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秀泉

作品数:59 被引量:180H指数:8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7篇理学
  • 14篇机械工程
  • 6篇电子电信
  • 4篇电气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7篇光学
  • 10篇两态叠加
  • 9篇叠加态
  • 9篇叠加态光场
  • 9篇多模叠加态
  • 9篇多模叠加态光...
  • 9篇光场
  • 8篇量子
  • 8篇核反应
  • 7篇量子光学
  • 7篇激光
  • 7篇非对称两态叠...
  • 6篇光学模型
  • 5篇激子
  • 4篇等阶N次方H...
  • 4篇质子
  • 4篇椭偏测量
  • 4篇外差
  • 4篇激子模型
  • 3篇电池

机构

  • 37篇西北大学
  • 20篇深圳大学
  • 15篇中国原子能科...
  • 8篇渭南师范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天津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作者

  • 57篇孙秀泉
  • 10篇杨志勇
  • 9篇侯洵
  • 9篇申庆彪
  • 9篇张正军
  • 8篇韩小卫
  • 8篇韩银录
  • 8篇王菊霞
  • 8篇薛红
  • 7篇邓元龙
  • 6篇张建树
  • 4篇阮双琛
  • 4篇郭金川
  • 4篇李卫民
  • 4篇周彬
  • 4篇吴玉斌
  • 4篇姚建铨
  • 3篇樊胜
  • 3篇胡居广
  • 3篇张竞上

