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兰芬

作品数:24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基金会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胸腺
  • 15篇细胞
  • 7篇基质
  • 7篇基质细胞
  • 6篇人胎
  • 6篇人胎胸腺
  • 5篇胸腺基质细胞
  • 5篇胚胎
  • 5篇组织化学
  • 5篇小鼠
  • 5篇小鼠胸腺
  • 5篇免疫
  • 4篇上皮
  • 4篇上皮细胞
  • 4篇免疫组织
  • 3篇胚胎培养
  • 3篇细胞化学定位
  • 3篇小鼠胸腺基质...
  • 3篇免疫组织化学
  • 3篇化学定位

机构

  • 24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4篇张兰芬
  • 18篇吴江声
  • 17篇陈慰峰
  • 13篇孙品伟
  • 7篇傅爱华
  • 4篇保毓书
  • 4篇赵树芬
  • 1篇魏民
  • 1篇唐军民
  • 1篇王小方
  • 1篇张帆
  • 1篇徐玉敏
  • 1篇郭杰

传媒

  • 10篇北京医科大学...
  • 8篇解剖学报
  • 1篇卫生毒理学杂...
  • 1篇Curren...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毒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5
  • 6篇1994
  • 5篇1993
  • 2篇1992
  • 4篇1991
  • 4篇1990
  • 1篇198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ALB/c小鼠胸腺的发生被引量:3
1994年
用HE和Giemsa、染色的鼠胚连续切片观察BALB/c小鼠胸腺的发生。11d鼠胚第3对咽囊内胚层与第3对鳃沟外胚层相互紧贴,组成胸腺原基,并可见淋巴母细胞样细胞迁入胸腺原基。12d鼠胚鳃沟外胚层包绕咽囊内胚层。13d胚胸腺原基已形成一个实体的细胞团。原基内淋巴母细胞样细胞增多,达细胞总数的10%左右。15d胚胸腺皮、髓质已可大致辨认,皮质内淋巳母细胞样细胞明显多于髓质。17~19d胚胸腺的皮、髓质分明,近似成年鼠胸腺。第4对咽囊内胚层只发生为鳃后体,不参与胸腺的形成。
张兰芬吴江声孙品伟舒丹毅陈慰峰
关键词:胸腺原基内胚层外胚层
用单克隆抗体显示小鼠胚胸腺上皮细胞的分化被引量:2
1994年
以小鼠胸腺基质细胞单克隆抗体MTS6、5、20、33,用免疫酶法观察了小鼠胚(12~19d)胸腺上皮细胞的不同亚类和分化。第12天胚胸腺原基中有少数细胞开始显示MTS6弱阳性反应。第13d胚胸腺皮质中有些胸腺上皮细胞显示MTS5阳性。第15d胸腺皮质和髓质中有些胸腺上皮细胞开始呈MTS20阳性反应。第17d胚髓质中可见少数胸腺上皮细胞开始呈MTS33阳性反应。第19d胚MTS5、6阳性反应的胸腺上皮细胞分布于皮质和髓质,并相连成网状,MTS20显示出皮质、髓质中一些散在的胸腺上皮细胞呈阳性反应,而MTS33仅在髓质中显示出少数体积较大的胸腺上皮细胞。第12~19d胚MTS6、5、20阳性细胞反应逐渐增强,MTS33阳性细胞反应稍有增强。本研究显示,在鼠胚胸腺发育不同阶段,胸腺上皮细胞的不同亚类的分化有所差异,并提示胸腺上皮细胞的早期分化与T细胞的分化和发育有密切关系。
吴江声张兰芬孙品伟陈慰峰
关键词:胸腺上皮细胞单克隆抗体
人胎胸腺实质内肥大细胞的观察
1994年
用长时间甲苯胺蓝,阿尔新蓝一番红花红二种组织化学方法,观察3~6个月人胎胸腺实质内肥大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结果表明,3个月胎时胸腺实质内仅有少数肥大细胞,随胎儿胎龄增长,胸腺实质内肥大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大多数细胞位于皮质内,免疫组织化学法的观察证明,胸腺肥大细胞呈α1-抗胰蛋白酶阳性,α1-抗糜蛋白酶阴性,这表明胸腺肥大细胞属T肥大细胞(TMC)型细胞。
张兰芬吴江声孙品伟郭杰陈慰峰
关键词:肥大细胞人胎胸腺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
二硫化碳发育毒性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11
1992年
