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季中扬

作品数:69 被引量:523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艺术
  • 14篇文学
  • 12篇文化科学
  • 6篇哲学宗教
  • 3篇政治法律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6篇文化
  • 14篇艺术
  • 11篇民间艺术
  • 10篇乡村
  • 10篇非物质文化
  • 10篇非物质文化遗...
  • 7篇审美
  • 6篇文化认同
  • 6篇文学
  • 4篇手工艺
  • 4篇文化研究
  • 4篇教育
  • 3篇电影
  • 3篇意识形态
  • 3篇尼采
  • 3篇文学教育
  • 3篇文学经典
  • 3篇乡村建设
  • 3篇乡村文化
  • 3篇美学

机构

  • 3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6篇淮阴师范学院
  • 12篇南京大学
  • 6篇扬州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扬州大学广陵...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 1篇江苏省哲学社...
  • 1篇江苏省泗阳中...

作者

  • 64篇季中扬
  • 3篇胡燕
  • 3篇施秋香
  • 2篇唐圣菊
  • 1篇张娜
  • 1篇赵科印
  • 1篇张艳丽
  • 1篇陈宇
  • 1篇高小康
  • 1篇伍洁
  • 1篇马秀鹏
  • 1篇李静
  • 1篇王玉
  • 1篇邵霞
  • 1篇周保萍

传媒

  • 6篇电影文学
  • 6篇江苏社会科学
  • 6篇求索
  • 4篇文艺争鸣
  • 3篇淮阴师范学院...
  • 2篇学习与实践
  • 2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昭通师范高等...
  • 2篇文化遗产
  • 1篇开放时代
  • 1篇求是学刊
  • 1篇北方论丛
  • 1篇江淮论坛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学海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中州学刊
  • 1篇理论与创作
  • 1篇学术研究

年份

  • 4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8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体重塑: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重要路径——以福建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为例
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逐渐进入了“后城市化”阶段,城乡关系与乡村发展问题备受关注,出现了第二波乡村建设热潮.与民国年间的“乡建”热潮不同的是,有一大批艺术家参与进来,走出了一条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简称“艺术乡建”)的新路径...
季中扬康泽楠
关键词:乡村建设实用主义文化遗产
浅谈《铁人浮生记》对理性主义人性观的反思
2007年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入面临着被机器异化的危险,在此背景之下,Chris columbus导演的《铁人浮生记》(Bicentennial Man)所讲述的机器人努力成为人的故事,一方面揭示了人性的珍贵;另一方面,机器人对人类的认同历程形象而深刻地反思了西方理性主义人性观。
张艳丽季中扬
关键词:理性主义人性
民国时期舞蹈的现代性探究被引量:2
2014年
民国时期的舞蹈开启了中国传统舞蹈追求现代性的新征程,它坚持平民化立场,以服务现实为圭臬,将思想启蒙与革命取向有机结合,多元吸纳、融合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外的舞蹈技艺,呈现出与中国传统舞蹈风格迥异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其启蒙性、现代性、革命性、教育性开创了中国舞蹈文化的新风尚,为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唐圣菊季中扬
关键词:民国舞蹈启蒙
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与价值重估被引量:15
2014年
现代美学建构了一种分离式的、审美主体外在于审美对象的静观性的审美模式。民间艺术是融入于日常生活的艺术,在现代美学框架中,将其"脱境",再"语境重置",将其变成静观性的审美对象,使得活生生的艺术成为干瘪的木乃伊。理解民间艺术需要另一种美学原则与审美模式,即审美主体完全投入于对象的介入性审美。只有把民间艺术还原为人类活动,才能在具体的活动场域中体验其丰满的意义。民间艺术是"非遗"核心组成部分,依据一般艺术原理对其盲目美化、提升,其实是一种破坏,以介入性审美经验重新认识民间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对其实施保护的理论基础。
季中扬高小康
关键词:民间艺术现代美学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难题
2006年
审美意识形态论放弃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论的批判性与列宁意识形态论的阶级斗争性,将审美意识形态解释为反映经济基础的一种上层建筑,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却又未能以此作为理论基础建构系统理论,这就造成审美意识形态论不仅在具体表述上时常出现理路混乱,而且缺乏必要的理论深度与理论价值。因此,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一个已经完成历史使命,应该放弃的命题,不可作为“文艺学的第一原理”。
季中扬
关键词:审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
新世纪影视叙事中的乡村居民形象
2015年
在社会变革与文化变迁过程中,最深刻的变化不是生活环境的变化,而是人本身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进展,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迅速转变,中国乡村居民出现了多元化趋势。一方面,"许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从事工业、交通、建筑、运输业的劳动者,在户籍制度上仍然是非城市人口,但却实实在在地开始从事各种产业活动,
季中扬马秀鹏
关键词:乡村居民工业社会小康村经济落后地区《暴风骤雨》
审美视域中休闲农业与民间艺术的互动被引量:3
2013年
休闲农业虽然是消费社会中都市文化消费的衍生,但是,就休闲的审美品质而言,休闲农业不是打造景观以迎合视觉消费,也不仅仅是为了让城里人到乡下来"找乐子",而是要保护性地建构出不同于都市文明的另一种生产、生活空间,来丰富现代人的生活体验。生活性是民间艺术的灵魂,在休闲农业开发实践中,只有努力保护民间艺术赖以生发的空间,包容民间艺术创造与传承的主体,提倡融入性的生活体验,才能避免民间艺术发生"时空抽离"的现代性危机,从而减少矛盾,真正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季中扬
关键词:休闲农业民间艺术生活性
文学经典危机与文学教育被引量:8
2007年
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文学经典在精神生活与文化建构中的重要性明显衰落,经典化机制本身的合法性受到理论质疑。定位为人文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文学教育可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调节、完善消费社会的价值体系,培育消费社会中理想的文化主体。经典文本的人文价值与审美价值久经检验,是文学教育之范本,应该为受教育者认真研读。
季中扬
关键词:文学经典文学教育消费社会文化研究
“非遗”保护与区域文化认同被引量:18
2021年
从根本上来说,文化认同是一种被建构出来的集体意识,这种建构可能是从无到有的“发明”,也可能是稍作修改的“挪用”。在建构过程中,有三种主要因素参与其中,一是与他者的比较,二是外力模塑,三是特定的文化记忆。区域文化认同无疑也是可建构的,而“非遗”的地方性、审美性与符号性与区域文化认同之间具有耦合性,是建构区域文化认同的重要资源。但是,把小地方的“非遗”建构成较大区域的文化符号时,可能会产生矛盾,一是小地方不愿意自己的文化被征用,二是大区域并不认可来自小地方的“非遗”作为自己的文化象征。另一方面,区域文化认同建构过程中征用“非遗”等传统地方资源,这其实是本土意识对全球化的应激反应,这种区域文化认同其实暗含着某种排他性,可能导致“文化自闭症”,这是应该警惕的。
季中扬高鹏程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认同文化记忆
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立场的缺位被引量:4
2011年
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化,更是精神层面的现代化。从实际情况来看,新农村文化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意识形态主导的单向度新农村文化建设,由于民间立场的缺位,文化想象的图景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裂痕;现代性话语体系的霸权地位,造成了诸多文化创伤。建立意识形态主导的多元文化对话机制,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赵科印季中扬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意识形态单向度民间立场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