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林秀

作品数:188 被引量:3,147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The Canadia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cy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0篇经济管理
  • 34篇文化科学
  • 31篇医药卫生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政治法律
  • 7篇农业科学
  • 5篇社会学
  • 3篇哲学宗教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1篇农村
  • 30篇教育
  • 22篇公共
  • 18篇农户
  • 18篇公共投资
  • 17篇贫困
  • 16篇实证
  • 15篇劳动力
  • 14篇儿童
  • 13篇农业
  • 12篇选举
  • 11篇就业
  • 10篇调查数据
  • 10篇影响因素
  • 9篇税费
  • 9篇税费改革
  • 9篇农村劳动力
  • 9篇非农
  • 8篇实证研究
  • 8篇非农就业

机构

  • 162篇中国科学院
  • 32篇斯坦福大学
  • 30篇中国科学院大...
  • 27篇北京大学
  • 17篇陕西师范大学
  • 12篇吕梁市人民医...
  • 9篇西北大学
  • 7篇中国农业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加利福尼亚大...
  • 6篇天津师范大学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北京林业大学
  • 5篇中国人民大学
  • 4篇华南农业大学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浙江大学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四川大学
  • 3篇沈阳大学

作者

  • 183篇张林秀
  • 46篇罗仁福
  • 32篇刘承芳
  • 21篇易红梅
  • 17篇史耀疆
  • 15篇白云丽
  • 8篇张同龙
  • 7篇罗斯高
  • 6篇赵启然
  • 6篇李强
  • 5篇韩爱荣
  • 5篇王晓兵
  • 5篇黄季焜
  • 5篇陈默
  • 4篇王卫东
  • 4篇叶春辉
  • 4篇岳爱
  • 4篇马林靖
  • 3篇邓蒙芝
  • 3篇马荣英

传媒

  • 18篇农业技术经济
  • 10篇新世纪周刊
  • 8篇中国农村经济
  • 7篇农业经济问题
  • 6篇经济经纬
  • 5篇中国软科学
  • 4篇现代经济探讨
  • 4篇农村经济
  • 4篇中国血吸虫病...
  • 4篇护理研究(下...
  • 4篇中国卫生政策...
  • 4篇Journa...
  • 3篇学前教育研究
  • 3篇中国学校卫生
  • 3篇农业现代化研...
  • 3篇经济学(季刊...
  • 3篇教育经济评论
  • 2篇中国农村观察
  • 2篇教育发展研究
  • 2篇经济研究

