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光玲

作品数:12 被引量:81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青年创新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悬浮剂
  • 4篇辛硫磷
  • 4篇硫磷
  • 3篇金龟
  • 3篇花生
  • 2篇毒力
  • 2篇药效
  • 2篇药效试验
  • 2篇施药
  • 2篇施药方法
  • 2篇田间
  • 2篇土壤
  • 2篇蛴螬
  • 2篇微胶囊
  • 2篇线虫
  • 2篇茎线虫
  • 2篇花生蛴螬
  • 2篇甘薯
  • 2篇甘薯茎线虫
  • 1篇灯诱

机构

  • 8篇安徽省农业科...
  • 4篇安徽省农业科...
  • 3篇山东省花生研...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作者

  • 12篇张光玲
  • 7篇苏卫华
  • 6篇朱建祥
  • 6篇谢明惠
  • 5篇陈浩梁
  • 4篇滕中侠
  • 4篇徐德进
  • 3篇曲明静
  • 2篇倪春耕
  • 2篇鞠倩
  • 2篇姜晓静
  • 2篇李晓
  • 1篇汪涛
  • 1篇陈宁
  • 1篇金青
  • 1篇戚仁德
  • 1篇张爱芳
  • 1篇王文相
  • 1篇林璐璐

传媒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花生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农药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徽省花生田3种常见金龟子灯诱种群数量动态分析被引量:15
2015年
2009-2011年连续3年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调查安徽省花生田3种常见金龟子成虫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2009-2011年3种金龟子灯诱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且诱捕量为铜绿丽金龟>暗黑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趋光性差,灯诱量低;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初见日一般为5月中下旬,高峰期为6月中旬,但暗黑鳃金龟比铜绿丽金龟一般晚7-10 d。金龟子出土与气候关系密切,当平均气温上升至20℃-25℃持续数日并保持上升的过程中,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诱捕量增大,但性比未呈现规律性差异。
谢明惠曲明静陈浩梁张光玲苏卫华
关键词:花生灯诱金龟子发生量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防治甘薯茎线虫病试验被引量:1
2002年
把筛选出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同系物 ,加工成高效、长效的微胶囊剂———“红芋宝”。初步的田间试验表明 :“红芋宝”
朱建祥滕中侠王林坤蔡庆葆张光玲倪春根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甘薯茎线虫病药效试验
不同种类诱芯及诱捕器对暗黑鳃金龟的田间诱捕效果被引量:10
2015年
为筛选适宜推广应用的暗黑鳃金龟性诱剂的诱芯和诱捕器,对自主研发的四种诱芯和金龟甲型诱捕器的田间诱捕效果做了评价,为性诱剂防治蛴螬技术提供依据和参考。无纺布诱芯在每天更换的条件下,在整个成虫交配期平均单日单个诱捕器诱虫数283.4头。储藏瓶型诱芯在储存120d后诱虫效果无显著性变化。以药用淀粉和β-环糊精作为主要载体制备缓释型诱芯对暗黑鳃金龟性信息素均具良好的缓释作用;两种缓释型诱芯的持效期分别达19d和30d以上。自制金龟甲型诱捕器和常规漏斗型诱捕器均适用于暗黑鳃金龟的诱捕,其中自制金龟甲型诱捕效率最高。
李晓鞠倩金青姜晓静苏卫华张光玲谢明惠曲明静
关键词:暗黑鳃金龟诱芯诱捕器诱捕效果
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的研制被引量:14
2005年
采用界面聚合法研究了多种囊壳单体及不同配比对辛硫磷微胶囊成囊的影响,其中以占油相5%的N1单体与2.5%的S1单体聚合所得的微胶囊理化性能较为稳定,54℃热贮14d有效成分分解率仅为5.4%。选定了制剂适宜的分散剂F和稳定剂H,成功地研制出理化性能高度稳定的35%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小样。该小样具有较好的控制释放性能,水中24、120h释放率分别为24.9%和44.8%。田间药效试验表明此小样对甘薯茎线虫病持效期明显比乳油长,药后180d的防效为81.5%,远高于乳油的63.2%;对甘薯的增产效果比乳油高21%。
倪春耕朱建祥徐德进张光玲滕中侠
关键词:辛硫磷微胶囊界面聚合法悬浮剂甘薯茎线虫
土壤温、湿度对两种微胶囊杀虫剂毒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以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为生测对象,在常规毒力测定的基础上研究土壤温、湿度对35%辛硫磷和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毒力的影响。结果显示:35%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毒力高于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约是其毒力的3~9倍;在试验湿度和温度范围内,35%辛硫磷和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对供试幼虫的杀虫效果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在相同温度条件下,2种微囊制剂在含水量为10%的土壤中杀虫效果高于含水量20%的土壤。
