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殿宝

作品数:67 被引量:180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0篇细胞
  • 10篇间充质干细胞
  • 10篇干细胞
  • 10篇充质干细胞
  • 8篇增殖
  • 7篇术后
  • 7篇细胞增殖
  • 7篇角质
  • 7篇角质形成
  • 6篇肿瘤
  • 6篇转录
  • 6篇化疗
  • 6篇角质形成细胞
  • 5篇脂肪间充质干...
  • 5篇疗效
  • 5篇骨髓
  • 5篇骨髓瘤
  • 4篇羊膜间充质干...
  • 4篇愈合
  • 4篇人羊膜间充质...

机构

  • 29篇河南科技大学...
  • 27篇中国医科大学
  • 12篇中国医科大学...
  • 7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卫生部

作者

  • 64篇张殿宝
  • 15篇庞希宁
  • 13篇张宪芬
  • 13篇郭艳珍
  • 12篇施萍
  • 11篇王哲
  • 10篇刘晓玉
  • 9篇姚俊
  • 8篇康议心
  • 6篇王竟
  • 6篇赵莹
  • 6篇黄蓓晖
  • 6篇李娟
  • 5篇李莹
  • 5篇王秋实
  • 5篇陶欢欢
  • 4篇林学文
  • 4篇张治业
  • 4篇高文根
  • 3篇王瑞

