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从宇

作品数:141 被引量:759H指数:14
供职机构:安徽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3篇期刊文章
  • 2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2篇农业科学
  • 16篇生物学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53篇小麦
  • 20篇性状
  • 20篇诱变
  • 15篇霉病
  • 11篇幼苗
  • 11篇赤霉
  • 10篇赤霉病
  • 9篇籽粒
  • 8篇品质性状
  • 8篇化学诱变
  • 8篇CO-Γ射线
  • 7篇玉米
  • 7篇原球茎
  • 7篇水稻
  • 7篇球茎
  • 7篇小麦籽粒
  • 7篇胁迫
  • 7篇抗赤霉病
  • 6篇栽培
  • 6篇文心兰

机构

  • 104篇安徽科技学院
  • 30篇安徽农业大学
  • 26篇安徽技术师范...
  • 9篇安徽农业技术...
  • 7篇安徽天乐农业...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安徽农业管理...
  • 1篇德州学院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泰山学院
  • 1篇安徽科技贸易...
  • 1篇寿县种子公司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40篇张从宇
  • 40篇王敏
  • 40篇张子学
  • 32篇崔广荣
  • 28篇胡能兵
  • 23篇李文阳
  • 16篇闫素辉
  • 13篇许峰
  • 13篇时侠清
  • 11篇隋益虎
  • 10篇姚维传
  • 10篇邵庆勤
  • 9篇张巨芹
  • 6篇李杰勤
  • 5篇崔嘉欣
  • 4篇姚维传
  • 4篇孟令启
  • 4篇王敏
  • 4篇赵平
  • 4篇王停停

