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继超

作品数:11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5篇脂肪
  • 5篇酒精
  • 5篇酒精性
  • 5篇非酒精性
  • 4篇脂肪性
  • 4篇脂肪性肝病
  • 4篇脉搏波
  • 4篇脉搏波传导
  • 4篇脉搏波传导速...
  • 4篇酒精性脂肪性...
  • 4篇非酒精性脂肪
  • 4篇非酒精性脂肪...
  • 4篇非酒精性脂肪...
  • 4篇非酒精性脂肪...
  • 4篇肝病
  • 3篇动脉硬化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中老年
  • 3篇中老年人

机构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市内分泌...
  • 2篇即墨市人民医...
  • 2篇建水县人民医...
  • 1篇邹城市兖矿集...
  • 1篇兖矿集团总医...

作者

  • 11篇孙继超
  • 11篇毕宇芳
  • 8篇徐佰慧
  • 8篇徐敏
  • 7篇陆洁莉
  • 7篇宁光
  • 7篇徐瑜
  • 5篇孙婉婉
  • 5篇王卫庆
  • 5篇王天歌
  • 3篇陈颖
  • 2篇赵列宾
  • 2篇陈宇红
  • 2篇李婧
  • 2篇林琳
  • 2篇黄小琳
  • 2篇李燕来
  • 2篇吕晓斐
  • 1篇田晓光
  • 1篇董文丽

