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建伟

作品数:14 被引量:53H指数:3
供职机构:武警浙江省总队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抑郁
  • 5篇卒中
  • 5篇脑损伤
  • 4篇卒中后
  • 4篇高压氧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脑损伤后
  • 3篇氟西汀
  • 2篇意识障碍患者
  • 2篇偏瘫
  • 2篇康复
  • 2篇高压氧综合治...
  • 1篇蛋白
  • 1篇电刺激
  • 1篇电图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机构

  • 9篇武警浙江省总...
  • 5篇武警浙江总队...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4篇孙建伟
  • 11篇胡晓华
  • 9篇董燕
  • 9篇余泽
  • 8篇荆山
  • 3篇俞钻
  • 3篇刘克洪
  • 1篇徐静
  • 1篇杨岗
  • 1篇赖琛
  • 1篇温良
  • 1篇张联合
  • 1篇黄欣
  • 1篇胡晓萍
  • 1篇蒋秋霞
  • 1篇杜宏艳
  • 1篇郑曼丽

传媒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新中医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2015浙江...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压氧综合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改善效果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高压氧综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治疗组(氟西汀组、高压氧组)与高压氧综合治疗组(氟西汀+高压氧组)三组,每组30例。氟西汀组、高压氧组分别予以氟西汀(20mg/...
胡晓华董燕荆山余泽孙建伟俞钻富利英
关键词:高压氧氟西汀
CT灌注成像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压力设定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在脑室-腹腔分流术(VP)术后压力设定中的作用以及意识改变与脑灌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脑积水行VP术后均处于植物生存状态或微小意识状态的患者30例,其中男26例,女4例;年龄(56.4±9.2)岁,病程(88.7±38.0)d。调压前及调压后2周分别行意识状态评定及头颅CTP检查。根据意识评定结果将患者分为意识无好转组(17例)及意识好转组(13例),分别比较两组调压前后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及相对峰值时间(rTTP)等变化。结果意识好转组侧脑室前角周围白质rCBF调压前为0.75±0.32,调压后为1.08±0.55(P〈0.05),侧脑室前角周围白质的rCBV、rMTT、rTTP调压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化灶、额叶、颞叶、基底节、枕叶等各部位调压前后rCBF、rCBV、rMTT、TT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无好转组调压前后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TBI后脑积水患者,CTP对VP术后的压力调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调压后意识的好转与侧脑室前角周围白质脑血流量增加有关。
董燕杨岗荆山孙建伟余泽张联合胡晓华温良黄欣
关键词:灌注成像脑积水
高压氧综合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改善效果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高压氧综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治疗组(氟西汀组、高压氧组)与高压氧综合治疗组(氟西汀+高压氧组)三组,每组30例。氟西汀组、高压氧组分别予以氟西汀(20mg/...
胡晓华董燕荆山余泽孙建伟俞钻富利英
关键词:高压氧氟西汀
文献传递
脑损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脑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部分可引起致命性肺栓塞,因此DVT的预防十分重要。作者对本科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出现DVT的96例脑损伤患者进行分析,探讨脑损伤患者发生DVT的相关因素及筛查方法。报道如下。
董燕荆山孙建伟余泽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脑损伤后脑损伤患者致命性肺栓塞DVT筛查方法
甲氯芬酯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乙醇中毒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甲氯芬酯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乙醇中毒的疗效。方法 96例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甲氯芬酯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单用纳洛酮治疗。比较2组清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平均清醒时间为(3.18±0.75)h短于对照组的(4.09±1.28)h,治疗组平均症状消失时间为(9.68±2.88)h短于对照组(14.18±3.65)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氯芬酯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乙醇中毒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孙建伟徐静胡晓萍
关键词:甲氯芬酯纳洛酮疗效观察
早期康复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早期康复组在溶栓后2 d开始康复干预,康复组在溶栓后5~7 d开始康复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记录3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个月,比较3组患者30 d及6个月后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早期康复组和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早期康复组和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康复组和康复组30 d、6个月的FMA、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康复组30 d、6个月的FMA评分和ADL评分亦显著高于康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截瘫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并且可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
孙建伟胡晓华董燕荆山余泽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康复治疗偏瘫
高频经颅磁刺激对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作用
目的:观察并探讨高频经颅磁刺激对颅脑损伤后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19年3月武警浙江省总队杭州医院康复中心收治的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
刘克洪孙建伟胡晓华
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
<正>目的:探讨早期开展认知功能训练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1月一2014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开...
孙建伟
文献传递
高压氧联合卒中单元对脑出血偏瘫运动功能及抑郁状态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卒中单元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按照卒中单元标准流程并接受高压氧治疗。随访3个月,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能力(ADL),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FMA)评估运动功能和HAMD量表评估抑郁状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FMA和HAMD评分的差异。结果: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ADL和FMA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HAMD评分均有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组间比较,观察组ADL与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及脑出血后遗症分别为21.4%和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卒中单元可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抑郁状态,降低后期并发症。
孙建伟荆山董燕胡晓华余泽
关键词:高压氧卒中单元脑出血偏瘫抑郁状态
常规治疗辅以长时程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创伤性脑损伤后微意识状态患者意识恢复的作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辅以长时程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微意识状态(MCS)患者意识恢复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收治的60例TBI后MC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9~60岁[(45.7±11.4)岁]。病程3~6个月[(4.6±0.9)个月]。30例接受包括内科、高压氧和康复等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接受4个周期共计28 d的tDCS刺激,每个周期7 d,刺激5 d,休息2 d(tDCS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前、4个治疗周期内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和12个月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总分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评分及临床有效率(显著有效+有效)。观察tDCS治疗组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CRS-R评分总分和BAE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周期内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及12个月tDCS治疗组CRS-R总分和BAEP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均<0.05)。两组治疗周期内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及12个月CRS-R评分总分和BAEP评分逐渐提高(P均<0.05)。tDCS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73%(22/30),常规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57%(17/30)(P<0.05)。tDCS治疗组10例患者阴极刺激部位局部可逆性轻微泛红,未见tDCS刺激引起的如局部灼伤、破溃、渗液及癫痫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相较常规治疗,常规治疗辅以长时程tDCS能更有效改善TBI后MCS患者的意识状态,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余泽蒋秋霞董燕郑曼丽赖琛孙建伟杜宏艳丁宇超胡晓华
关键词:脑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