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福兴

作品数:325 被引量:4,797H指数:45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3篇期刊文章
  • 26篇专利
  • 15篇会议论文
  • 1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2篇矿业工程
  • 19篇建筑科学
  • 17篇天文地球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经济管理
  • 4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10篇地压
  • 110篇冲击地压
  • 60篇工作面
  • 47篇微地震
  • 46篇煤层
  • 46篇采矿
  • 43篇采场
  • 41篇煤矿
  • 41篇采矿工程
  • 39篇微震
  • 34篇综放
  • 32篇微地震监测
  • 31篇顶板
  • 29篇微震监测
  • 29篇厚煤层
  • 28篇覆岩
  • 26篇煤柱
  • 23篇岩层
  • 22篇深井
  • 22篇矿震

机构

  • 253篇北京科技大学
  • 77篇山东科技大学
  • 29篇山东能源集团...
  • 26篇华北科技学院
  • 18篇安徽理工大学
  • 12篇山东矿业学院
  • 11篇北京安科兴业...
  • 10篇新汶矿业集团...
  • 10篇兖州煤业股份...
  • 9篇兖矿新疆矿业...
  • 8篇中国煤炭经济...
  • 8篇中国安全生产...
  • 8篇煤炭科学研究...
  • 7篇新汶矿业集团
  • 6篇山东农业大学
  • 6篇中国矿业大学
  • 6篇中国矿业大学...
  • 6篇兖矿集团有限...
  • 5篇枣庄矿业集团...
  • 4篇河北工程大学

作者

  • 325篇姜福兴
  • 44篇王存文
  • 28篇刘金海
  • 15篇朱权洁
  • 15篇张兴民
  • 15篇魏全德
  • 15篇杨淑华
  • 15篇张明
  • 14篇于正兴
  • 14篇孔令海
  • 13篇成云海
  • 12篇史红
  • 11篇尹永明
  • 10篇逄焕东
  • 10篇李东
  • 10篇叶根喜
  • 9篇曲效成
  • 9篇汪华君
  • 9篇耿殿明
  • 9篇张明

传媒

  • 48篇煤炭学报
  • 43篇岩石力学与工...
  • 36篇采矿与安全工...
  • 23篇岩土工程学报
  • 2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2篇岩土力学
  • 10篇矿山压力与顶...
  • 8篇煤矿安全
  • 6篇金属矿山
  • 5篇北京科技大学...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中国煤炭
  • 3篇矿业研究与开...
  • 3篇矿业安全与环...
  • 3篇中国矿业
  • 3篇山东矿业学院...
  • 3篇煤炭工程
  • 2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有色金属(矿...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