谢明惠张光玲陈浩梁朱建祥徐德进苏卫华
关键词:微胶囊华北大黑鳃金龟土壤温湿度毒力
辛硫磷和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释放机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2014年
[目的]明确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和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的主要释放机制和影响因素。[方法]利用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2种微囊悬浮剂在2种湿度、温度和通风状态下的土壤释放(消解)动态。[结果]在35℃干燥土壤中,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吹风处理的T0.5是2.2 d;而密闭处理的T0.5是859.2 d。在35℃吹风条件下,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和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在干燥土壤和水饱和土壤中的T0.5分别是2.2和5 800 d;8 d和206.1 d;而当温度为35和25℃(其他条件相同)时,前者的T0.5分别是2.2和18.6 d;后者的T0.5分别是8.0和28.8 d。[结论]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和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释放机制都是以气化释放为主;湿度和温度是影响两者释放的最主要因素。
张光玲朱建祥苏卫华谢明惠陈浩梁
关键词:辛硫磷毒死蜱影响因素
温度、土壤湿度和播种深度对花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0
2017年
选用白沙1016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温度、土壤湿度和播种深度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15℃、20℃、25℃和30℃)的升高,花生出苗率、株高、侧枝数、地上和地下部分鲜重、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也逐渐增加;土壤相对湿度60%时,花生的出苗率和幼苗长势均优于相对湿度40%和80%,且土壤相对湿度80%时,花生的烂种率显著增加,在高温和播种过深时尤其严重;播种深度为4~6cm时最为适宜,播种过浅或过深会降低出苗率,延长出苗时间,影响花生长势。因而,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质地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播种时机及农艺操作可有效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谢明惠陈浩梁张光玲林璐璐苏卫华
关键词:温度土壤相对湿度播种深度出苗率
3种药剂采用不同施药方法防治花生蛴螬的残留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防治花生蛴螬常用农药的残留现状。[方法]选取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和10%吡虫啉悬浮剂3种农药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花生播种时采用穴喷雾和拌种,在齐苗后灌根3种施药方法防治蛴螬,于花生收获后对花生仁、花生壳以及土壤中农药残留进行分析。[结果]在试验剂量下,毒死蜱和吡虫啉不同施药方法在花生仁中均未检出;辛硫磷3种施药方法在花生仁中的残留也均低于国标(GB2763-2012)中的最高残留限量(MRL)值(0.05 mg/kg)。[结论]3种药剂在食用的花生仁中残留量都未检出或符合国家标准,为花生的安生生产提供了参考。
张光玲曲明静鞠倩李晓姜晓静陈浩梁苏卫华
关键词:花生蛴螬农药残留
辛硫磷35CS释放特性与施药方法对花生蛴螬防治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明确辛硫磷35CS不同释放特性及施药方法对花生蛴螬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于2009、2010年在代表安徽省南、北2个农业生态类型的蒙城、固镇和肥西县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该药剂3种释放速度(快、中、慢释放速率)及2种施药方法(播种时喷穴或出苗后灌根)对花生蛴螬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辛硫磷35CS 3种释放速率防治花生蛴螬效果表现为慢速释放>中速释放>快速释放;2种施药方法对防治花生蛴螬效果无影响。[结论]为辛硫磷35CS的推广应用及花生蛴螬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借鉴。
苏卫华戚仁德朱建祥徐德进张光玲汪涛滕中侠谢明惠
关键词:灌根花生蛴螬
三唑磷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甲醇 +水 +氨水 (体积比为 85∶15∶0 .2 )作流动相测定了三唑磷的含量。该方法标准偏差为 0 .2 0 73 ,变异系数 0 .69% ,平均回收率 99.65 % ,方法线性关系良好 ,相关系数为 0 .9993。
张光玲
关键词:三唑磷高效液相色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