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封德顺

作品数:66 被引量:328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农业科学
  • 12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40篇小麦
  • 16篇基因
  • 10篇小偃麦
  • 10篇谷蛋白
  • 9篇蛋白亚基
  • 9篇亚基
  • 9篇克隆
  • 9篇谷蛋白亚基
  • 9篇白粉
  • 9篇白粉病
  • 8篇叶片
  • 8篇麦谷蛋白
  • 7篇小麦叶
  • 7篇小麦叶片
  • 7篇麦谷蛋白亚基
  • 7篇高分子量麦谷...
  • 6篇肽基因
  • 6篇高分子量麦谷...
  • 5篇冬小麦
  • 5篇生物信息

机构

  • 50篇山东农业大学
  • 13篇山东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山东轻工业学...
  • 1篇延安大学
  • 1篇国家小麦改良...
  • 1篇潍坊科技学院

作者

  • 65篇封德顺
  • 42篇王洪刚
  • 27篇高居荣
  • 17篇李兴锋
  • 10篇鲍印广
  • 8篇夏光敏
  • 7篇田纪春
  • 7篇陈凡国
  • 6篇李兴峰
  • 6篇马信
  • 5篇赵双宜
  • 5篇宋静
  • 5篇樊广华
  • 5篇牛祖彪
  • 4篇刘风珍
  • 4篇尹娜
  • 4篇李圣福
  • 4篇田秋菊
  • 3篇李娜
  • 3篇郭庆东