传媒

  • 5篇内科理论与实...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年份

  • 1篇2015
  • 8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中老年人群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在上海市嘉定区纳入40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测定其CIMT值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水平,分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水平与其两侧CIMT中较大值的相关性。CIMT≥0.7 mm定义为CIMT增厚。结果:纳入受试者共2 496名。中性粒细胞计数平均为(3.59±1.34)×109/L,CIMT平均为(0.58±0.12)mm。随着中性粒细胞计数四分位水平的升高,CIMT增厚的患病率亦随之升高(趋势P=0.000 1)。校正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中性粒细胞计数与CIMT呈显著正相关(β=0.000 511,P=0.001 8)。校正全部因素后,随着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的增高,CIMT增厚的患病风险逐渐增加,且中性粒细胞计数的第4四分位组(〉4.238×109/L)相对于第1四分位组(≤2.671×109/L),CIMT增厚的患病风险增加55%[比值比(OR)=1.55,95%可信区间(CI):1.13~2.14,P=0.000 6]。结论:中老年人群中,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与CIMT增厚呈显著正相关,中性粒细胞是CIMT的独立危险因素。
马艳庆李燕来孙婉婉孙继超徐佰慧毕宇芳徐敏陆洁莉徐瑜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粥样硬化
载脂蛋白B/A-Ⅰ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B/A-Ⅰ(Apolipoprotein B/A-Ⅰ,ApoB/A-Ⅰ)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相关性.方法 在上海市嘉定区40岁以上居民中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检测及高分辨率超声检查,对其中数据完整的2 139名受试者进行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poB/A-Ⅰ与NAFLD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 从ApoB/A-Ⅰ第一分位组到第四分位组,NAFLD患病率逐渐升高,分别为14.3%、23.6%、30.4%、40.4%(组间趋势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目前吸烟及主要代谢指标后,ApoB/A-Ⅰ每增加1,NAFLD患病风险增加105%(OR=2.05,95% CI 1.19 ~3.53,P=0.01).结论 载脂蛋白B/A-Ⅰ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风险的增加存在独立正相关性.
吕晓斐徐佰慧孙继超陈颖陆洁莉赵列宾徐敏毕宇芳王卫庆宁光
关键词:载脂蛋白B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白细胞计数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中老年人群中正常范围内白细胞计数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上海市嘉定区菊园新区年龄≥40岁的1914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每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常规和生化检查,所有居民均接受腹部B超检查。在排除其他肝脏疾病和过量饮酒后,按照腹部B超检查结果诊断NAFLD。结果总人群中NAFLD的患病率为25.8%(493/1914),NAFLD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非NAFLD患者(P〈0.01)。随着白细胞计数的增加,NAFLD的患病率逐渐增加(由白细胞计数的下三分位至上三分位,NAFLD的患病率依次为17.2%、25.0%、34.5%,趋势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与白细胞计数位于下三分位者相比,白细胞计数位于上三分位者的NAFLD患病风险明显升高(OR=1.55,95%CI为1.11~2.14)。结论上海地区中老年人群中,正常范围内高水平的白细胞计数与NAFLD的患病风险显著独立相关。
黄小琳徐佰慧李勉林琳孙继超李婧毕宇芳宁光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白细胞计数中老年人群
中老年人血尿酸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中老年人群血尿酸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上海市嘉定社区2 519名40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同时采血进行血尿酸、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检测,以及上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NAFLD的诊断依据高分辨率超声扫描结果。按照血尿酸水平四分位数将研究人群分为Q1、Q2、Q3、Q4四组,并对其各项代谢指标进行分析。结果:NAFLD组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非NAFLD组[(319.6±92.3)比(272.8±88.8)μmol/L,P<0.000 1]。研究对象的各项主要代谢指标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逐渐趋向恶化,NAFLD的患病率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从Q1组至Q4组分别为14.4%、23.6%、28.7%和43.1%(趋势P<0.000 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Q1组相比,Q2、Q3、Q4组的比值比(OR)[95%可信区间(CI)]值分别为1.84(1.34~2.52)、2.40(1.77~3.27)、4.52(3.36~6.09);进一步校正年龄、性别、吸烟、体质量指数(BMI)、脂代谢指标以及肝酶后,高血尿酸水平者(Q4组)NAFLD的患病风险增加64%(OR=1.64,95%CI 1.10~2.44,P<0.05)。结论:上海城镇中老年人群NAFLD患病风险随着血尿酸水平升高而增加。
林琳徐佰慧李婧孙继超黄小琳毕宇芳汤正义宁光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尿酸中老年人群
中老年人静息心率升高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中老年人静息心率升高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在上海市嘉定区选取2519名年龄40岁以上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检测以及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测量。以ba—PWV上四分位定义为动脉硬化。以ba-PWV作为应变量。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心率及其他传统危险因素与ba-PWV的相关性。同时。将人群按心率四分位值分成4组,以心率上四分位组作为对照,采用多重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余3组人群动脉硬化的患病风险。结果:按心率四分位分组为≤73次/min组、74~81次/min组、82~90次/min组、≥91次/min组;ba-PWV与心率呈显著正相关(r=0.23,P〈0.0001),在多重线性回归中,心率对ba-PWV仍然有很好的相关性(标准β=0.17,P〈0.0001)。在心率四分位组间,随着心率水平的增高,动脉硬化的患病率也随之增高,从上四分位组到下四分位组,动脉硬化的患病率依次为15.5%、20.9%、24.5%和39.9%。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其他传统危险因素后,心率≥91次/min组人群的动脉硬化患病风险是心率≤73次/min组人群的4.36倍[比值比(0R1=4.36,95%可信区间(CI):2.98~6.38]0结论:中老年人静息心率升高与动脉硬化独立相关。