年份

  • 3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13篇2017
  • 14篇2016
  • 8篇2015
  • 16篇2014
  • 13篇2013
  • 7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11篇2009
  • 11篇2008
  • 11篇2007
  • 12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1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被引量:2
1988年
估计回归方程常用的方法是普通最小二乘法。但如果对普通最小二乘法所依据的基本假定缺乏系统的认识,则将导致实际工作中的许多问题。本文系统介绍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假定,分析了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应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各种错误现象,讨论了这些错误对分析工作带来的影响。
张林秀
关键词:普通最小二乘法误差项
农户模型方法在实证分析中的运用——以中国加入WTO后对农户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影响分析为例被引量:14
2007年
农户模型方法是从微观层次的角度把农户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结合起来,来系统分析各种政策和外界冲击对微观农户的生产、消费、市场供给等行为的影响一个工具。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农户模型方法进行介绍,并构建了一个用于分析中国加入WTO对农户生产和消费影响的局部均衡模型。这个模型系统把农户的生产和消费行为结合在一起,而且这个模型也不同于别的模拟模型,它是建立在微观模拟的基础上的。
李强张林秀
关键词:农户模型系统模型
随机干预试验——影响评估的前沿方法被引量:17
2013年
在国际上,影响评估已经逐步成为项目设计的一部分,其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判断结果变化确实是由于项目干预或政策实施所致。影响评估的方法可以分为非试验性影响评估方法和试验性影响评估方法两类。非试验性影响评估的主要方法有事前事后评估比较法、倍差分析法、匹配法、工具变量法、断点回归法等;而试验性评估方法即随机干预试验,其最大的优点是避免了非试验性评估的选择误差问题。本文在介绍2类影响评估方法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随机干预试验的试验设计和操作步骤。开展随机干预试验首先要进行因果链分析,其次确定干预的单位和随机的方法,然后进一步分析其他可能对结果变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并在试验设计时加以控制,最后计算试验规模的大小。随机干预试验的执行过程:第一步是基线调查,第二步随机选择样本实施干预,第三步是评估调查。本文以婴幼儿营养健康和教育的影响评估项目为典型案例,对随机干预试验在中国的实践应用进行了介绍。随机干预试验在影响评估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张林秀
电脑闲置之痛
2014年
简单、以游戏为基础的学习软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其精神健康状况,建立学习的自信。怎样使这成为现实?
Scott Rozelle张林秀
关键词:电脑游戏
家庭保障、劳动力结构与农户土地流转——基于江苏省142户农户的实证研究被引量:73
2009年
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是今后我国农业应付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首先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动因研究状况,并分析了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然后利用2007年在江苏省高邮市、兴化市两地4个村随机抽取的142个农户家庭调查数据,从实证的角度考察了当今农户在土地流转市场上的行为。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较好地描述了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及其相应的土地面积。发现家庭保障水平越高的农户转出其土地的可能性越大、转出地面积也越多。农业劳动力越多的农户则转入土地的可能性越大,与之相反非农劳动力较多的农户则转出的土地较多。农户家庭保障水平低下和非农就业机会的限制可能是我国农地流转市场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詹和平张林秀
关键词:农户土地土地流转家庭保障劳动力结构
农民施肥行为及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被引量:207
2006年
本文旨在通过采用统计分析和构建计量经济模型的方法分析农户的施肥行为,寻找到在农户层面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研究结果表明,非农就业会对化肥施用水平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有机肥与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替代关系并不十分明显;相反,农业技术培训与农户化肥的施用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化肥施用水平在不同地区之间有较大差异。
何浩然张林秀李强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农户行为
中国省域城镇居民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从消费角度出发,分别对2003和2012年中国城镇(不含港、澳、台地区)居民碳排放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城镇居民碳排放存在明显差异,人口因素对区域分异有弱化作用。从城镇居民人均碳排放来看,不同地区消费构成、能源结构、产业结构3因素对城镇居民碳排放影响的差异总体表现为:消费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与其他部门相比,大多数地区工业部门的生产能耗、投入产出周转量和产品购买量是影响当地城镇居民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各地区城镇居民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政府应在当前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当地能耗模式、产业模式和消费模式因地置宜管理城镇居民碳排放。
刘晔刘丹张林秀
关键词:居民消费
中国最弱势儿童
2014年
所有贫困农村地区儿童都急需更良好的教育、更全面的营养以及更高质量的医疗。
Scott Rozelle张林秀
关键词:弱势儿童贫困农村地区
西北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情况
2017年
该文基于青海省海东市117所农村完全小学的校长、老师及学生的一手调研数据,分析了信息技术课的三要素:农村小学电脑配备情况、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情况和信息技术老师个人特征.结果表明,青海农村小学电脑配备已达到较好水平,但区域和民族显著不均衡,并且存在部分学校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以及师资不足、开课率较低的问题.
席至琪白钰岳爱张林秀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信息化
东非自然保护地的保护与生计耦合及可持续管理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18年
加强对自然保护地保护与生计影响的耦合研究,有助于增强它们在未来十多年对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总体贡献。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中国科学院、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局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14年联合发起的"东非自然保护地可持续管理研究"项目。本文对东非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进行了梳理,并对保护区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了该联合项目的研究背景、目标和主要任务。结果表明,东非国家在上个世纪大大提高了自然保护地的覆盖面积,并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保护地管理体系。近年来,这些保护地的重点任务从生物多样性保护转向了减少贫困和支持生计。但在保护地内外发生的许多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不仅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产生长远影响,也对保护地支持其周边居民的生计和减少贫困的能力造成威胁。从现有状况来看,很有必要开展更多的研究,帮助东非自然保护地的管理者和决策者了解如何实现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双赢的结果。在这样的背景下,该联合项目旨在加强对东非保护地周边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之间动态相互作用的理解,收集整理那些将保护目标和当地居民生计需求有机结合起来的保护地管理方法,并试图将研究成果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有关各方共同分享。迄今项目在数据收集、科研人员交流访问和案例研究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未来一年将系统总结东非自然保护地管理的成败得失,面向全球各界进行交流。中国正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蓝图,可以补充并借鉴非洲国家的自然保护地管理知识和经验。该项联合研究行动推动了中国与非洲在自然保护地研究与管理方面的合作。
付超白云丽张林秀张林秀严雪
关键词:自然保护地生计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