本文应用大鼠全胚胎培养方法 检测了二硫化碳(CS_2)的发育毒性。孕鼠于妊娠7、8两天经呼吸道吸入浓度为100mg/m^3的CS_2,每天染毒4小时。取染毒孕鼠9.5天胚胎,于正常大鼠血清中培养44小时。结果表明,染毒组胚胎卵黄囊直径、颅臀长、头长、胚胎蛋白含量、体节数、鳃弓及前肢芽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CS_2能引起胚胎发育迟缓,具有发育毒性,与体内致畸实验结果一致。
赵树芬保毓书张兰芬张秀池
关键词:二硫化碳胚胎发育毒性致畸
小鼠胸腺基质细胞的类型和分布被引量:2
1991年
本文用特殊染色方法和酸性复红法对小鼠胸腺内各种基质细胞进行了鉴别,从染色特性及细胞形态,可区分出各型上皮网状细胞、保姆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的?光镜下观察了小鼠胸腺内各种基质细胞的分布,并证实小鼠胸腺髓质内含有胸腺小体。本文就电镜所见髓质两种上皮细胞类型并结合PAS反应,对髓质内亮细胞的特性进行了讨论。
吴江声张兰芬孙品伟傅爱华陈慰峰
关键词:胸腺基质细胞
成年小鼠胸腺基质细胞的组织化学观察
1992年
对成年BALB/c小鼠胸腺冰冻切片进行了AcP,5’-NT,ATPase,AIP,NsE,SDH,LDH酶组织化学和PAS反应。结果表明,上皮网状细胞酶活性较低,PAS呈弱反应,在被膜下核细胞呈ATP酶强阳性,在髓质某些细胞的NsE和PAS反应很强。巨噬细胞具有强酶活性和PAS强反应,在皮髓交界区尤为明显。胸腺哺育细胞和交错突细胞也具有某些酶活性。这提示胸腺微环境中各种基质细胞有着不同的功能表达。
孙品伟吴江声张兰芬陈慰峰
关键词:基质细胞组织化学胸腺
大鼠胸腺皮质酸性磷酸酶的超微结构定位被引量:6
1993年
用Robinson和Karnovsky法,以CeCl_3作捕获剂,观察小鼠胸腺皮质的酸性磷酸酶超微结构定位。结果表明,该酶活性主要见于部分上皮性网状细胞和胸腺细胞的质膜,在两者接触面尤为明显。该酶活性还见于上皮性网状细胞的质膜凹陷、靠近质膜的小泡、高尔基复合体扁囊、溶酶体和部分囊泡内。巨噬细胞的溶酶体、胞质内致密颗粒和部分质膜也呈现酶活性。退化的胸腺细胞的胞质及部分质膜也显示酶活性。本文就胸腺皮质各细胞成分酸性磷酸酶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孙品伟吴江声陈慰峰张兰芬
关键词:酸性磷酸酶超微结构胸腺皮质
人胎胸腺上皮细胞角蛋白的表达被引量:6
1994年
用5种角蛋白单克隆抗体(RAE、AC4、AE3、AC1、AC3)以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人胎胸腺上皮细胞的不同亚类和分化。在胸腺皮质和髓质的上皮细胞两种角蛋白抗体RAE、AC4均显示阳性反应,RAE阳性反应较AC4强。AC1AE3阳性反应仅显示在髓质的上皮细胞,在髓质内一些胞体较大的上皮细胞显示AE3阳性反应并较AC1反应强,而在胸腺小体中央分别显示阳性或阴性反应。在人胎发育不同阶段(3、4、5、6及足月)AC3反应阳性的胸腺上皮细胞其反应程度逐渐增强。结果表明,胸腺上皮细胞的异质性及其分化。
吴江声孙品伟张兰芬陈慰峰
关键词:胸腺上皮细胞免疫组织化学角蛋白胚胎
小鼠胸腺皮质5′-核苷酸酶的细胞化学定位被引量:2
1993年
用Robinson和Kamovsky法,以腺苷-5′-单磷酸或紐?5′-单磷酸为底物,铈为捕获剂,显示BALB/c小鼠胸腺皮质的5′-核苷酸酶。同时使用左旋咪唑抑制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腺苷-5-单磷酸酶和紐?5′-单磷酸酶活性反应产物的细胞化学定位基本相似。此酶活性定位于上皮性网状细胞和某些胸腺细胞的质膜外层,特别是两者的相邻面。5′-核苷酸酶活性也见于巨噬细胞溶酶体和上皮性网状细胞的囊泡、靠近质膜的小泡及一些溶酶体内。本研究就胸腺皮质内5′-核苷酸酶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孙品伟吴江声陈慰峰张兰芬
关键词:细胞化学胸腺
早期培养人胎胸腺基质细胞的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被引量:1
1994年
13例胸腺组织取自3.5至4个月新鲜死亡人胎,剪碎后种在培养瓶内。所用培养液为DME,另加5%胎牛血清、10%新生牛血清及D-缬氨酸650mg/L早期培养中出现两类不同形态的细胞。上皮样细胞的NE、AcP活性及PAS反应较弱,ATP酶和5-NT活性较强,角蛋白呈阳性。成纤维样细胞显示较强的NE、AcP活性及PAS反应,Vlmentin呈阳性。3例培养中均含两类细胞,表明培养细胞仍为胸腺基质细胞的混合体。
孙品伟吴江声张兰芬陈慰峰
关键词:胸腺基质细胞人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