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娟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岩石
  • 2篇石英
  • 2篇石英岩
  • 2篇高温高压
  • 1篇地壳
  • 1篇地震
  • 1篇岩石形成
  • 1篇余震
  • 1篇震源
  • 1篇震源深度
  • 1篇中地壳
  • 1篇人力资源
  • 1篇人力资源开发...
  • 1篇闪石
  • 1篇闪岩
  • 1篇资源型
  • 1篇资源型城市
  • 1篇资源型城市转...
  • 1篇微观结构
  • 1篇相变

机构

  • 6篇中国地震局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7篇宋娟
  • 5篇周永胜
  • 3篇何昌荣
  • 1篇马胜利
  • 1篇黄晓葛
  • 1篇刘照星
  • 1篇刘贵
  • 1篇马瑾
  • 1篇钟柯
  • 1篇孔华
  • 1篇桑祖南
  • 1篇杨伟红

传媒

  • 2篇地震地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高压物理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长英质岩石的脆塑性转化与变形对超高压岩石形成的影响
本文根据高温高压实验结果,研究了石英岩的脆塑性转化与在差应力的条件下石英-柯石英相变,并初步研究了石英闪长岩的半脆性-塑性流变,进而根据流变实验结果估计了大陆俯冲带的流变强度。利用偏光显微镜和拉曼光谱研究实验变形样品时,...
宋娟
关键词:长英质岩石超高压岩石
文献传递
石英岩脆塑性转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在温度500~1000℃、围压1251~1440MPa条件下进行了石英岩脆塑性转化的实验研究。通过力学行为和变形微观结构研究表明,在实验温度和压力范围内,石英岩经历了半脆性破裂、半脆性流动和塑性变形3种变形阶段。随着温度升高,石英岩在变形机制上发生了两次转化,从半脆性破裂向半脆性流动转化发生在700~800℃,从半脆性流动向塑性变形转化发生在900~950℃,这两个变形阶段的转化温度比Hirth(1994)给出的各阶段转化温度高100℃。在塑性变形域的大应变实验样品中发现了柯石英。
宋娟周永胜何昌荣
关键词:石英岩高温高压
在差应力条件下石英-柯石英转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在固体介质三轴实验系统中采用石英岩进行了石英-柯石英转化的实验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在实验围压1.3 GPa, 温度950~1000℃, 差应力1.5~1.67 GPa, 应变75%~81%的条件下, 在塑性变形的实验样品石英岩接近端部的区域, 经Raman光谱分析证实出现了细粒柯石英, 显然, 在差应力条件下出现柯石英的压力远小于静压条件下柯石英稳定存在的压力, 这表明柯石英的形成条件不是惟一的. 在差应力条件下石英-柯石英相变边界向低压方向迁移受最大主应力和差应力的控制, 最大主应力形成了相对较高的应力环境, 差应力导致了样品的变形. 本实验柯石英出现在塑性变形的样品中, 而前人报道柯石英既出现在半脆性变形的样品中, 也出现在塑性变形的样品中. 发生在低温半脆性域的相变机制是差应力产生的剪切变形引起力学不稳定, 发生在高温塑性域的相变机制是在差应力环境下石英强烈变形产生的高位错密度引起应变不稳定, 而这两种相变必须在围压大于一定值(如大于1 GPa)时才能发生.
周永胜何昌荣宋娟马胜利马瑾
关键词:柯石英RAMAN光谱分析相变机制差应力脆性变形石英岩
高温高压条件下角闪岩脆-塑性转化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开展了天然角闪岩样品的变形实验研究,并且利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实验样品进行微观结构观察,研究了在不同的温压和应变速率条件下角闪石的变形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样品的应力-应变曲线由强化逐渐转化为屈服,并且出现弱化,样品强度显著降低,随着围压增加,样品强度增大,随着应变速率降低,样品强度降低,压缩方向与样品面理斜交的实验样品强度显著降低。实验变形样品在500℃时,角闪石表现为晶内破裂和碎裂变形,其变形以脆性为主导;在600℃时,样品中发育由角闪石残斑和碎裂基质构成的碎裂组构,部分角闪石晶体出现了波状消光,角闪石以碎裂变形为主,局部具有塑性变形的特征;在700℃时,样品以晶体扭折变形为主,局部出现脱水和细粒微晶,并且含有微破裂,显示了样品以晶体扭折变形为主,含有微破裂,样品变形处于脆-塑性转换域;在800℃时,样品中基本没有发现明显的脆性变形,样品以动态重结晶作用为主,角闪石出现脱水。因此,在实验温压范围内,在500℃→600℃→700℃→800℃条件下,角闪石变形机制表现为脆性破裂→碎裂流动→晶体扭折→动态重结晶和脱水作用,显示了角闪石经历了脆性—脆-塑转化—塑性变形的变形机制。