传媒

  • 8篇基础医学与临...
  • 4篇中国医药科学
  • 3篇癌症
  • 3篇解剖科学进展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第10届全国...
  • 1篇医药世界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9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IRT1基因沉默对DLBCL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探究SIRT1基因沉默对DLBCL放射敏感性影响。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SIRT1在DLBCL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SIRT1在DLBCL细胞系OCI-Ly3、SU-DHL-2、SU-DHL-4及人正常B细胞永生化细胞系HMy2.CIR中的表达情况。利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盒将si-SIRT1及si-NC转染到SU-DHL-4细胞中并检测转染后SIRT1的表达;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经放射处理后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变化。成组t检验差异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SIRT1在DLBCL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2.6%(103/140),明显高于SIRT1在RLH中的阳性率(26.5%,8/25)(P=0.001);SIRT1在DLBCL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人正常B细胞永生化细胞系HMy2.CIR细胞(P=0.020);SIRT1基因沉默后,SIRT1在SU-DHL-4细胞中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08)。放射处理后,SIRT1基因沉默组的细胞增殖率和克隆形成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0)。结论 SIRT1基因沉默明显提高了DLBCL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为DLBCL细胞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靶标。
康议心高社干郭艳珍姚俊张治业高小会张殿宝郭双双张路霖
关键词:基因敲除
CIK联合介入栓塞化疗在Ⅲ期原发性肝癌中的疗效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比较CIK联合介入栓塞化疗与单纯介入栓塞化疗在原发性肝癌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21例采用CIK联合介入栓塞化疗(联合组),26例采用单纯介入栓塞化疗(TACE组),比较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1年生存率及总生存期差异。结果联合组和TACE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8个月和6个月(P〈0.05),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12个月和9个月(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年生存率分别为38.1%和21.2%,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K联合介入栓塞化疗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中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张殿宝姚俊康议心
关键词:介入栓塞化疗原发性肝癌
乙酰肝素酶和低氧诱导因子1α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检测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并探讨HIF-1α对调节heparanase的可能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8例胆管癌组织中heparanase、HIF-1α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Heparanase和HIF-1α在48例胆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和45.9%,显著高于癌旁组织。Heparanase阳性表达与TNM分期(P=0.031)、淋巴结转移(P=0.003)呈正相关,与3年生存率呈负相关(20.0%vs.0%,P=0.001);HIF-1α与淋巴结转移(P=0.017)、远处转移(P=0.031)正相关,与预后无相关。Heparanase与HIF-1α有较高的共同阳性表达率(P=0.018)。多因素分析显示heparanase和HIF-1α均为非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Heparanase在胆管癌中表达增高且与预后不良相关,HIF-1α可能上调heparanase表达水平,促进heparanase介导的肿瘤浸润转移。
姚俊赵杰刚王新帅张殿宝
关键词:乙酰肝素酶胆管肿瘤低氧诱导因子1Α免疫组织化学
EGF对hAMSCs基因表达谱影响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基因表达谱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基因表达谱测序(Illumina RNA-Seq)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100 ng/mL EGF干预前后的hAMSCs基因表达测序比对,确定hAMSCs基因表达谱,RT-PCR检测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04个(FDR≤0.001和|log2Ratio|≥1),其中上调差异表达基因56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48个;GO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26个生物学过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相互作用信号通路具有显著性差异(Q≤0.05),RT-PCR检测验证与基因表达谱结果一致。结论 EGF干预hAMSCs引起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和信号通路可能在hAMSCs增殖和迁移及促进创伤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庞希宁李彩虹施萍王竟刘晓玉张涛张殿宝赵峰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表达谱生物信息学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储备库的构建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构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库,为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提供充足的细胞来源。方法将胎盘冲洗干净后,分离出羊膜组织,从羊膜组织原代和传代培养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方式,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及干细胞标记,使用不同的诱导分化培养基检测鉴定hAMSCs多向分化的能力,细胞周期等鉴定其生物学特性,将磁性纳米颗粒标记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小鼠创面进行细胞功能评价。结果羊膜来源的细胞生长呈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细胞传代过程中未发现细菌、真菌、霉菌、支原体和内毒素等的污染。细胞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CD90和CD105,不表达CD45、CD14、CD34和HLA-DR。在不同的条件培养基培养状态下,细胞可向成骨、成软骨和成脂方向分化。细胞大多数处于G1期,仅少数细胞处于活跃的增殖期G2;建库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可显著促进小鼠创面愈合(P<0.05)。结论所得到的细胞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初步建立了库存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标准和相应的干细胞质量控制体系。
庞希宁刘晓玉施萍王竟林学文张殿宝谭丽萍
关键词: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细胞分化细胞库
新microRNA N-70在EGF 调控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研究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项分化潜能、无伦理学争议、移植后免疫排斥少、易于在宿主体内成活等特点,在再生医学领域备受关注.表皮生长因子(EGF)是一种活性多肽物质,可以促进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迁移,人羊膜负载hAMSCs 应用...
李莹张殿宝庞希宁
关键词: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迁移
人2型糖尿病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及纯化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体外原代无血清培养人2型糖尿病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并进行纯化。方法采用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消化法分离人2型糖尿病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使用无血清培养基进行原代培养,通过两步消化传代纯化细胞,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WST-8法测定细胞增殖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型和纯度。结果无血清培养并纯化的角质形成细胞呈典型的上皮形态,第3代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曲线为S形,对数增长期的平均倍增时间为36.9 h,角蛋白阳性率为98.9%。结论建立高纯度的人2型糖尿病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无血清培养方法。
张殿宝王竟庞希宁施萍苏航
关键词:角质形成细胞2型糖尿病原代培养
普罗布考减轻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人真皮成纤维细胞NF-κB活化及ICAM-1表达
2013年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成人真皮成纤维细胞(Fb)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化与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足部创面皮肤进行Fb培养。实验分4组:对照组、AGE-BSA作用组(AGE-BSA浓度100 mg/L)、高浓度普罗布考组(100μmol/L普罗布考+100 mg/L AGE-BSA)、低浓度普罗布考组(50μmol/L普罗布考+100 mg/L AGE-BSA)。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测定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NF-κB P65蛋白和总ICAM-1蛋白表达。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AGEBSA作用组Fb形态改变,核蛋白NF-κB P65表达明显增加(P<0.01),细胞总ICAM-1表达明显升高(P<0.05);普罗布考可在不同程度纠正上述变化。2)普罗布考显著抑制AGE-BSA诱导Fb MDA含量增加和SOD活性下降(P<0.05);普罗布考能抑制AGE-BSA诱导Fb NF-κB和ICAM-1蛋白表达水平上升。结论普罗布考对AGE-BSA诱导Fb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活化以及减低ICAM-1表达来实现的。
王哲张殿宝施萍刘晓玉庞希宁
关键词:糖基化终末产物成纤维细胞细胞黏附分子1
冠脉搭桥术后低氧血症相关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冠脉搭桥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并分析低氧血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27例CABG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出现低氧血症分为低氧血症组和非低氧血症组。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EF值、吸烟情况、术前肺功能、体外循环与否、搭桥数目、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输血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ABG后低氧血症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尿素、肌酐值、二次插管率、住院30天内死亡率、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吸烟(OR=2.676,95%CI=1.202-5.958)和体重指数(OR=0.848,95%CI=0.742-0.970)是CABG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低氧血症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较非低氧血症组长,尿素、肌酐、二次插管率较非低氧血症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烟和体重指数是CABG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低氧血症患者预后差,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延长,尿素、肌酐升高,二次插管率高。
张宪芬高文根张殿宝王朝娟宋丹陶欢欢
关键词:冠脉搭桥术低氧血症吸烟体重指数
冠脉搭桥术后急性肾损伤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探讨冠脉搭桥术(CABG)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因素,分析AKI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27例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应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CABG后AKI相关因素,并分析AKI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应用呋塞米、多巴胺、肾上腺素、硝酸甘油、米力农、胺碘酮、羟乙基淀粉及前列地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CABG后AKI有关.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P=0.004),应用呋塞米(P=0.01)、肾上腺素(P=0.035)与CABG后AKI有关.AKI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较非AKI组长,低氧血症发生率、二次插管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30 d内死亡率、心律失常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手术时间、应用呋塞米、肾上腺素是CABG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AKI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均延长,低氧血症发生率、二次插管率高.
张宪芬高文根张殿宝宋丹陶欢欢
关键词:冠脉搭桥术急性肾损伤预后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