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春芳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醴陵市农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栽培
  • 7篇水稻
  • 6篇高产
  • 3篇栽培技术
  • 3篇高产栽培
  • 2篇稻田
  • 2篇稻田春玉米
  • 2篇玉米
  • 2篇双季稻
  • 2篇季稻
  • 2篇高产栽培技术
  • 2篇春玉
  • 2篇春玉米
  • 1篇稻区
  • 1篇稻田栽培
  • 1篇调节剂
  • 1篇杂交
  • 1篇杂交稻
  • 1篇栽培群体
  • 1篇增产

机构

  • 11篇醴陵市农业局
  • 6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农学院

作者

  • 11篇宋春芳
  • 5篇邹应斌
  • 4篇丁纪友
  • 4篇殷辉
  • 3篇周瑞庆
  • 2篇黄升平
  • 2篇邓立平
  • 2篇易建平
  • 2篇程正良
  • 1篇乔德良
  • 1篇肖应辉
  • 1篇黄见良
  • 1篇张杨珠
  • 1篇李合松

传媒

  • 7篇作物研究
  • 2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湖南农业

年份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8
  • 6篇199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湘晚籼13号的特征特性及保优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02年
湘晚籼 13号米质优、丰产性好 ,生产效益较高。根据其生育特性 ,提出保优高产栽培应做到 :每公顷基本苗 180万 ,施纯氮 165kg ,N∶P∶K为 1∶0 4∶1 1,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应用烯效唑、KH2 PO4
宋春芳
关键词:高产栽培水稻
水稻高产低耗栽培群体物质生产与分配的特点被引量:9
1992年
通过对水稻高产低耗栽培干物质生产和分配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效法栽培的水稻干物质生产在后期优势明显,具有较高的净同化率和干物质生产速率。其干物质生产和分配的特点是:在最高分蘖期.孕穗期和齐穗期分别达到成熟期总干重的20%—25%。50%—55%和67%—70%;成熟期稻穗产量应占总干物质产量的67%—70%,经济系数为0.60—0.63。最高叶面积指数以7较适宜。
邹应斌周瑞庆宋春芳殷辉丁纪友
关键词:水稻栽培物质运输
高产稻区水稻生产状况调查报告
1992年
为了深入了解高产稻区水稻生产状况,产量水平、投入多少,效益如何,我们从1988年至1991年分别在醴陵市白兔潭镇,湘阴县濠河区、长沙县春华山乡采取定户和抽样的办法,对上百户的农户作了较广泛、详细的调查,现将调查资料整理总结如下:1 高产稻区水稻生产水平 所调查的三个乡镇都是高产稻区。
汪大明宋春芳殷辉丁纪友周瑞庆
关键词:水稻栽培高产
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总结
1992年
我们主要在醴陵市白兔潭镇汆溪、田心两村共2183亩水田从1989年至1991年进行了大面积水稻病虫综合防治试验示范,并结合课题组在长沙开展综防的情况总结如下。1 白兔潭历年病虫发生概况 该地水稻主要有二病三虫,即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纵卷叶螟、稻飞虱。总的特点是:病害大于虫害;早稻虫害略轻于晚稻。1.1 稻瘟病 以早稻危害为主。
宋春芳周瑞庆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
几种植物生产调节剂增产效应试验被引量:3
1992年
针对杂交水稻后期易发生早衰的问题,结合高产低耗综合栽培技术试验,1990年和1991年在醴陵、长沙和湘阴,于水稻抽穗后进行了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营养元素的系列试验。我们根据试验结果,初步确定了由多种营养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最佳配方,定名为“谷粒饱”,经精制成为粉剂和乳剂两种剂型。为了研究“谷粒饱”等生长调节物质防止水稻后期功能叶片早衰的效果,于1990年进行了“谷粒饱”
邹应斌萧光玉宋春芳殷辉汪大明俞咏华
关键词:杂交稻生长调节剂增产水稻
水稻高产低耗配套栽培技术试验
1992年
试验于1989年早晚两季在醴陵市白兔潭镇进行。目的是考察单项技术配套应用的综合效益。试验设平稳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翻耕(Ⅰ)、普通施肥/病虫综合防治/少耕(Ⅱ),平稳施肥/病虫普通防治/少耕(Ⅲ)、平稳施肥/病虫综合防治/少耕(Ⅳ),普通施肥/病虫普通防治/翻耕(对照)五套栽培方案。平稳施肥是指基肥和蘖、穗、粒并重追肥,普通施肥是指重施基肥和追施蘖肥,两种施肥处理的基肥和追肥之比分别为6:4和7:3,翻耕指中耕和晚季翻耕栽秧。
乔德良宋春芳丁纪友宋安发邹应斌
关键词:水稻栽培高产
水稻高产低耗综合栽培技术试验被引量:2
1992年
本文综合报道了高产稻区水稻高产稳产低耗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研究的主要结果。通过三年的调查和试验研究,弄清了高产稻区水稻生产的现状。水稻高产低耗栽培的群体结构动态和干物质生产的特征、氮肥对群体结构的调控作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防止早衰的生理效应、以及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规律及其防治。提出了适合于我省高产稻区推广应用的水稻高产低耗栽培各生育时期的形态生理指标及其综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成果经1990—1991年在醴陵、湘阴两试验基点示范,获得了全年亩增产20kg以上,全年亩增加纯收入20元以上的显著经济效益。
殷辉宋春芳丁纪友宋安发邹应斌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
双季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12
1998年
1996年醴陵基点双季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途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效化控栽培法处理,前期生长稳健、个体发育好,中期群体适中、稻穗发育好,最大叶面积指数约7.5,光合产物积累多,孕穗期占成熟期的50%~55%,群体内部透光率高。后期功能叶光合能力强,光合产物运转率高,籽粒充实度好,经济系数高。早晚稻产量分别达到8101.5kg/hm2和8731.5kg/hm2,早晚稻子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早稻分蘖期气温偏低,干物质生产量小(为成熟期的13.3%),养分吸收总量少,抽穗后光合产物生产量大,高产潜力大。晚稻分蘖期气温高,干物质生产量大(为成熟期的18.8%),养分吸收总量多,抽穗后期光合能力弱,但晚稻灌浆结实的时间长,对高产形成有利。
邹应斌黄见良李合松张杨珠肖应辉黄升平宋春芳程正良易建平
关键词:双季稻高产栽培干物质生产
双季稻旺壮重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被引量:1
2000年
1997~ 1999年 ,在国家水稻科技工程醴陵基点大面积应用双季稻旺根壮秆重穗高产栽培技术 ,每 6 6 7m2早、晚两季投入物化成本共 430元 ,产稻谷 110 1 2~ 1130 .6kg ,比当地习惯栽培法增产 14%~ 17% ,增收节支效益 15 4元。
黄升平宋春芳易建平程正良
关键词:双季稻高产栽培技术
稻田春玉米的栽培被引量:1
2003年
1.选用良种良种是高产的基础.春玉米选用登海1号、蠡玉6号、中糯301等早熟高产良种. 2.高质量播种,确保齐苗壮苗提倡连片种植;播前在玉米种植区统一进行1次灭鼠.播前2天~3天,选晴天晒种1天~2天,播种时用55℃温水浸种8小时~12小时.3月中旬,当气温稳定通过8℃时采用宽窄行直播.
邓立平宋春芳
关键词:稻田春玉米良种繁育施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