产效率、节约成本提供理论支持。
徐超民李霜孟祥晨马崇勇张泽华涂雄兵郭萍
关键词:增效剂产孢量
植物次生代谢物丁布对苜蓿斑蚜的控制作用
2023年
为明确植物次生代谢物丁布对苜蓿斑蚜Therioaphis trifolii Monel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利用人工饲喂的方法测定不同浓度丁布对苜蓿斑蚜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高浓度丁布可以显著降低苜蓿斑蚜存活率、繁殖率和体内蛋白酶活性,与对照相比,苜蓿斑蚜取食800μg/mL丁布72h后,成蚜存活率下降了53.06%,繁殖率下降了53.82%,若蚜存活率仅为35.8%,显著低于对照组;不同浓度丁布混合饲料均显著抑制了成蚜体内氨肽酶(APs)、胰凝乳蛋白酶(CTP)、胰蛋白酶(Tr)、总蛋白酶(Pr)活性,在高浓度下最为突出,与对照组相比,苜蓿斑蚜取食含有800μg/mL丁布72 h后,Aps、CTP、Tr、Pr活力分别降低了61.5%、67%、65.1%、55.9%。表明丁布作为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物,可显著降低苜蓿斑蚜存活率和繁殖率,为植物源农药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潘凡朱凯辉涂雄兵张泽华
关键词:植物次生代谢物苯并噁嗪苜蓿斑蚜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