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一晨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省人兽共患病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疫苗
  • 4篇沙门氏菌
  • 4篇免疫
  • 4篇DNA疫苗
  • 4篇病毒
  • 3篇伤寒沙门氏菌
  • 3篇鼠伤寒
  • 3篇鼠伤寒沙门氏...
  • 3篇免疫效力
  • 3篇减毒
  • 3篇减毒沙门氏菌
  • 3篇减毒鼠伤寒沙...
  • 2篇疫病
  • 2篇质粒
  • 2篇质粒稳定性
  • 2篇新城疫
  • 2篇新城疫病
  • 2篇新城疫病毒
  • 2篇S1基因
  • 1篇毒素

机构

  • 5篇扬州大学

作者

  • 5篇崔一晨
  • 5篇焦新安
  • 4篇潘志明
  • 3篇黄金林
  • 2篇田华荣
  • 2篇焦红梅
  • 2篇刘秀梵
  • 2篇程宁宁
  • 2篇游猛
  • 1篇陈祥
  • 1篇张晓明
  • 1篇殷月兰
  • 1篇高崧
  • 1篇唐丽华

传媒

  • 2篇病毒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2篇2008
  • 3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稳定携带新城疫病毒DNA疫苗减毒沙门氏菌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
采用PCR技术从重组质粒pVAX1-F中扩增出新城疫病毒JS5株的融合蛋白(F)基因,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mcDNA3.1+中,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mcDNA3.1-F。通过电穿孔转化法将重组质粒转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
潘志明程宁宁游猛崔一晨黄金林焦新安刘秀梵
关键词:新城疫DNA疫苗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质粒稳定性免疫效力
文献传递
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小鼠肝炎病毒DNA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构建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小鼠肝炎病毒DNA疫苗,研究该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以小鼠肝炎病毒S1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S1免疫BALB/c小鼠,ELISA检测其诱导抗体产生情况;再将重组质粒pVAX1-S1电转化到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7207中,构建运送S1基因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SL7207(pVAX1-S1),口服免疫BALB/c小鼠,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减毒沙门氏菌运送的DNA疫苗的免疫原性。结果:与pVAX1空载体对照组相比,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S1免疫组二免及三免后抗体水平分别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和极显著性差异(P<0.01)。减毒沙门氏菌运送的DNA疫苗SL7207(pVAX1-S1)诱导小鼠产生了特异性的血清抗体。结论:构建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SL7207(pVAX1-S1)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应答。这为进一步研制冠状病毒新型基因疫苗奠定了基础。
焦红梅潘志明崔一晨田华荣焦新安
关键词:小鼠肝炎病毒S1基因DNA疫苗减毒沙门氏菌免疫原性
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运送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DNA疫苗及其免疫效力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为研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型基因工程疫苗,构建和表达了运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DNA疫苗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首先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的全长s1基因插入到嵌合CpG DNA的真核表达质粒pVAX1中,构建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S1-CpG。然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7207,构建出运送DNA疫苗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SL7207(pVAX1-S1-CpG)。将重组菌SL7207(pVAX1-S1-CpG)分别以1×109CFU,5×109CFU,1×1010CFU的剂量滴鼻和口服接种4日龄雏鸡,2周内所有试验鸡均无任何不良反应,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菌SL7207(pVAX1-S1-CpG)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免疫后35 d,商品鸡体重测定结果表明重组菌免疫不影响鸡体增重。以5×109CFU重组菌滴鼻和口服两次接种4日龄商品代伊莎褐蛋鸡,二免3周后,血清抗体和小肠黏膜抗体测定结果表明,SL7207(pVAX1-S1-CpG)免疫组抗体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空载体对照组之间分别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攻毒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菌SL7207(pVAX1-S1-CpG)免疫组有较高的免疫保护效力,与灭活苗和减毒苗效力相当,显示出一定的应用前景。
焦红梅焦新安田华荣潘志明殷月兰崔一晨黄金林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DNA疫苗CPGDNA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免疫效力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传播模式被引量:5
2008年
大肠杆菌是寄居在哺乳动物和禽类胃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之一,然而少数具有致病性,可引起机体肠道和肠道外感染。依其毒力特征和所致疾病症状不同,现已报道的肠道感染性大肠杆菌有: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aemorrhagic E.coli,EHEC);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nteroaggregative E.coli,EAggEC); (enteroinvasiveE.coli,EIEC);
陈祥崔一晨高崧焦新安
关键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肠道外感染正常菌群
稳定携带新城疫病毒DNA疫苗减毒沙门氏菌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被引量:13
2008年
采用PCR技术从重组质粒pVAX1-F中扩增出新城疫病毒JS5株的融合蛋白(F)基因,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mcDNA3.1+中,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mcDNA3.1-F。通过电穿孔转化法将重组质粒转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7207,构建成功携带DNA疫苗的重组沙门氏菌SL7207(pmcDNA3.1-F)。体内、体外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mcDNA3.1-F在沙门氏菌中的稳定性显著高于pcDNA3.1-F。将重组菌SL7207(pmcDNA3.1-F)和SL7207(pcDNA3.1-F)分别以1×109CFU剂量两次口服免疫BALB/c小鼠,免疫小鼠可产生针对新城疫病毒F蛋白的血清抗体和黏膜抗体。重组菌以5×109CFU剂量两次口服免疫4日龄SPF鸡,免疫鸡产生的针对新城疫病毒F蛋白的血清抗体和小肠黏膜抗体效价水平与空载体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SL7207(pmcDNA3.1-F)和SL7207(pcDNA3.1-F)免疫组的免疫保护率均与空载体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SL7207(pmcDNA3.1-F)免疫组的保护率较SL7207(pcDNA3.1-F)免疫组提高了20.0%,说明稳定携带新城疫病毒DNA疫苗的减毒沙门氏菌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
潘志明黄金林程宁宁崔一晨游猛唐丽华张晓明焦新安刘秀梵
关键词:新城疫DNA疫苗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质粒稳定性免疫效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