季宗文王本远孙继超孙婉婉徐佰慧徐瑜陆洁莉毕宇芳徐敏
关键词:静息心率动脉硬化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既往研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展至肝脏纤维化提示预后不良,尤其是心血管死亡率明显增高.我们旨在探讨社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纤维化程度和动脉粥样硬化亚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纳入上海嘉定社区超声诊断的非酒精性脂...
陈颖王天歌徐敏徐佰慧孙继超孙婉婉徐瑜李小英毕宇芳王卫庆宁光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相关性研究
2015年
目的研究社区人群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方法于2010年3月至8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嘉定区纳入40岁以上居民239名,分析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水平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将人群中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1400 cm/s定义为动脉硬化。结果血管硬化组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显著高于非硬化组(3.67×10^9/L对3.44×10^9/L,P=0.0001)。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中性粒细胞计数、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相关(P均〈0.05)。校正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OGTT 2h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中性粒细胞计数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呈显著正相关(r=17.71,P〈0.0001)。将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1400 cm/s定义为血管硬化,校正了除血压外的因素后,中性粒细胞计数的最高四分位组(〉4.238×10^9/L)相对于最低四分位组,血管硬化的患病风险增加39%(OR=1.39,95%CI 1.02-1.88,P〈0.05)。然而,在校正动脉血压后,其相关性消失。结论在社区40岁以上人群中,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与血管硬化呈显著正相关,中性粒细胞是血管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这种相关性不独立于动脉血压。
王本远季宗文孙婉婉孙继超王天歌毕宇芳徐敏徐瑜陆洁莉王卫庆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脉搏波传导速度动脉粥样硬化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在上海市嘉定区40岁及以上居民中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检测以及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测量,对其中数据完整的1 594名居民进行分析。baPWV值>1 753 cm/s定义为动脉硬化。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血清GGT水平的上升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结果:该研究人群中男性和女性周围动脉硬化的患病率分别为23.64%和25.61%。baPWV与血清GGT水平呈正相关(男性:r=0.11,P=0.011 9;女性:r=0.23,P<0.000 1)。随着血清GGT水平的升高,baPWV值随之升高;男性和女性动脉硬化的患病率从第1个GGT四分位至第4个GGT四分位分别为18.71%、20.57%、22.70%、32.00%和15.06%、23.02%、27.27%、37.07%,组间趋势显著(男性:趋势P=0.007 6;女性:趋势P<0.000 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主要代谢指标及吸烟和饮酒史后,随着GGT的递增,baPWV值仍随之增加。结论:血清GGT水平上升与周围动脉硬化程度升高存在显著且独立的相关性。
张婕徐瑜王天歌孙继超孙侃田晓光朱丽颖毕宇芳陈宇红宁光
关键词:Γ-谷氨酰转肽酶动脉硬化
静息心率升高对中老年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研究静息心率的升高与2型糖尿病的患病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于2010年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嘉定区2519名40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以及血液生化检测。糖尿病使用口服糖耐量试验进行诊断。静息心率用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将人群按心率三分位,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随着心率水平的增高,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情况。结果 多重线性回归模型表明,在校正了传统危险因素后,心率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胰岛素均呈显著正相关。Logistic回归表明,心率≥87次/min人群的糖尿病患病风险是心率≤76次/min人群的2.42倍(OR=2.42,95%CI 1.76-3.35)。在总人群中,心率每增加10次/min,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则增加37%。结论 在中老年人群中,静息心率的升高独立于其他的危险因素,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李燕来马艳庆孙继超孙婉婉王天歌徐瑜徐敏毕宇芳陆洁莉
关键词:静息心率糖尿病患病风险
餐后2小时血糖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上海郊区自然人群餐后2h血糖水平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在上海市嘉定区选取2519名居民,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和尿的生化检查以及BaPWV的检测,按餐后2h血糖值四分位分组,分析餐后2h血糖水平与BaPWV的相关性,以及动脉硬化患病情况。结果:①随着餐后2h血糖水平的升高,4组BaPWV值总体呈显著增高趋势,分别为(1429.85±401.90)、(1425.70±383.31)、(1594.77±403.23)、(1709.11±399.05)cm/s;动脉硬化患病率依次升高,分别为15.40%、16.42%、27.97%、40.57%,组间趋势明显(趋势P〈0.0001)。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餐后2h血糖水平与BaPWV正相关忙0.25514,P〈0.0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餐后2h血糖是BaPWV的独立危险因素(β=0.0906,P=0.0008)。③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后,与餐后2h血糖值下四分位组比较,第3、4分位组动脉硬化的患病风险逐渐升高,比值比(OR)[95%可信区间(CI)1分别为1.669(1.098~2.539)、1.713(1.094-2.682),趋势P=0.0036。结论:上海市嘉定区人群中,餐后2h血糖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陈静董文丽孙继超徐佰慧王天歌徐瑜陆洁莉徐敏毕宇芳陈宇红王卫庆宁光
关键词:餐后2小时血糖动脉硬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