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尚晓冬

作品数:397 被引量:770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5篇专利
  • 164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5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医药卫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14篇香菇
  • 162篇菌种
  • 95篇菌丝
  • 92篇香菇菌种
  • 80篇指纹图谱
  • 78篇指纹
  • 78篇指纹图
  • 73篇栽培
  • 70篇专一性
  • 69篇金针菇
  • 59篇特异
  • 58篇带型
  • 54篇菌丝培养
  • 48篇基因
  • 46篇INDEL标...
  • 45篇特异性
  • 44篇特异性鉴定
  • 40篇工厂化
  • 36篇基因组
  • 27篇基因组序列

机构

  • 388篇上海市农业科...
  • 26篇上海海洋大学
  • 20篇南京农业大学
  • 8篇吉林农业大学
  • 6篇丽水市农业科...
  • 4篇上海炎地农业...
  • 3篇上海市农业遗...
  • 3篇上海光明森源...
  • 2篇安顺学院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山东七河生物...
  • 1篇安徽技术师范...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396篇尚晓冬
  • 315篇谭琦
  • 254篇宋春艳
  • 200篇章炉军
  • 164篇于海龙
  • 143篇张美彦
  • 98篇李玉
  • 97篇张丹
  • 88篇王瑞娟
  • 86篇周峰
  • 85篇李巧珍
  • 75篇徐珍
  • 63篇杨慧
  • 54篇姜宁
  • 45篇陆欢
  • 38篇陈明杰
  • 38篇鲍大鹏
  • 31篇李正鹏
  • 26篇潘迎捷
  • 25篇巫萍

传媒

  • 59篇食用菌学报
  • 18篇上海农业学报
  • 13篇菌物学报
  • 9篇园艺学报
  • 8篇安徽农学通报
  • 7篇微生物学通报
  • 7篇食药用菌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北方园艺
  • 3篇食用菌
  • 3篇菌物系统
  • 2篇生物学杂志
  • 2篇浙江农业科学
  • 2篇食品与机械
  • 2篇中国食用菌
  • 2篇核农学报
  • 2篇农业工程技术
  • 2篇上海市园艺学...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年份