  • 6篇2023
  • 10篇2022
  • 7篇2021
  • 13篇2020
  • 12篇2019
  • 20篇2018
  • 13篇2017
  • 13篇2016
  • 28篇2015
  • 19篇2014
  • 12篇2013
  • 18篇2012
  • 17篇2011
  • 14篇2010
  • 12篇2009
  • 14篇2008
  • 8篇2007
  • 16篇2006
  • 10篇2005
  • 13篇2004
3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煤矿区域孤岛工作面极限采出率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煤矿区域孤岛工作面极限采出率问题一直困扰着孤岛开采设计人员。通过分析孤岛开采过程中的覆岩空间结构演化和相应的应力场分布,建立了孤岛应力分布的力学模型,并基于此推导了孤岛应力分布的估算方法,结合孤岛可采性的简单判据得出了孤岛的极限采出率;现场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杨伟利姜福兴杨鹏
关键词:孤岛工作面
煤矿深部采场爆破地震波传播规律的微震原位试验研究被引量:46
2008年
采用本质安全型微震监测系统,在煤矿深部采场布置了微震监测台网,对测区内的爆破波信号进行了原位采集试验。提出了地震波"穿层"和"顺层"传播的概念,得到了地震波振幅的衰减曲线和回归方程。试验结果表明,振幅随传播距离的增大呈幂级衰减;"穿层"传播的衰减速率远大于"顺层"传播;地震波"穿层"传播200 m后,振幅损失严重,初始到时点开始模糊,需对到时进行补偿后方可参与震源定位。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该监测台网布置的合理性(测点平均间距60 m)。微震监测和音频电透视结果证明,岩体破裂区和富集水区的存在加速了波的衰减。这些定性和定量的研究结论将为进一步研究微震监测台网布置的优化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其他地球物理监测或探测手段提供实测的基础参数。
叶根喜姜福兴郭延华王存文
关键词:深部采场微震监测原位试验
一种基于能量的微地震震源自动定位方法
一种基于能量的微地震震源自动定位方法,属于微地震检测领域,涉及微震监测系统中震源定位方法,特别是震源的自动定位方法和提高定位精度的方法。本发明采用地震波动力学方法--基于地震波能量衰减方程的震源定位算法,而地震波的能量不...
王进强姜福兴缪华祥王存文
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在煤矿岩体工程勘察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9年
介绍当前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在煤矿岩体工程勘察领域的应用现状,剖析GSR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指出GSR是以声波测井数据为基础,并从地质力学的角度考虑各种因素(如矿层、裂隙等)对波速的影响;强调GSR不是要评估岩体的强度,相反,它是提供一种对岩体性质进行定量、综合的评估方法。使用的测井类型分别为声波测井、伽玛测井和密度测井。工程实践表明,地球物理测井方法在识别岩体内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方面,有其自身的优势,尤其是在软岩区域圈定、关键层识别、底板突水危险区勘察方面,具有直观、定量表述的优越之处;GSR与单轴抗压强度的对比结果证明,"单一岩体强度指标反映岩体性质"有一定的局限性,GSR的结果更符合现场情况;三维地震勘探与GSR的耦合分析方法,为对钻孔之间的"盲区"探查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是原位探测隔水关键层的有效方法。最后提出基于地球物理技术的"矿山岩体性质原位研究"的基本思路,即利用测井技术对矿山岩体性质进行开采前的三维"静态定量"描述;借助于微震、电磁辐射等监测技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对岩体破坏规律的三维"动态定量"描述。
叶根喜HATHERLYP姜福兴PAYNEDMEDURSTT
关键词:采矿工程地球物理测井三维地震勘探关键层
采场覆岩空间结构观点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145
2006年
介绍了采场覆岩空间结构的概念以及基于微地震定位监测技术研究覆岩空间结构的方法.指出了采场覆岩空间结构按照工作面采动边界条件,可以分为“θ”型、“O”型、“S”型和“C”型4类;采区与矿井范围内覆岩空间结构的形式,是由厚层坚硬顶板、埋深、工作面和采区之间煤柱以及断层煤柱等决定的,是随着开采阶段的不同而变化的.基于观测实例,阐述了微地震定位监测技术用于监测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和范围,以及确定底板有无突水危险、高应力场位置与冲击地压预测、导水裂隙带高度、开采上限、防水煤(岩)柱高度等方面的应用.展望了覆岩空间结构学术观点及其研究方法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姜福兴
关键词:矿山压力上覆岩层微地震监测矿井灾害
深井综采(放)工作面异常来压控制研究被引量:23
2013年
通过事故调研、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研究深井综采(放)工作面异常来压的发生机制、控制技术及其危险性的分区分级评价方法。得到的主要结论为:(1)工作面异常来压诱发因素主要有顶板来压、顶板水、控顶距增大、初撑力低、采高变化、断层、推进速度以及这些因素的叠加;(2)异常来压的发生机制是上述影响因素引起顶板结构与支架作用关系失衡后,导致顶板异常活动和支架异常受力;(3)异常来压的控制方法为开采前进行评价,预处理危险区,开采过程中实施矿压监测,采用工作面调斜、适当降低采高、提高初撑力、提前疏放水或加固顶板、预裂顶板、加快推进速度、优化支架阻力等措施,降低危险性。研究结果在赵楼煤矿1306工作面进行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可有效避免压架事故。
姜福兴朱斯陶刘金海王富奇孙洪江阮国强
关键词:采矿工程深井综采(放)工作面
裂隙岩体注浆加固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9
2009年
岩体注浆加固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它除了能有效提高裂隙岩体的整体稳定性外,还可以降低岩体的渗透性防止地下突水的发生。设计了包括单一斜节理、1组交叉斜节理、1组平行斜节理和2组交叉(平行)斜节理在内的4种混凝土胶结试样,通过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影响裂隙岩体注浆加固效果的几种因素。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裂隙岩体的加固效果和裂隙分布状态、连通率以及岩体本身的破碎程度有关。
颜峰姜福兴
关键词:裂隙岩体注浆加固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影响因素
基于高精度微震监测的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顶板运动规律被引量:51
2010年
采用高精度微地震监测技术,研究了微震事件的动态发展规律和分布规律,结合岩石力学和矿山压力与岩层运动理论,推断得到了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顶板岩层运动规律.随工作面的推进,微震事件先在高位岩层以低密度分布,后在低位岩层呈高密度分布.微震事件发生层位与其最大振幅能量和的对比研究表明,微震事件在高度和时间上具有周期性分布规律,根据矿山压力与岩层运动理论,进而推知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顶板岩层运动规律.现场支架工作阻力宏观观测表明,研究得到的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顶板岩层的周期性运动规律是存在的.
孔令海姜福兴杨淑华宋金旺王存文
关键词:特厚煤层微地震监测岩层运动
深井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研究被引量:176
2012年
留设合理宽度的区段煤柱是确保深井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顺利接续和安全回采的关键。以新巨龙矿井一采区区段煤柱宽度的确定为工程背景,首先采用微地震监测、应力动态监测和理论计算等方法确定深井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分布特征,得出低应力区宽度约为20 m;其次,采用工程类比、数值模拟等方法确定深井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侧向煤体不完整区宽度约为3 m;最后,综合考虑资源回收、冲击地压防治、次生灾害控制和巷道支护等因素,确定深井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为5.0~7.2 m。应用沿空巷道表面位移观测结果验证区段煤柱宽度的合理性。该研究结果对类似开采条件下的区段煤柱宽度确定具有参考意义。
刘金海姜福兴王乃国李志深张治高
关键词:区段煤柱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深井应力监测微地震监测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改革研究被引量:11
2003年
针对我国矿业类专业课程内容陈旧以及相近行业“条块分割”等问题 ,本文通过介绍《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的改革 ,论述了新的矿业类专业课程应在课程内容整合优化、增加新的科技成果、探索“双语”教学以及采用新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方案。
姜福兴
关键词:采矿课程教学改革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