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梁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胰岛
  • 5篇胰岛素
  • 5篇胰岛素抵抗
  • 4篇针刺
  • 3篇针灸
  • 2篇针灸疗法
  • 2篇揿针
  • 2篇痤疮
  • 2篇模型大鼠
  • 2篇灸疗
  • 2篇灸疗法
  • 2篇骨骼肌
  • 2篇干预
  • 2篇大鼠骨骼肌
  • 1篇蛋白
  • 1篇底物
  • 1篇电针
  • 1篇凋亡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机构

  • 9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重庆市大足区...

作者

  • 9篇张梁
  • 5篇易玮
  • 2篇黄康柏
  • 2篇许能贵
  • 2篇黄新宇
  • 2篇孙健
  • 2篇郝燕
  • 1篇强肖文
  • 1篇李梅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新中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西中医药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西部中医药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揿针治疗痤疮的理论基础探讨被引量:5
2018年
1痤疮的中医认识痤疮是好发于颜面部皮脂腺分泌旺盛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经常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1],在中医学被称为“面皰”“肺风粉刺”“肺风酒刺”等。中医学对痤疮的认识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早在《素问·生气通天论第三》中就有相关记载:“汗出见湿,乃生痤疿……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文中认为,痤疮的发病原因是外感六淫邪气。到了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认为痤疮的产生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年少气充,面生皰疮”。
郝燕张梁黄康柏张新普
关键词:痤疮揿针皮部
针刺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临床干预与实验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4年
胰岛素抵抗(IR)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针刺在对这些疾病的治疗作用机制与改善这些疾病中存在的IR现象密切相关。临床干预与分子生物学的介入虽然加深了对IR的认识,但是针刺对IR的机制研究多局限于检测某一指标,尚不能系统化,并且由于动物模型与人种属之间的差异,这些研究仍然难以说明人体的实际变化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因素将被整合用来系统解释IR的机制。
黄新宇张梁易玮
关键词:针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揿针结合刺络放血治疗痰瘀凝结型难治性痤疮临床观察
2019年
目的:研究揿针结合刺络放血治疗痰瘀凝结型难治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痰瘀凝结型难治性痤疮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进行揿针体穴埋置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予以针刺结合刺络放血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总体疗效及检测激素水平T、DHT。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激素的改善方面,两组治疗对激素水平T均有改善,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对激素水平DHT的改善则是揿针体穴埋置结合刺络放血效果更好,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体穴埋置结合刺络放血对痰瘀凝结型难治性痤疮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替代或配合针刺对难治性痤疮进行综合治疗。
郝燕张梁强肖文王鹏
关键词:揿针刺络放血难治性痤疮
针刺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骨骼肌胰岛素受体底物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针刺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骨骼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正常针刺组、模型组和模型针刺组,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血浆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血清C-肽(C-P),骨骼肌IRS-1、IRS-2、GLUT4 m 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的FPG、FINS、C-P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ISI,IRS-1、IRS-2、GLUT4 m RNA表达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模型针刺组的FPG、FINS、C-P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ISI,IRS-1、IRS-2、GLUT4 m 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针刺可能在基因转录水平对IRS-1、IRS-2、GLUT4产生影响,从而改善PI3K通路的信号转导。
张梁易玮
关键词:基因表达调控
针刺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骨骼肌PI3K p85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观察针刺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骨骼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之亚基p85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各8只,以高糖高脂高盐饮食复制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blotting等方法,检测比较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血浆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血清C-肽(C-P)和骨骼肌PI3K p85α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的FBG、FINS、C-P、PI3K p85α mRNA、PI3Kp85蛋白表达均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1),ISI显著降低(P<0.01);针刺组的FBG、FINS、C-P、PI3K p85α mRNA、PI3K p85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P<0.01),ISI显著升高(P<0.01)。结论:针刺干预可以纠正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骨骼肌PI3K p85蛋白的过度表达,使PI3K的活性升高,这可能是针刺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理之一。
张梁李梅易玮许能贵孙健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针灸疗法针刺P85动物实验
针刺对OLETF大鼠骨骼肌PKCζ/λ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针刺对OLETF大鼠骨骼肌PKCζ/λ的影响。方法:将16只雄性OLEFT大鼠随机分为2组,即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8只,8只SD大鼠作为空白组,用葡萄糖氧化酶法、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比较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血浆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血清C-肽(C-P)和骨骼肌PKCζ/λ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针刺组的FPG、FINS、C-P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ISI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的PKCζmRNA和PKCλmRNA表达较空白组表达显著降低(P<0.01)。针刺组PKCζ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针刺组大鼠骨骼肌phospho-PKCζ/λ蛋白表达较空白组升高(P<0.05)。结论:针刺可能通过对骨骼肌phospho-PKCζ/λ转录水平的调节改善大鼠的胰岛素抵抗状态,调节转录表达的同时可能刺激了相应蛋白的表达,使phospho-PKCζ/λ蛋白表达有一定的提升。
黄新宇易玮张梁孙健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OLETF大鼠针刺
温针灸联合软组织牵伸技术治疗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40例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软组织牵伸技术治疗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软组织牵伸技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联合软组织牵伸技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肌电阻测量仪痛点的数量及简式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0%(38/40),对照组为80.00%(3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点和黄点痛点数量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式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软组织牵伸技术治疗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可有效减轻患者病痛。
陈志张梁
关键词:温针灸
针刺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干预的信号转导机制研究
张梁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针刺PI3K
文献传递
针刺对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STAT5 mRNA动态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缺血大鼠不同时间段神经元凋亡及STAT5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脑缺血后针刺调节机体自稳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AG490组和AG490+针刺组,再分为2 h、1 d、3 d、7 d及21 d 5个亚组,与假手术组对照。电凝闭右大脑中动脉复制脑缺血模型,针刺大椎、百会干预。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TUNEL观测神经元凋亡,原位杂交技术检测STAT5 m RNA含量。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和TUNEL检测细胞凋亡发展趋势相似,在缺血3 d后大鼠神经元凋亡达到高峰。针刺组抗细胞凋亡均优于同时段的其他组别,AG490+针刺组有一定改善作用,模型组和AG490组神经元凋亡明显。脑缺血后2 h^1 d模型组和针刺组STAT5 m RNA升高,AG490+针刺组低于针刺组(P<0.01)。3~7 d针刺组高于模型组(P<0.05),AG490组和AG490+针刺组的含量较低(均P<0.01)。结论:针刺能改善脑缺血细胞凋亡,调节机体自稳态的内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STAT5的水平而实现的。
黄康柏许能贵张梁易玮
关键词:脑缺血电针STAT5细胞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