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鸣

作品数:179 被引量:1,187H指数:18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领域

  • 117篇轻工技术与工...
  • 34篇农业科学
  • 27篇化学工程
  • 9篇医药卫生
  • 9篇理学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5篇美拉德
  • 18篇美拉德反应
  • 16篇风味
  • 12篇微胶囊
  • 12篇催化
  • 10篇酯化
  • 10篇酶解
  • 10篇卷烟
  • 10篇感官
  • 9篇脂质体
  • 9篇催化合成
  • 8篇烟叶
  • 8篇食品
  • 8篇甾醇
  • 8篇抗氧化
  • 8篇PLSR
  • 7篇烟草
  • 7篇质谱
  • 6篇蛋白
  • 6篇中间体

机构

  • 172篇江南大学
  • 15篇广西中烟工业...
  • 6篇新疆大学
  • 6篇仲恺农业工程...
  • 5篇上海应用技术...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渤海大学
  • 4篇西华大学
  • 3篇石河子大学
  • 3篇佛山市顺德区...
  • 3篇大理州质量技...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江苏中烟工业...
  • 1篇长春职业技术...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莆田学院

作者

  • 179篇张晓鸣
  • 53篇夏书芹
  • 42篇贾承胜
  • 24篇冯骉
  • 18篇于静洋
  • 13篇龙章德
  • 13篇许时婴
  • 10篇宋诗清
  • 10篇刘巧瑜
  • 10篇林顺顺
  • 9篇田兆福
  • 9篇刘平
  • 9篇崔和平
  • 7篇佟建明
  • 6篇白家峰
  • 6篇董志俭
  • 6篇乐琳
  • 6篇何文森
  • 6篇敬思群
  • 5篇韦建玉