传媒

  • 14篇光子学报
  • 8篇高能物理与核...
  • 8篇西北大学学报...
  • 2篇光学精密工程
  • 2篇物理通报
  • 2篇深圳大学学报...
  • 2篇原子核物理评...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光学技术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发光学报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核科学与工程
  • 1篇量子光学学报
  • 1篇测试技术学报
  • 1篇激光与红外
  • 1篇高等理科教育
  • 1篇理工高教研究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9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9篇2002
  • 6篇2001
  • 3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功率激光光纤透镜耦合系统设计被引量:5
2005年
在不考虑像差的情况下,采用傍轴光线传输ABCD定律,结合混合模系数M(或M2)的定义,研究了大功率LD尾纤输出的混合模类高斯光束经透镜之后束腰及束腰位置和发散角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软件中的优化设计工具,提出一种设计大功率激光光纤准直———聚焦双透镜耦合系统的简单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透镜耦合系统设计实例.
邓元龙姚建铨阮双琛孙秀泉
关键词:系统设计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ABCD定律大功率激光高斯光束发散角
第Ⅱ种强度不等的非对称两态叠加多模叠加态光场的偶数阶等阶N次方Y压缩被引量:5
2002年
本文构造了由多模复共轭相干态的相反态 |{ -Z(a) *j }〉q 与多模虚共轭相干态的相反态|{ -i Z(b) *j }〉q这两者的线性叠加所组成的第 种强度不等的非对称两态叠加多模叠加态光场|Ψ(ab) 〉q,利用多模压缩态理论研究了态 |Ψ(ab) 〉q的任意偶数阶等阶 N次方 Y压缩特性 .结果发现 :1 )在压缩阶数 N取偶数 ,即 N =2 p的条件下 ,无论 p=2 m( m=1 ,2 ,3 ,… ,… ) ,还是 p=2 m+1 ( m=0 ,1 ,2 ,3 ,… ,… ) ,只要构成态 |Ψ(ab) 〉q的两个不同的量子光场态中各对应模的强度(即平均光子数 )和初始相位都不相等 ,亦即 R(a)j ≠ R(b)j 和φ(a)j ≠φ(b)j ( j=1 ,2 ,3 ,… ,q) ,并且 qj =1R(a) 2 pj ≠ qj =1R(b) 2 pj ,则当满足一定的量子化条件 (或者在一些闭区间内连续取值 )时 ,态|Ψ(ab) 〉q总可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任意偶数阶的等阶 N次方 Y压缩效应 .2 )在 N =2 p且 p=2 m+1 ( m=0 ,1 ,2 ,3 ,… ,… )的条件下 ,若 R(a)j =R(b)j 和 φ(a)j =φ(b)j ( j=1 ,2 ,3 ,… ,q) ,态 |Ψ(ab) 〉q则可呈现出等阶 N次方
薛红杨志勇韩小卫王菊霞孙秀泉侯洵
关键词:非对称两态叠加多模叠加态光场量子光学
手征对称性自发破缺对中子星的影响
2005年
采用SU(2)手征对称性自发破缺的非线性实现模型,研究中子星物质的组成及中子星的宏观性质.发现手征对称性自发破缺对于中子星的成分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种效应使重子数密度较高时的单核子能量降低约10MeV,有效质量下降约20MeV.研究结果表明,该效应对中子星物质有“软化”作用,使中子星质量有一定降低.
王楠孙秀泉
关键词:中子星相对论平均场
n+Ce^(140)核反应数据的理论计算及分析
2004年
目的 为了获得中子入射Ce140核反应各种截面的理论计算值,以与现有的实验结果进行对照,并检验和完善所用的理论方法。方法 根据中子入射Ce140核反应的相关实验数据,用APOM94程序进行光学势自动调参,得到入射中子能量在0.01~20MeV之间的一组合适的中子光学势参数。在此基础上,用DWUCK4程序计算了直接非弹性截面,用SUNF程序计算了各反应道的反应截面。结果 分别得到总反应截面、(n,γ)道、(n,α)道、(n,p)道、(n,xn)道,以及形弹、去弹、非弹等的反应截面。结论 理论计算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所用的理论模型是成功的,结果已被中国核数据中心(CNDC)收入。
肖建孙秀泉张正军
关键词:光学模型激子模型
从物理学分类思考理科非物理专业物理课的内容体系被引量:2
2000年
本文突出物理学发展中学科系统分类的大框架,结合教学实际,较深入地分析思考理科非物理专业基础物理教学内容,认为,在21世纪初期(约前20年)应采用以物理学的“动力学”为核心的基础理论体系。
董庆彦钟鸣乾孙秀泉周成民
关键词:非物理专业物理学教学内容
以大作业为驱动力的工科专业课实验教学环节改革与探索被引量:8
2006年
分析了目前工科专业课实验教学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以综合型、设计型“实践大作业”为中心开展实验教学的思路,借鉴英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课教学模式,在实践课题、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并指出建立和完善全面、开放的实践学习支持体系是整个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
邓元龙吴玉斌孙秀泉
关键词:实验教学工科专业课
p+^(209)Bi核反应微观数据的理论计算被引量:6
2002年
利用光学模型、激光模型、蒸发模型及扭曲波玻恩近似理论 ,对入射能量从阈能到 3 0 0MeV ,p + 2 0 9Bi的中子反应截面、剩余核截面、出射粒子的多重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及分析 ,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同时得到一组能量到 50 0MeV与实验数据符合很好的光学势参数 .
张正军申庆彪韩银录蔡崇海孙秀泉侯洵
关键词:核反应微观数据ADS核废料处理
推广的Glauber理论及其在晕核散射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1年
介绍了推广到晕核散射的Glauber理论 ,并用其研究晕核14Be的散射问题 .弹核的密度分布分别采用谐振子密度分布和相对论平均场理论计算得到具有两个晕中子结构的密度分布 ,对晕核模型的多重积分采用蒙特卡洛数值积分方法 .计算了不同能量下14Be,12 Be与靶核12 C散射的反应截面 ,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14Be的两个中子采用具有晕中子密度分布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符合较好 ,而采用不具有晕中子密度分布的结果与实验值相差较大 .
赵耀林马中玉陈宝秋孙秀泉
关键词:GLAUBER理论晕核反应截面散射密度分布相对论平均场理论
质子入射散裂产物理论研究方法探讨被引量:1
2003年
简要介绍了几种关于中高能质子入射引起散裂反应产物理论计算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最新发展.比较了这些方法在理论计算中的特点,指出经典外推方法有局限性,量子分子动力学方法和改进后的M C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有较好的符合,但是计算量大,而且量子分子动力学方法在与宏观输运理论连接上存在不少的困难.半经验计算方法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需要根据新的实验结果来对其进行发展.
张鸿洲樊胜阎芳孙秀泉
关键词:散裂反应量子分子动力学外推法蒙特卡罗法
E_p≤300MeV质子-铅核核反应微观截面的理论计算
1999年
对5—300 MeV 能区质子与天然铅的各种反应截面进行了计算,在符合多种实验数据的基础上,预言了长寿命放射性核的累积产生截面及其随质子入射能量的变化和中子多重数。在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给出了中能质子引发天然铅核裂变质量分布的经验公式,计算了电荷分布,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周锦锋孙秀泉申庆彪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