宋娟周永胜钟柯刘贵刘照星
关键词:角闪石高温高压微观结构
基性岩流变的复杂性与成分对岩石流变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在采用天然基性岩样品进行的流变实验中,存在因实验温度低而样品处于半脆性变形域与因实验温度高而样品颗粒边界出现熔体的矛盾。文献中给出的流变参数中,应力指数n的可靠性高,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激活能Q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重复性,而系数A重复性差。采用6种样品进行流变实验。结果表明,矿物成分对岩石流变的影响比根据端员组分确定的双组分和多组分岩石流变物理模型要复杂得多。由斜长石、单斜辉石和角闪石组成的样品中,当斜长石和单斜辉石含量接近,而角闪石含量低于10%,斜长石和单斜辉石控制了岩石的流变;如果样品中有超过10%的角闪石参与流变,角闪石在变形中所起作用非常显著。由斜长石、石英和角闪石组成的样品,当石英含量小于10%而斜长石和角闪石含量接近时,斜长石和角闪石控制了岩石的流变;当斜长石含量达到70%时,样品变形更接近长石特性;如果石英含量超过20%时,石英在变形中起到主要作用。选择与基性麻粒岩中主要矿物成分接近的天然辉长岩(辉绿岩),或者从天然基性麻粒岩中挑选出主要矿物,通过热压合成人工样品,进行高温流变实验是研究基性麻粒岩流变的最有效途径。
周永胜何昌荣黄晓葛宋娟桑祖南孔华
关键词:基性岩
丽江M_S7.0地震余震深度揭示出的中地壳脆塑性转化特征
2014年
1996年丽江MS7.0地震的余震深度分布明显具有时间依赖性,主震发生后短时间内余震震源深度较深,随着时间的延续,余震震源深度变得越来越浅。余震的这种深度分布受地壳脆塑性转化带深度控制,而脆塑性转化带的深度变化与地震前后断层的应变速率有关。由震后GPS地表变形数据得到的地表变形模型表明,震后地表变形主要来自地壳深部,震后滑动与地壳深部弹性松弛有关。根据鲜水河断层地表的滑动数据和按Marone's(1991)给出的方程确定的震后滑动模型,估计的应变速率显示,主震发生后应变速率较高,随时间延续,应变速率逐渐下降。基于地壳P波速度结构和利用热流数据估计的丽江地区地壳温度,采用含水石英的塑性流变参数,估计了中地壳脆塑性转化带深度随震后应变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主震震源深度与余震深度分布下限与中地壳脆塑性转化带的深度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由于断层的震后快速滑动致使断层带深部具有很高的应变速率,高应变速率引起断层脆塑性转化带深度下移,主震之后短时间内发生了较深的余震;随着震后时间的延续,断层逐渐进入蠕变阶段,断层滑动速率逐渐减小,地壳应变速率逐渐降低,断层脆塑性转化带也逐渐恢复到间震期的深度,相应余震深度随之变化。因此,余震分布的深度变化是中地壳流变结构和脆塑性转化带深度变化的直接反映。
宋娟周永胜杨伟红
关键词:震源深度余震
资源型城市转型期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以新疆克拉玛依市为例
资源型城市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及能源的产出地,许多国家或地区在对自然资源开采时,得益于其带来的快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应深刻关注到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发展瓶颈问题。  相对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可视为资源...
宋娟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SWOT分析法教育投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