传媒

  • 4篇山东农业科学
  • 3篇生物技术
  • 3篇麦类作物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3篇实验室科学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生物学通报
  • 2篇实验室研究与...
  • 2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食品科学
  • 1篇Acta B...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山东轻工业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教育...
  • 1篇第四届全国小...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体细胞杂种类似13谷蛋白亚基基因的核酸序列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小麦体细胞杂种类似13谷蛋白亚基基因的核酸序列和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以及基于该序列通过生物技术方法改良小麦加工品质的应用。本发明涉及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类似小麦13亚基基因是出现在优质小麦体细胞杂种种子的一种储藏...
夏光敏封德顺陈凡国赵双宜
文献传递
一种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的抗菌肽及其应用
一种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的抗菌肽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抗菌肽,利用小偃麦SN6306的转录组数据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了抗菌肽基因,通过转化大肠杆菌表达目的蛋白,通过PDA平皿法、小麦叶片涂抹等方法分别验证这...
封德顺杨艳琳杨宝谊王洪刚
文献传递
着丝粒区域DNA的研究进展
2003年
着丝粒是染色体的重要结构 ,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负责染色体的分裂分离。近年来对着丝粒的研究已经成为遗传学的一个热点。本文对着丝粒DNA的重复序列、着丝粒区域的基因及着丝粒的形成机制等作了简要的介绍。
陈凡国封德顺夏光敏
关键词:着丝粒DNA遗传学基因
小麦近缘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细胞融合现象
细胞融合(染色质穿壁)现象在多种植物中均已被报道和发现,本研究在黑麦、中间偃麦草、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蔓生偃麦草、华山新麦草等植物的小孢子发生过程均发现了自发的细胞融合现象。染色质穿壁以减数分裂前期Ⅰ的频率最高,在减数第二...
李兴锋宋振巧封德顺王洪刚
文献传递
农杆菌介导抗储粮害虫转基因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获得及分析被引量:13
2006年
以本实验室选育的小麦优良品系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将抗虫基因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I转入小麦培养细胞,经筛选获得抗卡那霉素的愈伤组织并再生植株。经PCR和实时PCR检测、PCR-Southern和Southernblot验证,确定了3株独立再生植株为含有CpTI的转基因植株。农杆菌菌浓度、侵染时间及转化处理方式对小麦转化率均有明显影响。3株转基因植株正常可育并结籽,形成转基因株系。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T1代中的分离呈多样性,部分株系(转基因株系T-Ⅰ、T-Ⅲ)表现出孟德尔遗传规律。抗虫试验表明,3株转基因植株T2代籽粒对储粮害虫麦蛾具有一定的抗性,转基因株系T-Ⅰ、T-Ⅱ、T-Ⅲ及非转基因植株的T2代籽粒虫蛀率分别为19·8%、21·9%、32·9%和58·3%。转基因植株T1代群体农艺性状调查显示,3个株系具有良好的农艺性状,为小麦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种质抗虫材料。
毕瑞明贾海燕封德顺王洪刚
中间偃麦草TiAP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017年
本研究从烟农15和中间偃麦草杂交所得的小偃麦异附加系SN6306中克隆得到TiAP1基因的全长序列,该序列全长1 272 bp,预测编码423个氨基酸。通过Blast P分析,发现其属于天冬氨酸蛋白酶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TiAP1蛋白含有信号肽且位于第16和17个氨基酸之间,同时含有两个木聚糖酶抑制剂结构域,分别位于该蛋白的N端和C端。此外,通过TMHMM预测,发现该蛋白无跨膜螺旋结构,因此是胞外蛋白。为了检测基因的亲缘关系,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TiAP1基因与乌拉尔图小麦以及粗山羊草相应基因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上述结果为研究TiAP1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田秋菊宋静杨艳琳许田王洪刚封德顺
关键词: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白粉病
中间偃麦草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TiASP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小麦白粉病是由活体营养专性寄生真菌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lumeriagraminis f.sp.tritici)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气传性病害,主要危害小麦叶片,严重影响了小麦的品质与产量.
田秋菊宋静郭庆东鲍印广李兴锋王洪刚封德顺
一种改良的农杆菌介导的小麦幼穗转化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良的农杆菌介导的小麦幼穗转化方法,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和植物基因工程领域。主要步骤包括:小麦种植后,选择合适的转化时期,所述转化时期选择在小麦抽穗前约10~15d,小麦旗叶全部抽出,叶环距2~5cm左右时...
封德顺王洪刚田纪春马信尹娜张盈
六个八倍体小偃麦的选育和鉴定被引量:15
2006年
以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a)与普通小麦品种烟农15杂交,从其杂种后代中选育出6个细胞学稳定的八倍体小偃麦山农TE183、山农TE185、山农TE188、山农TE198、山农TE256和山农TE347。这些八倍体小偃麦植株健壮、育性正常、穗大多实,高抗白粉病、条锈病等小麦病害。种子醇溶蛋白电泳分析证明,6个八倍体小偃麦醇溶蛋白图谱中均具有亲本中间偃麦草的特异带,并且山农TE183、山农TE185、山农TE198、山农TE256和山农TE347等5个八倍体小偃麦的带型基本一致,为同一类型,而山农TE188为另一类型。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6个八倍体小偃麦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56,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PMC MI)染色体构型为2n=28II,具有高度的细胞学稳定性。以山农TE188和山农TE198分别与中2、中3和中1、中5杂交,对其杂种F1染色体构型分析结果表明,山农TE188与中2和中3、山农TE198与中1和中5的染色体构成是不同的。综合种子醇溶蛋白电泳和细胞学分析结果,初步认为本研究选育的6个八倍体小偃麦与前人选育的中1、中2、中3、中4、中5等5个八倍体小偃麦所携带的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组可能不完全相同。
王洪刚刘树兵李兴锋高居荣封德顺陈冬花
关键词: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八倍体小偃麦
一种抗菌肽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肽及其应用,利用小偃麦SN6306白粉病菌诱导的叶片转录组数据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了抗菌肽基因,通过转化大肠杆菌表达目的蛋白,通过PDA平皿试验、小麦叶片涂抹等方法分别验证这个抗菌肽的抗真菌活性。该...
封德顺杨艳琳杨宝谊王洪刚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