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兰河

作品数:227 被引量:843H指数:14
供职机构:东北电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9篇期刊文章
  • 59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0篇环境科学与工...
  • 26篇化学工程
  • 22篇文化科学
  • 7篇建筑科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电气工程
  • 5篇理学
  • 4篇生物学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农业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7篇废水
  • 31篇反应器
  • 22篇硝化
  • 21篇教学
  • 19篇污染
  • 18篇生物反应
  • 18篇生物反应器
  • 18篇脱氮
  • 17篇反硝化
  • 16篇水处理
  • 16篇污泥
  • 16篇胞外聚合物
  • 16篇臭氧
  • 15篇絮凝
  • 12篇序批式
  • 12篇生物滴滤
  • 12篇生物滴滤塔
  • 12篇催化
  • 11篇碳源
  • 11篇降解

机构

  • 214篇东北电力大学
  • 39篇哈尔滨工业大...
  • 24篇北京农业生物...
  • 8篇吉林建筑大学
  • 8篇城市水资源开...
  • 7篇辽宁大学
  • 7篇中国环境科学...
  • 5篇国网吉林省电...
  • 4篇长春工程学院
  • 4篇北京市农林科...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华北电力大学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国网吉林省电...
  • 2篇东北大学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德克萨斯理工...
  • 2篇吉林化工学院
  • 2篇北京市水产科...
  • 2篇宁夏电力公司...

作者

  • 226篇张兰河
  • 67篇张海丰
  • 65篇贾艳萍
  • 34篇陈子成
  • 26篇王旭明
  • 19篇张健
  • 19篇郭静波
  • 15篇张万友
  • 13篇徐小惠
  • 12篇田书磊
  • 12篇杨世东
  • 12篇张健
  • 11篇谢维民
  • 11篇汪群慧
  • 10篇王冰
  • 9篇关晓辉
  • 8篇张明爽
  • 7篇庞香蕊
  • 7篇马姣
  • 7篇李军

传媒

  • 24篇化工进展
  • 15篇硅酸盐通报
  • 13篇东北电力大学...
  • 10篇化工学报
  • 10篇化学工程
  • 8篇黑龙江造纸
  • 7篇农业工程学报
  • 7篇环境科学
  • 5篇化学通报
  • 5篇南京理工大学...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环境科学研究
  • 3篇造纸技术与应...
  • 2篇化工环保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纺织学报
  • 2篇工业水处理

