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明威

作品数:45 被引量:137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胃癌
  • 8篇细胞
  • 6篇蛋白
  • 6篇血清
  • 6篇基因
  • 5篇肿瘤
  • 4篇蛋白酶
  • 4篇胰腺
  • 4篇胰腺炎
  • 4篇直肠
  • 4篇中放
  • 4篇术中放疗
  • 4篇微转移
  • 4篇腺炎
  • 3篇胰腺炎患者
  • 3篇原发性
  • 3篇手术
  • 3篇外科
  • 3篇腺癌
  • 3篇酶链反应

机构

  • 37篇吉林大学第二...
  • 23篇吉林大学第一...
  • 7篇吉林大学
  • 1篇长春市儿童医...
  • 1篇吉林大学第四...

作者

  • 45篇张明威
  • 17篇王欣
  • 11篇邹永波
  • 9篇续薇
  • 7篇王旻
  • 6篇刘铜军
  • 6篇宋晓伟
  • 6篇王欣宇
  • 6篇张静
  • 4篇黄晶
  • 3篇许淑芬
  • 3篇王爽
  • 3篇李韬
  • 3篇王欣宇
  • 3篇王淑杰
  • 3篇王旻
  • 3篇刘力华
  • 3篇宋晓伟
  • 3篇李永波
  • 2篇王冠军