传媒

  • 17篇种子
  • 17篇安徽科技学院...
  • 12篇激光生物学报
  • 10篇麦类作物学报
  • 8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安徽农学通报
  • 4篇安徽技术师范...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安徽农业技术...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生物学杂志
  • 2篇中国油料作物...
  • 2篇园艺学报
  • 2篇农药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杂草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9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 7篇2006
  • 8篇2005
1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籽粒谷蛋白大聚合体粒度分布特征及对氮素的响应
2013年
为了给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依据,以强筋小麦品种藁城8901和弱筋小麦品种山农1391为材料,设置不同氮素水平,研究了籽粒谷蛋白大聚合体(GMP)颗粒粒径分布特征及对氮素水平的响应。结果表明,小麦籽粒GMP颗粒粒径范围为0.375~200μm。GMP颗粒体积分布总体上呈双峰曲线变化,<12μm的GMP颗粒体积百分比为11.2%~45%,>12μm的GMP颗粒体积百分比为55.0%~88.8%。与弱筋小麦山农1391相比,强筋小麦藁城8901有较高比例的>12μm颗粒。GMP颗粒数目分布表现为单峰分布,<4μm和<12μm的颗粒数目百分比分别为97.5%~98.0%和99.9%,表明小麦GMP颗粒中绝大多数为<4μm的小颗粒。在施氮0~240kg·hm-2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12μm颗粒体积百分比显著降低,12~90μm、>90μm颗粒体积百分比增加,说明适量施氮能够显著提高GMP大、中颗粒比例。过量氮素不利于小麦籽粒谷蛋白大聚合体的形成。
李文阳闫素辉时侠清张从宇邵庆勤
关键词:小麦谷蛋白大聚合体粒度分布氮素
非洲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以非洲菊种子为材料,进行非洲菊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区间内,采用MS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NAA与BA复合处理均能提高芽的增殖率,其中BA对增殖的作用显著,最佳增殖培养基:MS+NAA 0.5 mg/L+BA2.0 mg/L。NAA和IBA单独处理或生长素复合处理均能使非洲菊生根,其中以IBA处理生根效果最好,最佳生根培养基:MS+IBA 2.0 mg/L。
张子学丁为群褚锦彩崔广荣张从宇
关键词:非洲菊快速繁殖
小麦品种特性的比较试验
1997年
对引进的六个小麦品种(系),以博爱7422为对照作品种比较试验。淮9467,淮9226,皖89236,与对照博爱7422产量有极显著差异;安徽13、皖86(79),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抗逆性以淮9467、皖89236表现最好。早熟性以推9467最早。淮9467、皖89236在生产中有较好的利用价值,其产量分别达7800kg/hm2和7755kg/hm2。
张从宇李孟良柳开瑜
关键词:小麦品比试验
^60Coγ射线、激光及两者复合处理小麦的生物学效应被引量:5
2008年
研究了60Coγ射线、激光及两者复合处理小麦皖科0101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及其与激光复合处理的小麦M1代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苗高、根长、活力指数、出苗率、成株率均比对照低;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比对照分别推迟4、11、11、6和9d;越冬蘖、最高蘖、穗数、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和产量比对照显著降低,而千粒重和成穗率比对照显著增加。60Coγ射线单一处理和与激光复合处理的M2代,均有少数植株发生株高、穗型、熟期、粒重、抗赤霉病变异。激光单因素处理的M1和M2代生育期及农艺性状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张从宇王敏张子学崔广荣胡能兵
关键词:激光诱变生物学效应
小麦抗旱性的形态性状及初生根解剖结构研究被引量:21
2002年
采用盆栽试验和高渗溶液胁迫试验 ,对 10个小麦品种抗旱性的形态性状与解剖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抗旱与不抗旱品种在形态性状上存在差异 ,F测验达到 1%显著水平。初生根解剖结构分析表明 ,抗旱性强的品种表现为初生根直径大 ,皮层厚 ,中央大导管直径小。
王敏姚维传张从宇吴晓亮
关键词:小麦抗旱性形态性状初生根
一种长途运输小龙虾苗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途运输小龙虾苗的方法,涉及水产活体运输领域;在运输车中放置箱体,箱体中放置制冷机,使箱体温度控制在5‑10℃;在箱体中放置栏框,将小龙虾苗放置于栏框内,运输时,不断向栏框内喷淋水,保持栏框湿度在60‑7...
张从宇张巨芹
文献传递
辣椒雄性不育RAPD体系优化及标记的筛选被引量:9
2005年
本文以辣椒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为对象,进行RAPD体系优化及其标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 dNTP、Mg2+、引物和模板DNA的浓度分别在0.3mmol、2.5~2.75mmol、0.2~0.4mmol和30~60ng同时添加1UTaq 酶,退火温度控制在37.8~40.7℃,能够获得理想的扩增结果。利用该体系进行随机引物筛选获得不育系单显性标记5 个,恢复系单显性标记7个,共显性标记2个。
张子学隋益虎崔广荣张从宇
关键词:雄性不育辣椒RAPD显性
干燥塔控制器
介绍了一种能够对石英碎石干燥塔产品湿度进行检测并智能调节石英碎石干燥塔工作状态的干燥塔控制器,控制器包括两部分: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硬件电路由主控器,湿度检测,温度检测,料位检测,送料电机控制,风机控制,加热装置控制,显...
刘纯利詹学文张从宇赵景梅张玉山樊晓宇李立和张永峰张开宝王晴晴
文献传递
大豆田菟丝子的危害特点及控制技术被引量:4
1998年
菟丝子危害大豆具有隐蔽性强,生长速度快和危害时间长等特点,它主要影响大豆的结实率和粒重。采用合理轮作,深翻土壤,宽行条播并辅以化学方法可以减轻以致根除菟丝子对大豆的危害。
张从宇程家连
关键词:菟丝子轮作大豆田控制技术
抗旱剂对玉米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0
2003年
用抗旱浸种剂和拌种剂复合处理玉米种子 ,在较低的土壤水分条件下 ,可提高玉米种子的出苗率和出苗速度 ,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同时能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 ,降低游离脯氨酸含量 ,植株保水抗旱力明显增强。试验结果表明 ,出苗率、苗高、苗干重、根长、根干重、根体积、根冠比、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处理间均有显著差异 ,其中用浸种剂浸 8h和用 2 %拌种剂复合处理的效果最好 ,显著优于空白对照和 8h清水浸种处理。
王敏姚维传张从宇司文会谢辉
关键词:抗旱剂玉米幼苗拌种剂出苗率出苗速度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