年份

  • 5篇2024
  • 14篇2023
  • 18篇2022
  • 11篇2021
  • 12篇2020
  • 17篇2019
  • 10篇2018
  • 13篇2017
  • 11篇2016
  • 23篇2015
  • 17篇2014
  • 22篇2013
  • 14篇2012
  • 13篇2011
  • 9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2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性碳纤维的制备及对含磷废水处理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本实验研究了FeSO_4联合微波改性碳纤维(ACF)对磷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FeSO_4联合微波改性ACF的最佳改性条件为:FeSO_4与ACF的质量比为6,p H为3,改性时间为3 h,微波时间为4 min。最佳吸附条件为:废水浓度为20 mg/L,p H值为5,投加量为6 g/L,吸附温度为50℃,吸附时间为40 min,磷的去除率最大为81.60%。通过吸附机理的研究发现,FeSO_4联合微波改性ACF吸附磷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及Langmuir等温线模型,该吸附为自发、吸热的物理吸附过程。改性ACF的SEM表征和Zeta电位表明FeSO_4联合微波改性ACF分别从增大比表面积和降低表面负电性两个方面提高了ACF的吸附能力。
徐小惠苗宇张雅心张兰河
关键词:ACFFESO4含磷废水
一种钯/氧化石墨烯/泡沫铜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钯/氧化石墨烯/泡沫铜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特点是,采用浸渍法和恒电流电沉积法相结合的制备方法,采用浸渍法制备氧化石墨烯/泡沫铜支撑电极;然后将浸渍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泡沫铜支撑电极作为阴极,铂片...
张健叶林斌姜雨婷王冰张兰河
文献传递
盐度对序批式生物反应器污泥膨胀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研究盐度对污泥膨胀的影响,采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equencingbatchreactor,SBR)处理含盐废水,考察NaCl、Na2S04和Na3P04盐度变化对污泥沉降性和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Cl和Na2S04盐度由0升高至30∥L时,污泥容积指数(sludgevolumeindex,SVI)由135mL/g下降至71~73mL/g,总氮(totalnitrigen,TN)去除率由80%下降到60%,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polymericsubstance,EPS)质量浓度由521~523mg/L升高到896~917mg/L,污泥沉降性良好;当Na3P04盐度由0升高至8g/L时,SVI由135mL/g升高至198mL/g,TN去除率由80%下降至60%,EPS质量浓度由549mg/L升高到674mg/L,发生污泥膨胀。随着NaCl和Na2SO。盐度的提高,污泥沉降性能提高,TN去除率下降,EPS质量浓度升高。随着Na3P04盐度的提高,污泥沉降性能和TN去除率均下降,EPS质量浓度升高。然而,随着NaCl(30~0g/L)、Na2S04(30~0g/L)和Na3P04(8~0g/L)盐度的降低,SVI值分别由71mL/g升高至298mL/g,73mL/g升高至291mL/g和198mL/g升高至241mL/g,TN去除率分别由62%下降至43%,65%下降至44%,70%下降至35%,EPS质量浓度分别由917mgm升高至1092mg/L,896mg/L升高至1078m肌,674mg/L升高至759mg/L。随着NaCl、Na2S04和Na3P04盐度由高降低后,污泥沉降性能和TN去除率均下降,EPS质量浓度继续升高,盐度降低后发生了污泥膨胀。
贾艳萍王山山张兰河王旭明郭静波
关键词:盐度污泥处理脱氮沉降性能污泥膨胀
Ca^(2+)对序批式生物反应器活性污泥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二价阳离子能够中和活性污泥表面负电荷,影响微生物活性和生物絮凝性能。本文采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考察Ca^(2+)对污泥活性和污泥絮体表面性质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胞外聚合物(EPS)组分和结构的变化,揭示Ca^(2+)与污泥疏水性和zeta电位之间的联系,明确Ca^(2+)在生物絮凝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进水COD、TN和NH_4^+-N分别为420mg/L、40mg/L和35mg/L的条件下,当Ca^(2+)浓度达到160mg/L时,COD、NH_4^+-N和TN去除率最高(分别为96.7%、90.02%和73.2%),DHA活性和耗氧呼吸速率(OUR)达到最大,分别为124mg TF/L和3.1mg/(min·L)。Ca^(2+)促进了污泥微生物EPS的生成,增大了EPS中蛋白质含量。Ca^(2+)与EPS表面带负电的官能团形成架桥,吸附桥联的Ca^(2+)中和EPS表面的负电荷,减少了污泥表面负电荷之间的静电斥力,使污泥絮体保持稳定;同时增大了污泥表面的疏水性,改善了污泥的絮凝性和沉降性。
张兰河王佳平陈子成郭静波贾艳萍张海丰李正
关键词:污泥活性胞外聚合物絮凝
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4
2021年
“环境工程专业导论”是高校环境类及相关专业学生学习环境工程科学基础知识的入门课程。将思政内容与环境工程专业导论课程融合,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文章探讨基于立德树人的环境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法,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李正张健王冰张兰河贾艳萍