传媒

  • 10篇中国实验诊断...
  • 9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2006年全...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2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胆囊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与PCNA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2年
研究胆囊组织中树突状细胞 (DC)浸润程度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与浸润、转移的关系并探讨DC和PCNA表达的相关性。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4 6例胆囊癌组织S - 10 0阳性标记的DC数量和PCNA表达。在胆囊癌中S - 10 0蛋白阳性的DC和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2 2 %和 6 9 6 %。DC浸润与胆囊癌的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 (P <0 0 5 ) ,PCNA表达与胆囊癌的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5 ) ,DC与PCNA表达呈明显负相关 (P <0 0 5 )。DC和PCNA表达与胆囊癌的侵袭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张明威张静赵征红
关键词:胆囊癌树突状细胞增殖细胞抗原淋巴结转移
检查胃肠道动力传输的标志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查胃肠道动力传输的标志物,它为不透X线标志物,所述的标志物两端设有飘带,飘带为条状、片状、束状或线状;飘带是由植物纤维制备的;植物纤维为人体不能消化的植物纤维;所述的植物纤维为韭菜、芹菜、棉花或麻;所述...
王旻王爽赵泽云薛旺生李永波邹永波宋晓伟王欣宇李韬张明威刘铜军
文献传递
术中放疗应用于结、直肠癌的初步观察分析
王旻李韬赵泽云王欣宇邹永波宋晓伟张明威刘铜军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骨桥蛋白与MMP-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6年
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骨桥蛋白(OP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对原发性肝癌与正常肝脏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OPN和MMP-2蛋白的表达。42例肝癌组织中OPN及MMP-2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4%和66.7%,两者表达呈正相关(P<0.01)。并且两者在肝癌不同分期和分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正常肝脏组织中均未见阳性表达。OPN阳性表达可能与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关,OPN与MMP-2可能在肝癌的进展中起协同作用。
姜伟栋印芳颖张明威关文曾
关键词:肝癌骨桥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
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NO、TNF-α和IL-6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7
2000年
本文应用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48例酒精性肝病三个不同时期(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NO、TNF-α、IL-6的浓度。结果显示: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6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NO、TNF-α及IL-6在酒精性肝病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的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联合检测对判断酒精性肝病病程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欣张明威孙淑艳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TNFΑ白细胞介素6
防脱落防渗造瘘口底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脱落防渗造瘘口底盘,它包括:胶盘、造口袋接口,造口袋接口固定在胶盘上,把胶盘分为外胶盘和内胶盘两个区域;内胶盘近造口袋接口处向上弯曲形成防漏膏沟槽,防漏膏沟槽的沟槽底部设有防漏膏溢出孔,在造瘘口周围皮肤...
王旻王爽赵泽云薛旺生李永波邹永波宋晓伟王欣宇李韬张明威刘铜军
文献传递
OPN、TPS和PGⅠ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价值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ELISA方法对胃癌、胃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人血清骨桥蛋白(OPN)、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胃蛋白酶原Ⅰ(PGⅠ)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胃癌组血清OPN、TPS水平均明显高于胃良性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而PGⅠ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单项检测敏感性分别为75.7%、74.7%、63.9%,三项联合检测敏感性为86%。认为OPN、TPS和PGⅠ对胃癌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三项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胃癌的诊断阳性率。
张明威王欣续薇曲日初
关键词: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以脐部转移癌为首发症状的右半结肠癌一例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女,75岁,因“脐部外生性肿物2个月”于2013年4月7日入院。入院查体:心肺无异常。脐部可见直径约4 cm外生肿物,质硬,活动度差,有压痛。腹部无明确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示:血常规:血红蛋白101 g/L,红细胞压积31.2%;癌胚抗原:53.23 ng/ml,余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体表及腹部彩超显示:脐周腹壁内实质性低回声肿物,有丰富血管信号,直径约38 mm,厚径34 mm,深部达腹壁深层距壁层腹膜3.8 mm;肝右叶可见3.8 cm &#215;3.3 cm 低回声光团,界限清,形态欠规则,周边可见低回声晕。脐部肿物活组织检查(活检)病理示:(脐部)送检坏死组织内见少量异型腺体,符合腺癌形态,见图1。胸部CT未见异常。腹部及盆腔CT (平扫+增强)示:肝右叶病变及结肠肝曲、横结肠管壁改变,考虑恶性占位性病变,见图2。纤维结肠镜检查示:距肛门约70 cm处见一增生型肿物,表面凹凸不平、污秽,黏膜充血、水肿,色暗红,质脆易出血,病变侵及肠管全周,致肠腔狭窄;活检病理示:结肠中分化腺癌。术前诊断:右半结肠癌、肝转移瘤、脐部转移癌。经术前评估及与家属沟通知情同意后,于4月13日行姑息性右半结肠切除及脐部转移癌切除术。术后脐部转移瘤大体标本见图3。术后病理示:右半结肠中分化腺癌,浸润肠壁全层,脉管内见有癌浸润,脐部内见癌转移,双切缘未见癌,大网膜内未见癌浸润,肠周围淋巴结(0/29)均未见癌转移。TNM分期为T4N0M1。患者病情平稳后,于4月24日出院。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于5月8日再次入院治疗,给予口服替吉奥胶囊(20 mg/片,江苏恒瑞)3片/次、2次/d,口服2周休息1周,坚持4周期,肝脏转移瘤行咖玛刀照射治疗,转移瘤体积明显缩小。随访12个月,患者生活质量可,复查无腹部、盆腔�
姜学远徐广甍张明威张相森王旻
关键词:右半结肠癌首发症状占位性病变纤维结肠镜检查中分化腺癌肝脏转移瘤
腹部肿瘤Intrabeam低能X线术中放疗的近期放射反应的临床观察
杨建征王铁君王旻徐景伟张明威陈云波国慧毛铁铸张志良宋新灵刘林林贾晓晶
荧光定量RT-PCR检测Rac1 mRNA基因及其与胃癌转移的关系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基因Rac1水平与胃癌转移的相关性,并评价分析Rac1 mRNA基因在胃癌转移和区分胃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用荧光定量RT-PCR TaqMan探针技术,选择Rac1基因目的 片段,与pET-20b(+)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建立Rac1 mRNA荧光定量RTPCR标准曲线,并用于检测52份胃癌、癌旁组织及12份胃良性病变组织标本中Rac1 mRNA的含量,分析评价其与胃癌转移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Rac1 mRNA表达阳性率和含量为100.0%,7.41×103 (3.50×105 ~4.36×106)拷贝/μl,癌旁组织为46.2%,0(0~1.73×104)拷贝/μl,良性病变组织为33.3%,0(0~3.55×103)拷贝/μl,3组间阳性率和Rac1 mRNA含量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3.16,x2k-w=64.19,P均< 0.01).当ROC曲线确定荧光定量RT-PCR检测Rac1含量的最佳临界值为1.73×104 拷贝/μl时,诊断胃癌组织标本的敏感度为88.5%,特异度为100.0%;当最佳临界值为7.49×103 拷贝/μl时,诊断胃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57.9%,特异度为78.6%.结论 荧光定量RT-PCR检测Rac1 mRNA对鉴别胃良、恶性病变及评价胃癌转移均有参考价值.
高丹丹续薇刘力华张明威罗微
关键词:肿瘤转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