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艳芬

作品数:190 被引量:1,055H指数:20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82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9篇动力工程及工...
  • 3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化学工程
  • 12篇电气工程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建筑科学
  • 6篇文化科学
  • 5篇农业科学
  • 5篇理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7篇垃圾
  • 25篇焚烧
  • 22篇生物质
  • 20篇热裂解
  • 19篇污泥
  • 18篇燃烧
  • 18篇垃圾焚烧
  • 17篇电厂
  • 17篇裂解
  • 15篇锅炉
  • 15篇发电
  • 15篇焚烧炉
  • 13篇热解
  • 13篇纤维素
  • 13篇垃圾焚烧炉
  • 13篇火灾
  • 12篇烟气
  • 10篇生活垃圾
  • 10篇数值模拟
  • 9篇蒸汽

机构

  • 169篇华南理工大学
  • 24篇浙江大学
  • 9篇广东电网公司
  • 9篇广东电网有限...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广东电科院能...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广东省粤电集...
  • 1篇广州特种承压...
  • 1篇广州城市理工...

作者

  • 188篇廖艳芬
  • 144篇马晓茜
  • 28篇余昭胜
  • 21篇王树荣
  • 21篇岑可法
  • 19篇林延
  • 16篇林有胜
  • 12篇刘桂才
  • 11篇范云龙
  • 10篇胡善超
  • 9篇林涛
  • 8篇陈琳
  • 8篇张凌
  • 6篇李双双
  • 6篇方梦祥
  • 6篇李根
  • 5篇余春江
  • 5篇吴淑梅
  • 4篇蔡杰进
  • 4篇倪明江

传媒

  • 13篇华南理工大学...
  • 8篇燃料化学学报
  • 6篇热力发电
  • 4篇环境污染与防...
  • 4篇可再生能源
  • 3篇燃烧科学与技...
  • 3篇太阳能学报
  • 3篇林产化学与工...
  • 3篇广东电力
  • 3篇消防科学与技...
  • 2篇热能动力工程
  • 2篇电站系统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化工学报
  • 2篇高等工程教育...
  • 2篇洁净煤技术
  • 2篇能源工程
  • 2篇锅炉技术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9篇2023
  • 10篇2022
  • 17篇2021
  • 19篇2020
  • 8篇2019
  • 8篇2018
  • 11篇2017
  • 14篇2016
  • 12篇2015
  • 7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8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1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移动式垃圾填埋气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移动式垃圾填埋气处理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底座上的储气箱、双涡流燃烧器、高温燃烧室、蓄热式高温空气发生器组成,储气箱与双涡流燃烧器相连通,双涡流燃烧器与高温燃烧室固定连接,蓄热式高温空气发生器的进气口与...
廖艳芬马晓茜
文献传递
燃煤电站工业污泥掺烧技术的全生命周期费用(LCC)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采用全生命周期费用(LCC)分析方法,建立燃煤电站工业污泥干化掺烧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对一燃煤电站进行直接干化工艺与间接干化工艺全生命周期成本计算(包括设备投资、改造成本、干化运行成本、掺烧成本以及维护管理成本),采用层次-灰关联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工程中,间接干化初始设备投资较高而运行成本低,入厂含水率越高、全生命周期越长,间接干化较之直接干化优势越大;污泥干燥初始含水率对该工程的经济性具有较大影响,而目标含水率相差15%,其他条件不变时,其成本变化最大仅为1.25%;评价指标权重分配结果表明,对决策影响最大3项分别为环境成本(0.57)、运行成本(0.177)以及初始设备投资(0.082)。基于此开发了燃煤电站工业污泥掺烧经济性计算软件,实现工业污泥在燃煤电站干化掺烧成本分析的迅速和准确化。
徐齐胜殷立宝马晓茜李双双刘志超廖艳芬
关键词:工业污泥
木材热解及金属盐催化热解动力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通过不同升温速率下杉木的热重实验,对比分析钾盐催化杉木热裂解动力学特性。借助于DTG重叠峰的分离以及分布活化能模型计算不同转化率条件下的反应活化能,得到钾盐对生物质中半纤维素的低温段分解、纤维素的整个热裂解过程存在催化效果,使失重曲线(200~270℃)肩状峰衰退乃至消失,并促进脱水和交联反应,导致焦炭产率的提高和残碳的有序化,体现为焦炭产量从16.3%提高到25.3%(质量分数),而且80%转化率后残碳分解活化能的急剧提高。基于三组分平行反应机理,采用非线性回归法拟合计算杉木热解动力学参数,得到纤维素的热裂解基本上属于一阶反应,而且钾盐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热裂解具有较大程度促进,活化能分别从148.12和235.43kJ/mol下降到108.84和171.41kJ/mol,但对木质素的催化影响并不显著。
廖艳芬马晓茜孙永明
关键词:杉木热裂解金属盐动力学
一种核能发电制氢综合利用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能发电制氢综合利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氦气‑蒸汽联合发电系统、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系统、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和氢气压缩储藏系统;其中,氦气‑蒸汽联合发电系统通过高温氦气布雷顿循环和蒸汽朗肯循环进行发电和输...
李根廖艳芬马晓茜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热解的微波炉装置及其热解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热解的微波炉装置及其热解方法,包括微波的炉体和设置在炉体之外的反应腔体;反应腔体顶部设有一封闭端盖,反应腔体的周壁分布有四个侧面进气口,反应腔体的底部设有四个底部进气口,反应腔体的周壁设有电热装置;反...
余昭胜方诗雯廖艳芬马晓茜胡善超林有胜林延
文献传递
生物质热裂解制取液体燃料技术的发展被引量:40
2002年
对生物质热裂解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阐述了其基本技术要求和发展现状 ,并将现有的生物质热裂解反应器进行分类 ,分析了相应的优势与不足。最后评估了生物质热裂解制取液体燃料技术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结果表明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廖艳芬王树荣谭洪方航宇方梦祥骆仲泱岑可法
关键词:生物质热裂解生物油反应器清洁燃料
一种近零排放的多能互补联合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零排放的多能互补联合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子系统及燃气蒸汽联合发电子系统;当可再生能源发电子系统的发电功率大于电网的需求功率时则将多余电能则输送至储能装置中,当光照、风速等外界条件的变化...
廖艳芬韩逸骁马晓茜
文献传递
一种微波流化床式污泥干燥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流化床式污泥干燥装置,包括:干燥器腔体,所述干燥器腔体内由下至上间隔一定距离依次设置有鼓风机、微孔隙板、微波发生器,所述干燥器腔体上端侧壁设置有污泥进口,位于微空隙板处的侧壁设置有污泥出口;制丸机,通...
廖艳芬林延余昭胜方诗雯林有胜胡善超马晓茜
文献传递
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直燃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直燃装置,包括燃烧系统、给料系统、旋风分离、返料系统、汽水加热系统和空气预热系统,炉膛布置富氧装置,作为燃烧气氛的调节,从而为低热值燃料燃烧提供助燃,能有效增强燃烧稳定性,提高燃烧效率...
宋景慧廖艳芬湛志钢郭绍德马晓茜
文献传递
一种风力光伏及氢燃料电池联合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光伏及氢燃料联合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电解水单元、天然气部分氧化制氢单元、天然气蒸汽重整制氢单元、氢燃料电池单元及LNG冷能利用单元;本发明结合现有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电解水、氢...
廖艳芬韩逸骁马晓茜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