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书华

作品数:39 被引量:7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领域

  • 26篇航空宇航科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测速
  • 11篇数据处理
  • 10篇火箭
  • 10篇测速系统
  • 9篇弹道
  • 6篇运载
  • 6篇运载火箭
  • 5篇数据分析
  • 5篇起飞
  • 4篇外弹道
  • 4篇误差分析
  • 4篇雷达
  • 4篇火箭飞行
  • 4篇差分
  • 4篇垂直起飞
  • 3篇视频
  • 3篇视频图像
  • 3篇图像
  • 3篇经纬仪
  • 3篇光学跟踪

机构

  • 23篇中国西安卫星...
  • 15篇西安卫星测控...
  • 9篇西安理工大学
  • 5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跟踪与通...
  • 1篇中北大学
  • 1篇西昌卫星发射...

作者

  • 39篇崔书华
  • 21篇胡绍林
  • 20篇王敏
  • 16篇李果
  • 16篇宋卫红
  • 7篇刘军虎
  • 7篇刘军
  • 5篇赵树强
  • 5篇沈思
  • 4篇王家松
  • 4篇张伟
  • 3篇王佳
  • 2篇余慧
  • 2篇苟茹君
  • 2篇杨小燕
  • 2篇李永华
  • 2篇张栋
  • 2篇陈佳
  • 2篇张冬波
  • 1篇吴功友

传媒

  • 13篇弹箭与制导学...
  • 5篇载人航天
  • 3篇飞行器测控学...
  • 2篇导弹与航天运...
  • 2篇飞行力学
  • 2篇光学与光电技...
  • 1篇光子学报
  • 1篇上海航天
  • 1篇装备指挥技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拟牛顿方法的非线性求解及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某测量任务中以两套一主三副测量体制联测距离和变化率为对象,给出了拟牛顿求解方法。通过测量梯度的变化,构造了一目标函数的模型使之快速收敛。任务实测数据计算结果显示:该法解决了非线性求解问题,为任务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崔书华刘军虎宋卫红胡绍林
关键词:拟牛顿法数据处理数据分析
短基线干涉仪测元与距离变化率融合处理方法被引量:1
2016年
短基线干涉仪与脉冲雷达(或微波统一测控系统)相结合的外弹道测量体制是目前航天发射任务主动段测控的主要手段。针对不同传感器跟踪测量数据的融合问题,建立了短基线干涉仪测量元素与雷达测量的距离变化率测量元素融合的算法,实现了利用测速数据确定目标的位置和速度参数的功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改变了以往短基线干涉仪测量必须依赖定位数据的境况,拓展了外弹道的数据处理手段。
李果崔书华沈思王佳
关键词:短基线干涉仪数据处理
一种光学跟踪测量数据系统误差补偿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跟踪测量数据系统误差补偿方法,在测站跟踪测量成像中,选取运载火箭任一特征点,得到该特征点在测站坐标系中的方位角和俯仰角数据均值;根据测站在发射坐标系中XOZ平面不同象限的位置,获得特征点在测站坐标系下...
崔书华刘军王敏王家松赵树强李永华陈佳
多普勒频率误差对飞行目标参数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试验靶场中的高精度多测速系统中,多普勒频率测量数据的误差对飞行目标产生影响的问题,建立了多普勒频率误差对目标定速的影响分析计算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及定量分析得出,其产生的误差将直接影响目标定速结果,且影响量值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变大。此方法可为飞行目标的定速情况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也为提高外弹道数据处理精度提供技术支持。
李果崔书华沈思王敏
一种飞行目标弹道确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飞行目标弹道确定方法,首先雷达跟踪目标测量目标的信息,然后通过雷达设备记录信息<Image file="DDA0001868557630000011.GIF" he="94" imgContent="dr...
崔书华刘军虎史华卫宋卫红王敏张栋张伟李果
测速系统测量数据融合算法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2
2011年
测速系统作为新型参试设备,其数据处理方法和处理精度是外弹道数据处理关注的重点。根据测速系统测量数据的特点,建立基于最小二乘估计的融合算法,并根据误差传播定律给出相应的精度模型以及误差分析模型。此方法已在大型试验任务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该算法模型的提出为多测速系统的数据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有效提高了数据处理精度,为型号部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处理结果。
崔书华宋卫红王敏胡绍林
关键词:测速系统误差分析
测速测元与距离和变化率测元融合算法及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雷达测速测元与新型跟踪测量设备——高精度多测速系统的距离和变化率测元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基于最小化误差平方的基础上寻找数据测元的最佳匹配,并对线性化后的测元数据进行补差,不仅实现了同时确定飞行目标的位置和速度参数,摆脱对定位数据依托的窘况,而且计算结果更为符合实际。该方法的实现,扩充了外弹道的数据处理技术手段,为分析和评价运载火箭飞行性能提供了技术支持。
崔书华李果沈思宋卫红
关键词:雷达测速
光学测量系统测元数据对飞行器航迹的影响分析
2008年
建立了光电经纬仪多台交会时固定偏移系统误差对飞行航迹影响的数学模型;通过数据仿真,定量分析了其误差对典型航迹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为获取高精度的外弹道参数提供了技术支持。
崔书华胡绍林王敏李果
关键词:光学测量经纬仪
基于熵权的综合评价方法在外弹道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熵值方法,从信息论的观点出发,根据各自单项估计方法估计误差序列的变异程度,借助信息熵的概念,确定估计加权系数。其基本思想是,若某个单项估计模型误差序列的变异程度越大,则其在组合估计中对应的权系数就越小。在外弹道数据处理中,就是通过单台设备的熵权情况,评价其在外弹道数据处理中贡献大小,同时也可以通过数据组合估计提高数据处理精度。
宋卫红崔书华曹志远
关键词:弹道计算数据分析
多测速系统测速差分计算及误差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多测速系统是航天测控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站联测可实现外空间飞行目标的高精度测速。以四站联测距离和变化率为对象,建立了测速系统测量数据的两组差分算法和误差传播算子及精度计算公式。任务实测数据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消除跟踪测量过程距离和变化率数据的大部分误差,提高数据处理精度。
崔书华胡绍林王敏宋卫红
关键词:差分误差分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