  • 2篇2024
  • 40篇2023
  • 20篇2022
  • 60篇2021
  • 26篇2020
  • 20篇2019
  • 15篇2018
  • 44篇2017
  • 15篇2016
  • 20篇2015
  • 26篇2014
  • 18篇2013
  • 17篇2012
  • 11篇2011
  • 11篇2010
  • 10篇2009
  • 5篇2008
  • 16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3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香菇森源10号菌株的InDel标记指纹图谱及其构建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菇森源10号菌种的InDel标记指纹图谱及其构建方法,该指纹图谱由7对基于香菇全基因组测序后开发的InDel标记组成。本发明的香菇森源10号菌种的InDel标记指纹图谱可用于香菇森源10号菌种的特异性鉴定...
章炉军于海龙沈秀芬尚晓冬宋春艳张美彦谭琦周峰姜宁董浩然
文献传递
十株香菇菌株间的营养体不亲合性被引量:6
2009年
用对峙培养技术在PDA平板上对10株香菇菌株的营养体不亲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菌株的营养体不亲合性表现可分为两种不亲合类型和一种亲合类型。在2次重复实验中表现完全一致的有48对组合,占87.3%;表现不同但仍可认为是亲合类型而不影响结果性质的有4例,占7.3%,分别是135×66、9015×66、9015×7402和Cr04×野生50;表现出相反的结果,影响亲合性判定的有3例占5.4%,分别是Cr04×26、Cr04×申香10号和26×苏香。11株供试香菇菌株间营养体不亲合性的表现以不亲合类型为主,第一种和第二种不亲合类型分别出现86次(78.2%)和13次(11.8%);亲合类型(第三种类型)较少,有11次(10%)。135、939和9015间彼此亲合,它们与其它菌株均表现不亲合。申香10号与26亲合,2菌株与除Cr04和苏香以外的菌株均不亲合。
沈学香尚晓冬汪虹谭琦
关键词:香菇
一种香菇507菌种AFLP快速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简便、快速、准确地对香菇507菌种进行鉴定的AFLP快速检测方法。包括步骤:菌丝培养和基因组DNA的提取;DNA的MseI和EcoRI双酶切;DNA片断使用MseI adapter与EcoRI adap...
陈明杰谭琦尚晓冬宋春艳卓英潘迎捷
文献传递
一种金针菇蓝光受体蛋白FfCry-DASH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针菇蓝光受体蛋白FfCry‑DASH及其编码基因,以及金针菇蓝光受体蛋白FfCry‑DASH基因用于调控金针菇生长的应用。本发明的FfCry‑DASH基因是一种蓝光受体蛋白基因,其在金针菇中超量表达,可...
刘建雨尚晓冬李婧霆宋春艳王瑞娟陆欢李巧珍于海龙李玉周峰张丹杨慧
金针菇自交后代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选用6个生产用金针菇菌种(白色品种菌株F10、F4、FM、F21,黄色品种菌株F29、F3)分别进行自交,对其S1代自交群体的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原基发生早晚、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自交导致后代群体的平均生长速度、平均产量降低。黄色自交子代菌株平均生长速度快于白色自交子代菌株。菌丝生长速度与产量不具有相关性,产量与现原基早晚有较强相关性,相同自交系中黄色品种现原基早于白色品种,F3菌株黄色后代现原基早于白色后代。在各菌株自交子代群体中,FM菌株子代具有高产优势,F3菌株子代有短菌龄优势,F10菌株子代有较好的商品表型特征,可根据育种目标选择自交子代群体中的优势菌株加以利用。
苏蓉尚晓冬徐珍谭琦陈明杰曹晖
关键词:菌丝生长速度农艺性状种质资源
中国奥德蘑属栽培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1年
奥德蘑(Oudemansiella)是著名的食药兼用菌,经济价值较高。对中国奥德蘑属的食药用价值和栽培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李传华尚晓冬曲明清谭琦
关键词:食用价值药用价值栽培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微生物诱变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主要阐述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ARTP)技术的概念、诱变机理和影响诱变效果的因素,以微生物和食用菌诱变育种为主要内容,重点介绍ARTP诱变技术在细菌、放线菌和酵母等微生物菌种改良和提升生物合成能力方面的应用,以及在食用菌新品种选育等研究中的应用,分析ARTP诱变技术在微生物和食用菌育种研究中具有的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并说明今后研究重点是通过提高快速筛选目标菌株的技术水平,结合高通量测序、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等多组学技术,深入探究经ARTP诱变后微生物和食用菌的遗传规律和调控生物活性物质合成的机制,以期通过新技术的建立和应用,为食用菌和微生物育种研究提供新思路,进而推动微生物和食用菌的种质创新及产业可持续发展。
陆欢沈玲沈玲尚晓冬王瑞娟王瑞娟
关键词:诱变育种微生物食用菌
一种香菇L135菌株的InDel标记指纹图谱及其构建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菇L135菌种的InDel标记指纹图谱及其构建方法,该指纹图谱由7对基于香菇全基因组测序后开发的InDel标记组成。本发明的香菇L135菌种的InDel标记指纹图谱可用于香菇L135菌种的特异性鉴定,具有...
于海龙章炉军沈秀芬宋春艳尚晓冬谭琦张美彦
一种金针菇上研2号菌种及其SSR标记指纹图谱的鉴定方法和构建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针菇上研2号菌种及其SSR标记指纹图谱的鉴定方法和构建方法与应用,包括该指纹图谱由6对SSR标记组成。构建方法包括:(1)菌丝培养;(2)基因组DNA的提取;(3)SSR分子标记的检测;(4)毛细管电泳...
尚晓冬王瑞娟陆欢徐珍刘建雨张丹宋春艳杨慧
文献传递
香菇编码线粒体中间肽酶le-mip基因及其紧密连锁基因的克隆被引量:7
2009年
根据香菇(Lentinula edodes)编码线粒体中间肽酶le-mip基因的保守序列,通过基因组步行法对le-mip基因及其上游、下游区域进行步行扩增,扩增产物经SeqMan程序拼接后再BlastX搜索,并进行同源性分析。所获得的序列长8880bp,其中有5个推定的基因,且与le-mip紧密连锁的基因中没有香菇的A交配型基因。
张美彦鲍大鹏陈明杰尚晓冬谭琦
关键词:香菇
共4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