传媒

  • 40篇食品与机械
  • 27篇食品工业科技
  • 25篇食品与生物技...
  • 11篇食品与发酵工...
  • 9篇食品科学
  • 6篇中国油脂
  • 5篇食品研究与开...
  • 4篇食品工业
  • 3篇中国调味品
  • 3篇中国粮油学报
  • 3篇现代食品科技
  • 2篇食品科技
  • 2篇无锡轻工大学...
  • 2篇粮食与饲料工...
  • 2篇饲料工业
  • 2篇精细化工
  • 2篇中国科教创新...
  • 2篇食品与发酵科...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岩矿测试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10篇2016
  • 11篇2015
  • 11篇2014
  • 22篇2013
  • 7篇2012
  • 12篇2011
  • 17篇2010
  • 12篇2009
  • 22篇2008
  • 8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1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动注射合并带停留光度法快速测定环境水样中化学需氧量被引量:6
2008年
研究了KMnO4体系流动注射合并带停留分光光度法对环境水样中化学需氧量(COD)测定的试验条件,包括反应试剂KMnO4的浓度、载流H2SO4的酸度、采样泵泵速及停留时间、反应温度、试剂体积和采样环体积。在不加HgSO4的条件下,Cl^-的质量浓度达10000 mg/L对测定无干扰。方法的线性范围为3~150 mg/L,检出限为1 mg/L,精密度(RSD,n=7)为1.2%。方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快速,干扰少,灵敏度高等优点,用于河水、池塘水和地表水等实际样品的分析,测定值与经典重铬酸钾标准方法结果基本一致。
乐琳张晓鸣
关键词:流动注射分析分光光度法化学需氧量环境水样
食品风味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被引量:6
2011年
食品风味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为构建面向各类学生、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根据食品工业发展的要求和食品风味化学的教育教学目标,积极开展食品风味化学课程综合改革,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实验,改革教学内容,注重课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实施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科交叉,建设具有特色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
贾承胜张晓鸣姜启兴夏文水
关键词: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烟叶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分析及其对感官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为明确湖南烟区烟叶原料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含量及其与感官品质的关系,采用非衍生化方法的气相色谱法对湖南烟区3个区县,不同部位的7种烟叶样品的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含量进行检测,发现7种烟叶原料,多元酸中丙酸含量最高,其次是3-甲基戊酸和2-甲基丁酸,高级脂肪酸中十六酸含量最高,再次是亚油酸和油酸;同时发现,这些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在上部烟叶中的含量高于中部烟叶;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R)方法对烟叶中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含量与感官品质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元酸含量越高,提香越明显,口腔刺激感越低且透发性越强,而高级脂肪酸仅仅可以提高烟叶抽吸劲头,但不利于其他感官指标。
薛云龙章德严俊刘鸿黎新钦胡志忠潘永诚林顺顺张晓鸣
关键词:烟叶多元酸高级脂肪酸PLSR
水解大豆蛋白制备热反应肉味香精被引量:9
2007年
采用硫酸水解大豆蛋白制备肉类香精,通过正交实验和感官评定得出用15%的硫酸在固液比1∶5加热反应2.5h后的蛋白水解液,进行美拉德反应,可获得最佳肉类风味。通过大豆蛋白水解液的氨基酸和分子量分布分析,发现水解液中主要参与美拉德反应的为28个氨基酸残基的小肽和少量游离氨基酸。采用SPME方法,经GC-MS分析分离鉴定出43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包括呋喃类含氧化合物,噻吩、硫醇类含硫化合物,占所分离鉴定化合物的28%,所鉴定出的杂环化合物是呈现肉类风味的关键化合物。
华婧孙莹张晓鸣
关键词:大豆蛋白酸解美拉德反应肉类香精
银杏黄酮抑制脂质氧化的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为明确银杏黄酮的有效活性形态,为银杏黄酮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将苷元型和糖苷型银杏黄酮分别添加到大豆油和鼠脑组织匀浆中,考察它们对高温下大豆油氧化的抑制效果和对由FeCl_2-H_2O_2诱导产生的丙二醛(MDA)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苷元型和糖苷型的黄酮均能有效地抑制脂质氧化,且在相同浓度下苷元型比糖苷型银杏黄酮有更强的抑制脂质氧化的能力(p<0.05);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苷元型银杏黄酮有更好的抗氧化效果。
张静张晓鸣佟建明夏书芹
关键词:银杏黄酮油脂抗氧化
提取工艺对高寒香菊花粗多糖体外抗氧化性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以总抗氧化力、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DPPH·)的清除能力为指标,对复合酶法超声辅助和超高压处理提取2种不同方法提取所得的高寒香菊花粗多糖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提取的高寒香菊花粗多糖的抗氧化性远远高于复合酶法超声辅助法。
敬思群张晓鸣
关键词:超高压处理抗氧化性
NaCl对大豆肽美拉德反应体系色香味的影响
2014年
考察了NaCl对大豆肽-木糖-半胱氨酸体系美拉德反应中色泽香气和滋味的影响,研究发现质量分数为4.00%的NaCl可以抑制大豆肽美拉德反应中色泽的形成。通过HPLC分析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可知体系中小分子质量(<500 Da)物质占大多数(PXC、PXCN分别为61.15%、59.73%);SPME-GC-MS分析显示,添加NaCl的体系PXCN产物中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明显减少,呋喃类化合物为11.47μg/g(PXC 12.87μg/g),含硫化合物为6.80μg/g(PXC7.35μg/g),醇、酸、酯类的含量都较PXC低,表明NaCl的添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挥发性化合物的产生;感官评定实验结果表明,PXCN比PXC具有更强的焦甜香和咸味,适合应用于开发浅色型美拉德反应风味增强肽及咸味类食品中。
黄梅桂张晓鸣
关键词:感官评定分子质量分布挥发性化合物
肉桂醛/壳聚糖功能化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固定脂肪酶的研究
2017年
肉桂醛改性处理的壳聚糖对碳纳米管表面进行修饰,制得一种新型的肉桂醛/壳聚糖/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热分析系统(TGA)、透射电镜(TEM)对该肉桂醛/壳聚糖/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相应中间产物进行表征与分析。以猪胰脂肪酶为模型,探究该肉桂醛/壳聚糖/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固定化酶的性质。结果表明:在肉桂醛与壳聚糖中游离氨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pH 7.0及脂肪酶浓度为5 mg/mL时,该复合材料最大负载量为248 mg/g,酶活性为8 064U/g,重复利用7次后,酶活性仍然保持69%。
刘威贾承胜张晓鸣夏书芹
关键词:碳纳米管肉桂醛壳聚糖固定化酶
水煮鱼微波烹饪过程中鱼肉水分及组织变化对嫩度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采用物性分析方法表征鱼肉的最大剪切力,借助低场核磁共振等手段从水分状态、蛋白质变性和微观结构等角度探索水煮鱼微波烹饪过程中鱼肉嫩度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初期(150 s),鱼肉中结缔组织迅速破裂,肌浆蛋白几乎完全变性,部分结合水转化为不易流动水,赋予鱼肉特有的嫩度;加热中期(300 s),鱼肉嫩度达最大值,且与传统水煮法相近。加热时间过长(390 s)可能会导致鱼肉肌肉组织发生断裂收缩、重新联结、口感变硬。因此,微波一步法烹饪水煮鱼模式设计时可适当缩短微波处理时间,有利于维持水的结合状态以及组织完整性,从而保证鱼肉的嫩度。
陈佳奇刘天毅贾逾泽夏书芹张晓鸣王兴伟汪雪娇
关键词:鱼肉嫩度蛋白变性
纳米脂质体包埋类胡萝卜素的性能及体外模拟释放研究
目的:本研究对比了不同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叶黄素和斑蝥黄素)载入纳米脂质体的能力以及在人体模拟胃肠液中的体外释放行为,并进一步研究类胡萝卜素与磷脂膜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叶黄素具有最强的载入类胡萝卜素能力...
谭晨夏书芹冯骉张晓鸣
关键词:纳米脂质体类胡萝卜素膜流动性
文献传递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