关键词:立德树人
城市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的排放及减排对策被引量:9
2012年
近年来,我国污水处理事业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减排能力逐年提升。然而,污水及剩余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系统阐述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的来源,并从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工艺运行参数的科学调控、剩余污泥的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处理水的回用等方面提出了温室气体的减排对策,从而为开展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减排的研究及低碳运行的实践提供借鉴。
郭静波田宇张兰河马放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减排对策
SBR工艺同步硝化反硝化动力学模型研究
2010年
采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处理实际生活污水,考察同步硝化反硝化(SND)过程中无碳源添加和有碳源添加氮的变化规律,采用硝化、反硝化动力学和物料平衡原理相结合的方法,导出同步硝化和反硝化两个阶段的动力学方程,建立SND的动力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SND动力学常数C1=7.0151,C2=0.3647,KM=0.0109。
吕淑霞贾艳萍张兰河杨涛李军
关键词:同步硝化反硝化数学模型动力学分析
投加助滤剂对高盐度冲击下MBR运行及膜污染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以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受高盐度废水冲击前后的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助滤剂(硅藻土)投加对于MBR污染物去除及膜污染减缓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投加硅藻土对高盐废水冲击后的MBR性能恢复效果显著。与对照反应器相比,投加60 mg·L-1硅藻土可提高系统对传统污染物的去除效率,COD、NH+4-N及TP去除效率分别提高了4.9%、3.2%及74.5%;高盐度废水冲击显著增加了对照反应器的膜污染速率,其膜污染速率是投加硅藻土MBR的4倍。硅藻土具有的吸附性能及絮凝能力显著降低了MBR本体溶液中的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含量,减小了膜污染速率。进一步研究发现,投加硅藻土增加了平均絮体粒径(mean particles sizes,dp)及相对疏水性(related hydrophobic,RH),有利于减缓膜污染。
张海丰杨丽萍Song L张兰河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溶解性微生物产物胞外聚合物膜污染
Cu^(2+)对SBR工艺电子传递体系的影响
2016年
为了提高重金属废水中微生物的活性,采用SBR工艺连续处理不同浓度含铜废水,考察Cu^(2+)对脱氮除磷效果和活性污泥电子传递体系(ETS)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COD、NH_4^+-N和PO_4^(3-)-P分别为1000 mg/L、40 mg/L和20 mg/L条件下,当不含Cu^(2+)时,厌氧段、好氧段、缺氧段INT-ETS活性分别为254.8 mg/(g·h)、104.8 mg/(g·h)和170.4 mg/(g·h),COD、NH_4^+-N和PO_4^(3-)-P去除率分别为87.7%、79.2%和90.5%;当Cu^(2+)浓度为1.0 mg/L时,COD、NH_4^+-N和PO_4^(3-)-P去除率分别为88.2%、71.0%和92.5%,INT-ETS活性平均值提高4.5mg/(g·h);当Cu^(2+)浓度为10.0 mg/L时,COD、NH_4^+-N和PO_4^(3-)-P去除率分别为36.4%、36.1%和12.3%,INT-ETS平均值下降65.1 mg/(g·h)。重金属对ETS和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规律保持一致,ETS活性可有效地表征生化反应进程。
贾艳萍姜修平张明爽张兰河杨宗明
关键词:脱氮除磷ETSSBR重金属
改进层次分析法在污水处理工艺选择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采用传统的层次分析方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进行污水生化处理工艺的选择时,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均较低,而改进的AHP法采取三标度法,判定矩阵较易构造,且无需进行一致性检验。本研究采用改进的AHP法,建立了4层10指标4方案的污水处理工艺综合评价体系,分别对MBR、A^2/O、A/O和氧化沟工艺的经济效益、环境影响及技术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BR、A^2/O、A/O和氧化沟工艺的评价体系公式计算结果分别为0.3137、0.3379、0.2085和0.1552。因此,在我国东北地区,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环境影响及技术性能,A^2/O工艺为最适宜的生化处理工艺,其次是MBR工艺和A/O工艺,而氧化沟工艺为最不推荐的工艺。改进的AHP法可对现有污水处理工艺的经济效益、环境影响及技术性能进行直观的评价,从而为现有工艺的运行管理以及新工艺的设计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郭静波吴玉珍马放张兰河王伟卓
关键词:环境影响技术性能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